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股上市前夕屡遭举报门 新股发行审核制受质疑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26日 03:04  东方早报

  路演前夜遭遇“非法攫取股权”举报的九牧王,于23日发布了中签率公告。

  据新华社深圳5月25日电 路演前夜遭遇“非法攫取股权”举报的九牧王,于23日发布了中签率公告,其中网上定价发行中签率高达9.64%(九牧王成为今年以来沪市IPO公司中签率第二高的公司),显示出了投资者对于九牧王的风险忧虑。

  随着IPO(首次公开募股)重启、市场扩容速度加快,针对拟上市企业的举报也频频出现。

  举报呈现井喷态势

  事实上,新股上市过程中遭遇举报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随着2009年IPO的重启,举报也随之呈现井喷态势,成为IPO过程中的常态。记者粗略整理了近两年的举报案件,发现举报涉及股权变更、关联交易、内部控制、税收、行政处罚、专利等各个方面。

  据悉,IPO重启以来,仅创业板,证监会收到的举报信就多达200多封,涉及100多家企业。

  知情者的踊跃举报为资本市场增添了一层过滤网,包括新大新材高德红外星网锐捷在内的多家企业曾因在IPO过程中遭到举报引发证监会的调查,并暂停上市。虽然这些企业最终得以上市,投资者却因举报和调查获得了更多有助于做出理性决策的信息。

  除了多个IPO企业因举报而暂停上市之外,在资本市场上,也不乏因举报而在临门一脚之时最终铩羽IPO战场的案例。证监会于2009年4月3日宣布否决立立电子的上市申请,使得立立电子成为中国证券史上首个“募集资金到位但IPO最终被否”的公司。本来这一案例已给IPO公司敲响了警钟,但由于违规成本低,随后又有多家不具备上市条件的公司企图通过造假、隐瞒等方式蒙混过关。因此,又陆续出现了苏州恒久胜景山河两个退还募资的IPO胎死腹中案例。

  举报频发所折射出的新股上市乱象,不禁让投资者后怕:如果没有举报,犹如胜景山河这样的问题企业是否真的能够闯关成功,在资本市场上兴风作浪?然而,在后怕之余,投资者也不禁质疑:保荐人是如何履行尽职调查的?新股发行审核制度之下,证监会发审委为何审不出这些问题?

  “监管应加大实地调研”

  专家认为,由于IPO处于井喷状态,因此在新股发行审核方面出现了“萝卜快了不洗泥”的问题。作为监督的一种方式,知情人举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审核监管部门监管力量不足的缺陷,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从而起到过滤“带病”企业、净化资本市场的作用。

  中原证券研究所所长袁绪亚说,企业上市过程中,所公布的信息全部出自有利益关系的保荐机构或者IPO公司,这就导致了选择性的信息披露。

  “证监会发审委委员在审核企业的上市条件时,关注的方面是有限的,不可能穷尽所有可能性。”平安证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师王韧说。

  王韧说,但目前举报已呈现出泛化的趋势,整体质量在下滑。

  同时,专家认为,虽然举报频发与IPO企业数量大增直接相关,但有关部门在保证企业上市速度的同时更应该保证企业上市的质量。

  因此,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杜金岷建议有关部门应在审核过程中,加大实地调研走访,多掌握一些一手材料以便验证IPO公司提交的二手资料,这样才能让信息披露更透明、市场更规范。

  录入编辑:张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