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华西证券:理性看待市场融资

  □华西证券 张苏豫(微博)

  进入2011年,市场融资和往年表现出极大不同:新股破发、增发个股跌破增发价屡见不鲜。对于今年市场融资出现的别样风景线还需理性看待。

  IPO方面,与其说今年市场不寻常,倒不如说二级市场更理性了:首先,不妨转眼外围市场,以上半年港股为例,新股破发成风,近六成新股6月底价格低于发行价,A股市场以往“新股不败”神话只是历史遗留传统,伴随市场规模扩大和成熟,神话色彩减弱、和成熟市场接轨是必然过程;其次,同样是证券投资,以往一级市场几乎是零风险,而二级市场始终没有起色,这种巨大的差别是不公平的;第三,一般而言,一级市场估值低于二级市场估值,这也是新股上市上涨的根本动力源,但由于以往一级市场无风险、高收益的特性,打新规模不断壮,抬高新股发行市盈率,制造泡沫并将泡沫转嫁给二级市场,终于二级市场无力承接,新股破发也就成为必然;第四,“破发—>打新热情降低—>新股发行市盈率降低—>让利于二级市场”,“新股上市上涨—>打新热情上涨—>新股发行估值提升—>破发”,这种循环本身是一套市场化机制,由市场自身去调节即可;第五,今年上市新股集中于中小板、创业板,超募现象严重,但中小市值个股利润增长速度低于预期:以创业板为例,2011年中报净资产合计2308亿,而自首批创业板至今,实际募集资金高达1756亿,二者差值552亿,略等于发行前创业板个股净资产总值,也就是说,创业板企业通过发行上市,获得了高达三倍发行前净资产的现金资产,而观察2010年以前上市创业板业绩增长,2011年中报仅有32.45%,A股中报平均增长23.79%,创业板募投资金对业绩的提升并不明显,失望情绪导致了其二级市场最终定价很难获得太高溢价。

  再来看再融资,年初至今再融资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了九成之多,而绝对金额也比新股融资大很多。再融资主要包括增发和配股两类,从目的和方式上区分主要有筹集现金扩大生产规模和资产收购两种。前者以银行为主,为补充资本充足率,银行狂掀融资潮,在货币政策紧缩的情况下,银行股通过融资扩大规模,这种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大跃进的方式对股价产生了严重打击;后者主要为收购大股东或关联方资产,由于在资产注入时已经按照板块情况进行溢价评估,因此伴随市场中枢下行而跌破增发价格也就不足为奇了。

  A股2011年整体走势较差,主要存在基本面和资金面两个因素:基本面主要体现为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放缓、CPI居高不下、地方融资平台压力初现、中小企业再现生存困境,且这种基本面情况有“更加糟糕”的苗头;资金面则表现为货币政策收紧、地方融资平台和央企的金融挤占导致资金紧张、全流通减持,以及A股融资。在这些因素中,基本面因素为核心因素,A股融资并非主要原因。融资是证券市场的必要功能,是市场的一部分,在保持合理、必要的融资规模情况下,IPO、再融资反而能够更好地作用于市场。

  伴随居民储蓄增长以及高通胀所促发的储蓄转移,从长远角度看,增量资金完全能够保证市场规模扩张和平稳运行,短期市场缺钱现象更核心的因素在于缺乏信心,场外资金不愿对A股市场进行资产化配置,而当未来基本面预期初现改善后,信心溢价将重现,那时候,钱,并不是问题。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