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闻分析:10个月53家公司IPO申请被否说明了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4日 06:25  证券日报

  □ 本报记者 熊 欣

  一年一度的“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考试”,今年考试的网上报名时间止于今日。这项“小众”的考试,直接改变的,仅仅是一个群体、某一些人的命运;但是,这个群体这些人的作为,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资本市场乃至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根据公开信息粗略估算,目前我国保荐代表人数目不足1500,对这个群体谓之“精英”毫不为过。根据现行的发审制度,他们被安排站在发行上市的“闸门口”——这里既是企业IPO的必经之途,更是资本市场的“源头”。

  有统计显示,在今年前10个月内,共有53家公司IPO申请被否,被挡在了A股主板、中小板以及创业板市场的门外。这意味着,平均每个月都有高达5家公司的IPO申请被否。一时间,投资者疑惑不已,舆论也猜测纷纷:投行精英保荐代表人的专业能力何在?发审“闸门”收紧,又传递出什么监管信号?

  先看第一个问题。

  从现有的保荐人制度来看,监管不可谓不严格——从资格申请、注册登记,再到执业规范,以及对违规的严厉处罚。那么,作为专业人士,保荐代表人的专业素养何在?暂且搁置具体的专业探讨,倒是涉及“非专业”的两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一是“制度性红利”正在消失。中国经济30年腾飞,积累了很多优质的上市资源,由于历史原因,这些资源并没有及时跟资本市场对接上。一旦开闸,则上市潮涌。中小板如此,“十年磨一剑”的创业板亦如此。不过,这种“制度性红利”效应却是递减的。现成的资源逐渐减少,投行要做的“功课”越来越多。

  二是“升级型挑战”越来越大。经历了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已然行至“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节点。与此相应,作为宏观经济晴雨表的资本市场,也将迎来升级转型的重大机遇。宏观经济以及产业政策的变化,无不牵动资本市场的神经;从发审环节来看,投行则需要深入感触其脉动,及时作出调整。

  对于以上两点“非专业性”的挑战,保荐代表人能否成功应对?

  一个细节是,记者查阅最近几期的公告发现,“80后”日益成为新增保荐代表人的主力。比如,证监会11月16日公告,有5人向证监会申请保荐代表人资格,其中“80后”的就有3人。这在近期类似的保荐代表人公示中很普遍。

  由于年龄这个客观的原因,即使贵为精英,“80后”显然涉“市”未深。如此匆忙上位,被推上发审“闸门口”,能否担此重责?

  事实上,投行业的这种浮躁之风,正在暴露它的弊端。据报道,在今年上半年的“整治”风暴中,保荐代表人执业中暴露出六大重点问题,包括频繁转会、执业不作为、专业能力差、IPO申报随意、PE腐败、保代资格等。

  第二个问题,发审“闸门”收紧,意味着发审制度正在逐步完善,监管亦更加有效。

  有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新股发行审核日趋严格。前两个月累计53家公司申请IPO,只有3家未获通过;随后监管逐渐趋严,3月53家公司“上会”12家遭否,比例在22.64%,其后基本维持在两成以上的否决率。

  这显然与市场行情走势无关。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法制方针。随着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进入到第二阶段,并逐步向纵深发展,制度的完善必然带来监管的推进。因此,IPO申请维持在20%左右否决率、监管层处罚未尽持续督导之责的保荐代表人,将成为常态。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