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谁在闷声发财:会所律所狙击创业板IPO产业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29日 06:52  21世纪经济报道微博

  21世纪经济报道

  核心提示:不同于股东们对股价的跌宕起伏忧心不已,中介机构们的劳动所得早就落袋为安。

  创业板开板至今已满两周年,伴随这一新型市场模式诞生,获得财富效应的不仅是手持巨额账面价值股票,而急待套现的各路PE、上市公司高管和大股东。一干中介机构也从众多拟登陆创业板的公司身上收获了累累硕果。

  不同于股东们对二级市场股价跌宕起伏导致市值不断变动的忧心不已,中介机构们的劳动所得早就落袋为安。

  清科研究中心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在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火爆的同时,发行费用也在不断升高,尤其是创业板IPO的平均发行费用一路看涨,2009年为3300万元,2010年上涨到4800万元,到了今年一季度更是上涨到5900万元。

  尽管与券商分享IPO大额发行费用相比,会计师事务所与律师事务所的审计、服务费用占比十分悬殊:2010年,承销及保荐费用占到总发行费用的81%,信息披露及其他费用占比为12.2%,而审计与律师费用仅分别占比4.4%和2.4%。

  但若按照217家创业板公司公布的126.92亿元的发行费用简略估算,则审计机构和律师事务所将各自分得5.58亿元和3.05亿元的收入。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