跳转到正文内容

谢百三 :对新股发行改革的几点建议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09日 10:11  大众证券报微博

  谢百三(微博)

  一、发行最多、上市最快的新股发行市场

  在中国股市,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拼命地想IPO上市,他们中不少人的主观意愿不是让公司上市后发挥四大功能:融资、投资、资源最佳配置及有效的公众监督管理,而只要一个功能:融资、圈钱,而且上市公司持股人、高管一到时间就不顾一切地兑现,“胜利大逃亡”。给投资者留下了极深极坏的印象,自己都不自信,不看好,人家怎么投资?

  近年来,无论股市走牛还是走熊,新股的发行节奏、速度越来越快,丝毫不顾市场的承受能力。请看近年来新股IPO及发行上市情况:

  年份   增发家数   募集资金(亿)   首发家数   募集资金(亿)

  2005年   3        266.7          15         57.6

  2006年   58       1049.7         71         1642.6

  2007年   177      3346           121        4470

  2008年   135      2171.9         77         1034.4

  2009年   133      3000           111        2022

  2010年   168      3510.3         347        4911.3

  2011年   184      3869           277        2720

  二、 “市场化改革”,使新股成为“富一人亏万人”的“地雷阵”、“陷阱村”

  现在的新股发行市场有如下情况:

  1、照搬照抄国外荷兰式新股竞价方式,结果发出很多高价股。

  荷兰式竞价在多数国家是可行的,因为它们是成熟的市场;而我国的证券市场是非均衡市场,国家股法人股还有30%未上市,还在源源不断地套现;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还不能自由兑换,还在升值;新股还是审核制,不是注册制;退市制度是徒有其名的;股指期货也是装装样子的。这样竞价,必然是走样的,竟出很多高价股。非完全市场里搞完全市场做法,一定是病态的。

  2、市场化发新股,致众人于亏损之灾。

  由于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国内M2高达80万亿,M2/GDP=200%(美国仅65%),非流通股还有30%,因此,除银行,保险股外,(盘子权重太大,铁板一块);大多数股价都比国外高,等以后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国家股法人股全流通,这些高价发的新股就全会跌下去,无论是套谁,总体上是套我们股民,这是明摆着的。管理层怎么忍心让投资者服这种明摆着的高价毒药呢?

  请看:2011年发了282家新股,破发71.98%,达203家之多,套了多少中小投资者啊!真是害人不浅啊!有的跌了10%—50%啊!你们不是要人们做长线吗?

  三、 搞好新股发行市场的几点建议

  ①在股市随经济下行,呈熊市状时,停止或放缓发新股上市新股节奏。现在在2000点附近,可以考虑停发半年了。

  ②停止声名狼藉的、臭名昭著的“市场化”新股发行改革,像周正庆时期与周小川后期,参考国际市场上一个价,比如某行业15倍市盈率,就15—16倍发。其实“市场化改革”是2000年香港梁定邦顾问提出来,结果一年多募走资金680亿后,被当时的证监会周小川主席果断停止了,何以我们还要重犯十年前的错误呢?

  ③对全国投资者来一个民意调查,看看多少人赞成这种“一人笑万人哭”的新股发行改革。

  ④立即对上市公司及基金公司竞价人进行法制教育。千万不要寻租,不要为了几十万而故意报高价,“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⑤把荷兰式竞价立即改成美国式竞价;即你报多少价,就卖给你什么价,你竞60倍市盈率就给你60倍的价。结果基金竞来了一批高价亏损新股,必然巨亏。基金公司就会追查竞价个人的责任。(像股市操盘手一样)。谁还敢营私舞弊、收赂寻租呢。

  同样是市场化,为什么不学美国呢?

  ⑥让责任人或其代表直接投票竞价,如股民一起直接电脑投票,基民代表投。现在基金及证券公司代表,自己没有利益,钱全是老百姓的,怎么会有责任性呢。

  ⑦三大证券报不要再为这种没有善心,恶意圈钱,不顾廉耻、名声很坏的新股发行制度唱赞歌了,把自己的名声也搞臭了,还有几个股民要看你的这些文章。

  (作者为我国著名的金融证券专家,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