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创业板蹒跚两年 四大成长烦恼拷问发行机制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7日 01:02  每日经济新闻微博

  每经记者 刘明涛 唐强 樊国栋

  风风雨雨、坎坷度过两年,创业板有过红火、有过落寞。无论喜与忧,创业板至今存在诸多弊病,这一点无可否认。平均1.8个交易日上市一只新股,创业板扩容迅猛;只发不退,A股创业板与海外创业板市场有何异同?整体市盈率从80倍到如今的40倍,是否意味着创业板估值已经见底?针对诸多发人深思的问题,《每日经济新闻》本周展开讨论。

  ◎烦恼之一

  为何创富盛宴成投资者深渊?

  如果你投机创业板,你可能输得很惨;如果你投资创业板,你可能输得更惨。创业板是个战场,但赢的却不会是投资者。

  养肥三方

  从2009年10月30日开板之日起,创业板就注定会给他们带来最直接的财富,那就是创业板公司,截至今年10月31日,271家创业板首发募集资金总额达到了1915亿元,平均每家企业募资约7.07亿元。

  271只个股中,除了星星科技、精锻科技、东宝生物洲明科技等4家公司募集规模未达预期外,其余均不同程度地实现超募,更有20家公司超募逾10亿元,国民技术则以19.65亿元超募资金成功登上创业板“超募王”之位。

  上市公司之所以能够募集到如此多的金额,保荐商自然功不可没,作为IPO的主导者,他们也是获利者之一。统计数据显示,参与271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56家券商保荐承销费、发行费用共计126.9亿元,平均每个保荐承销项目能给券商带来4683万元的收入。其中,平安证券(微博)保荐承销家数最多,为35家,保荐承销金额17.9亿元。

  但创业板IPO项目问题不断,比如习惯性“粉饰”、“过度包装”的故事已见惯不怪。

  创投机构也在创业板IPO分得一杯羹,创业板两年来PE股权投资总回报达到470亿元,平均投资回报达到10倍左右。

  坑了两者

  有人吃龙虾鲍鱼,而埋单的是活跃在A股市场上的两类投资者——散户与基金。

  如果没有赶上好时候,热衷于打新的投资者要在创业板狠狠摔上一跤。截至10月31日,还有129只个股股价低于发行价;271只个股超过10%首日便已经破发,中签即等于“中枪”。

  如果投资者因看上创业板高成长性才投资,那可能比打新者更不幸。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271只个股实现上涨的只有69只,下跌个股202只,散户随时踩中地雷。国民技术和坚瑞消防两只个股跌幅高达64.86%和61.18%,包括泰胜风能、南都电源等10余只个股股价腰斩。

  这两年来,创业板个股可以说害惨了普通投资者。

  基金公司也难逃被套命运,即使选择相对稳妥的扎堆持股,依旧可能劳而无获。例如今年上半年基金持股占万邦达流通股比例达到52.24%,然而从三季度万邦达走势来看,这些机构已经悉数被套。这种悲催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基金集中买入的四方达、永清环保神州泰岳等。创业板名副其实成为投资者的“伤心板”。

  ◎烦恼之二

  2年近300家高速扩容何时休?

  时至今日,开板仅两年的创业板公司已近300家。创业板如此高速的扩容,也带来了很多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又是否会得到缓解,高速扩容何时能够放缓呢?

  高速扩容埋“地雷”

  2009年10月30日,28家企业幸运的登上了创业板的第一次航行,创业板在欢呼声中拔锚起航。自2010年开始,创业板进入了高速扩展时期,两年的时间,创业板上市公司已高达271只。

  截至11月4日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占深交所上市公司总量的20.15%;总市值8089.30亿元,占深交所上市公司总市值的10.67%;流通市值2626.21亿元,占深交所上市公司总流通市值的5.44%。创业板已初具规模。经济学家董登新(微博)曾预期,未来十年是深圳创业板快速扩容的十年,若按每年至少200家IPO计算,深圳创业板有望在十年后达到2000家上市公司。

  创业板在高速扩容同时,也埋下了众多“地雷”。虽然上市前高举“高成长”旗号,但两年来,能够给投资者真正带来高额回报的个股却凤毛麟角。数据显示,目前271家创业板公司中,上市以来股价上涨的仅50多家。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中,两年以来股价取得正回报的仅8家。

  众多创业板公司上市后业绩快速变脸。数据显示,在194家具有可比数据的创业板公司中,上市后净利润增速不及上市前的达七成,其中41家上市当年净利润出现负增长,占比两成。

  曾创下22.68倍创业板市盈率新低的金城医药上市后的首份定期报告,上半年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滑11.66%。这份中报距离该股上市尚不足一个月时间。随着创业板的高速扩容,业绩出现如此快速变脸的个股不在少数,这无疑给投资者埋下了高风险“地雷”。

  创业板“大跃进”式的扩容,已为A股带来巨大的压力。

  高速扩容何时休?

  那么高速扩容何时能够减缓呢?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微博)肯定了创业板的正面作用,创业板自2009年推出以来,有效地解决了部分高新企业的融资问题,其市场竞争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李大霄指出,创业板现在的发展速度的确过快,而创业板要形成有效的规模也必须经历这样的过程,成长期的阵痛是难免的,高扩容或许还将继续。

  实际上,与纳斯达克等海外市场相比,中国的创业板规模相距甚远,要走的道路还相当漫长。上海证券分析师钱伟海认为,创业板目前还将继续壮大规模。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创业板有分化的迹象,部分优质公司表现突出。新股的破发概率加大,随着投资者盲目炒新回归理性,创业板争相上市的局面或将产生改变。

  ◎烦恼之三

  45倍PE估值是高是低?

  创业板从亮相那天起,即与“高股价”、“高市盈率”、“高募资”这三高标签为伍。在这两年时间里,创业板高估值的情况是否得到了修正?

  估值水平受市场修正

  自创业板推出以来,沪深股市整体表现如同冬眠。沪深300指数从创业板诞生那天起,截至11月3日收盘,下跌幅度约为16.97%。在弱势的市场环境下,创业板初期的新股发行估值水平不断攀升的锐气,被市场环境无情打磨,创业板整体估值水平不断得到修正。今年6月29日上市的美辰科技创出18.12倍发行市盈率最低纪录。

  根据深交所提供的数据,2009年创业板平均市盈率峰值为111.03倍,2010年峰值为106.04倍,2011年峰值则为80.01倍。两年来峰值的下降幅度高达27.93%,下滑态势一目了然。截至11月3日收盘,创业板指数报收于877.66点,市场平均市盈率仅有45.36倍。

  某券商分析师认为:“创业板初期的三高,一个方面是由于市场资源的稀缺性,另一个方面就是当时市场对于创业板所给予的高预期。过高的预期对市场未来发展往往是不利的。随着越来越多新股登陆创业板,估值回归理性是必然的。”

  “估值是否合理取决于你怎么看这个问题,每个人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是不同的。随着市场估值水平的不断修正,创业板的投资与投机机会肯定会增加不少。但与稳定盈利的大盘蓝筹股相比,投资风险是不言自明的。”某券商策略分析师对记者表示。

  业绩风险不可忽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抛开最新上市的两只创业板新股,之前上市的269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今年三季度业绩净利同比增长仅16.58%。而同期主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幅分别为22.08%和17.19%。创业板的业绩增速倒数第一。更为尴尬的是,269家公司中仅七成实现同比增长,而另外78家公司则出现同比下滑。

  上述策略分析师表示 “业绩变脸肯定会造成估值的重新修正,创业板本身就具备风险性。虽然目前创业板直接退市制度还在探索之中,但也是悬在众多投资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对于投资者来讲,风险不可忽视。”

  “目前多数在国内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并没有体现出多少高技术的含量。上市公司行业分布广泛,传统行业占比不在少数。对于这些公司,又有何高成长性而言。这些都是隐蔽风险,是定时炸弹,估值只能反映目前市场所处水平,所以看估值的时候更应关注公司风险”。某私募人士表示。

  ◎烦恼之四

  引入新机制ETF能否拯救创业板?

  创业板两年带给投资者悲大过喜,忧大过乐。近来创业板交投逐渐活跃,而创业板ETF正式推出,或许预示着创业板的投资将迎来新纪元。

  ETF推出增加流动性

  创业板指数面市初期,也曾引领过一波强劲的上涨。2010年7月初,创业板连续暴跌后,展开一波反弹行情。持续的上涨使创业板指数由830点附近疯狂飙升37%,创出历史最高位1239.6点。

  创业板新股也在2010年年底进入IPO的高峰状态。发行价过百元、发行市盈率过百的新股接二连三出现,两年来,270多家公司登陆创业板,首发募集金额超过1900亿元,平均每家首发达7.07亿元;超募金额1251亿元,超募金额10亿元以上的公司就有25家。

  好景不长,创业板未能摆脱整个市场的影响,随后便一蹶不振。今年10月24日,创业板指数创出历史新低,最低下探至741.33点。与最高点相比,10个月的时间,指数跌幅高达26.74%,而同期上证指数跌幅则为18.09%。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成熟投资者可以在创业板ETF推出后,通过一揽子创业板股票申购赎回创业板ETF基金,还可以在场内买入卖出创业板基金份额,在获得低风险稳定收益的同时,也将有助于提高创业板股票的流动性。

  创业板ETF风险更小

  多数投资者之所以会关注创业板,也许正是看重其“高科技、高成长”,归根到底还是要关注创业板个股的成长性和业绩水平,东兴证券研究员薛文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他进一步指出,要有效地控制风险,就必须寻找有高成长潜质的创业板公司。

  上海证券分析师钱伟海指出,创业板已经开始出现分化苗头,部分优质个股的确能在大跌之下保持持续的抗跌性,这类公司就应该重点去关注,比如汇川技术富瑞特装等。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则建议,创业板ETF指数基金更为稳健,买创业板ETF基金,要比买创业板股票风险小很多。

  /他山之石/

  海外创业板发行进退有度

  国内的创业板市场还处于“哺育”阶段。只有把问题暴露出来解决掉,创业板市场才会不断成熟。借鉴海外成熟的创业板市场,或许对发展国内的创业板市场有帮助。

  个股高价不高估

  国内创业板“三高”发行最终导致高溢价的高价股频繁出现,如碧水源沃森生物、国民技术等个股,超过百倍市盈率,又没有高速增长的业绩支撑,到头来,还是落得个股价暴跌。

  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其实也有高价股,但是其高价股往往属于实至名归。目前,纳斯达克共有上市公司3000家左右。2009年,在经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后,纳斯达克市场仍站立着11只100美元以上的高价股。

  在 这 11只 个 股 中 ,GOOGLE公司的股价最高,为497美元/股,但是其市盈率仅为34.47倍,换句话说,GOOGLE股价虽高,但市盈率不高。另外像CME、苹果公司这样的高价股,它们的市盈率都在35倍左右,这表明纳斯达克的高价股并不是过度投机暴炒上去的,而是真正有业绩支撑的高速成长股。

  从纳斯达克里面的诸多高价股可以看出,这些个股大多从事高新技术产业,且属于年轻的新型公司。从这一点就不难看出,虽然国内创业板的宗旨也是为高新技术产业、有自主创新、尚处于创业阶段的公司提供融资渠道,但是从真正上市的公司来看,不少公司所属行业并非新兴产业。这样的公司,自然没有大的向上动力,自然没有创造的激情。

  发行有进有退

  两年过去了,创业板不但没有退市的公司出现,就连最根本的退市机制也迟迟未能出台。业内人士指出,没有退市制度的创业板市场就像是一个只有进口没有出口的水池,正是因为没有退市制度,创业板整体估值错误,“三高”不断出现。

  1971年2月8日,纳斯达克正式开门营业,首批一次性从场外市场(OTC)转板到纳斯达克的报价股票超过2500只。1996年底,NASDAQ上市公司数为5556家左右,现在则稳定在3000家左右。

  目前,纳斯达克每年大约有8%的公司退市,而英国创业板AIM的退市率则高达12%。或许,只有通过退市制度,才能让创业板真正市场化,真正实现“流动”。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