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破发潮下中签率创新高 发行利益链条现断痕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9日 01:00  第一财经日报

  今年以来,前所未有的新股破发潮袭击股市,并引发市场剧烈震荡,询价机构参与热情明显下降,打新资金骤然退潮,新股发行网下、网上中签率连创新高。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轮破发潮不同以往,新股发行节奏并没有因破发减速,发行利益链条出现断痕,可能会倒逼股市尤其是中小盘估值体系重新定位,新股发行深层次改革进一步加速。

  东方铁塔中签率高达10.11%

  距中止发行仅一步之遥?

  今年以来,尽管新股发行出现大面积破发,但是市场扩容步伐并没有受到影响。本周共有14只新股发行申购,网下、网上中签率也连续创出新高。

  本周发行的前两批新股已公布申购中签情况。9只新股合计冻结资金仅2458亿元,与雄居打新市场的“万亿”资金规模相差很远。与此相对应的是新股网上申购中签率屡创新高。23日上网发行的5家创业板新股25日公布了中签率,其中东富龙网上中签率高达7.16%,打破创业板启动以来网上中签率最高纪录。

  26日,另外四只新股也公布网上中签率。中小板股东方铁塔网上中签率10.11%,也创出2009年IPO重启以来中小板中签率最高纪录。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打新资金如此快速退潮,反映出新股发行过程中上市公司、保荐机构、询价机构三方的统一利益链条出现裂痕,市场可能会出现首例中止发行或者发行失败案例的现象。

  去年10月修改后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规定,初步询价结束后,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下,提供有效报价的询价对象不足20家的,或者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上,提供有效报价的询价对象不足50家的,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不得确定发行价格,并应当中止发行;网下机构投资者在既定的网下发售比例内有效申购不足,不得向网上回拨,可以中止发行。网下报价情况未及发行人和主承销商预期、网上申购不足、网上申购不足向网下回拨后仍然申购不足的,可以中止发行。

  根据东方铁塔27日发布的网下摇号公告称,仅收到26家询价对象管理的34家配售对象的初步询价申报信息,经确认在初步询价时提交有效申报的股票配售对象仅有14户,其中8户通过摇号获得配售资格。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认为,这与以往参与询价的机构动辄上百家的情况明显不同。如果询价机构参与热情持续降低,很可能会造成参与报价的询价对象低于最低规定,或者网上、网下申购不足,出现中止发行案例。

  破发潮倒逼中小盘估值体系重新定位

  二级市场或将承受巨额损失

  面对今年以来密集破发潮,市场反应也越来越激烈。中原证券策略分析师李俊认为新股如果继续大面积破发,将很快反映到二级市场,股票市场尤其是中小盘估值体系将面临新的考验。

  根据以往经验,每当新股出现大面积破发时就是市场见底时。新股发行节奏会减缓,发行价格和市盈率会下降,打新资金重回市场,市场信心恢复。李俊表示,但是近期来自国家相关部门传递的信息表明,今年资本市场首要任务依然是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新股发行节奏不会改变。如果再加上通胀、加息、紧缩等政策预期影响,股票市场尤其是中小盘估值体系将会重新定位。

  其实,近期二级市场股价走势已经表现十分疲软。创业板指从去年12月17日达到1237.66点历史高位以后,就一路下行。至今年1月25日已跌至968.32点,跌幅超过20%。中小板指也从去年的7493.29点的高位降到1月25日的5797.64点。中国股市也成为全球表现最差的市场之一,严重脱离经济基本面。

  然而,在这一轮破发潮中,上市公司、券商投行及询价机构等相关利益方却成为最大受益者,并形成统一利益链条。

  首先,上市公司通过“三高”发行获得超额资金,又因为上市公司大股东、高管股票短期内不能套现,破发对其影响有限。其次,券商投行赚取了更多的保荐承销费。因为券商投行的承销收入与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数量有关,尤其是超募资金部分。李俊告诉记者,对于超募资金部分,券商与上市公司会另外达成协议,对超募资金提取承销费用的比例一般超过5%。第三,询价机构在破发股票较少情况下,往往通过提高报价获得申购资格。即使股票上市后破发,机构也可以在三个月解禁期前通过拉高股价出货。但是目前新股上市大面积破发情况下,询价机构利益严重受损,参与意愿降低。

  打破发行利益链条顽疾需用重典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导致新股破发的原因更多来自在估值层面,即二级市场中股票投资者愿意给予新股的估值相对新股发行市盈率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而发行市盈率严重偏高,已成为此轮最密集破发潮背后的根本动因。新股“三高”发行扭曲了市场的定价功能,使市场资源浪费与错配的现象异常严重,并且还放大了整个市场的投资风险。

  高善文表示,如此大规模破发可能会促使新股发行机制深层次改革加速。他建议:一是要有适当的价格约束机制,对于估值溢价幅度太高的新股,需要保荐机构补充更加充分的说明并进行公告。

  二是对报价入围的询价机构规定配售时按照其实际报价进行配售,报高价者高价配售,报低价者低价配售,其加权均价作为网上发行价格。在将询价机构的利益与新股发行价格“挂钩”后,引导询价机构的报价趋向谨慎。

  三是适当延长询价时间。目前从公布招股说明书到报价时间很短,影响了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转。

  四是采用分批发行、集中上市的方式。

  五是控制新股发行时产生过多超募资金,鼓励发行人用超募资金在发行后进行回购股票并实施注销。

  李俊则认为,既然新股发行“三高”问题的症结如此清楚,就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非常手段,下猛药斩断高价发行背后的利益链条。包括近期市场热议的存量发行、普及“绿鞋”机制等举措都可以尝试。(新华社)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