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股发行二轮改革:剑指三高疯狂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5日 02:50  第一财经日报

  彭洁云

  酝酿已久的新股发行体制第二阶段改革终于推出。10月12日,证监会出台《关于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并于11月1日正式启动。

  此次改革内容主要涉及新股报价和配售环节。市场在给予相当关注和肯定,希望“三高”问题(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募资额)能够有所遏制的同时,也对未来更为彻底改革寄予期待。

  意欲何为:新股定价更趋理性

  “使报价意愿真实体现,新股定价更趋于合理,是本轮新股发行改革的核心目的。”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李大霄指出,此次改革存在两大亮点:即提高新股发行单个机构获配股份的数量,加大定价者的责任,以及扩大询价机构范围,改变定价格局。

  “机构投资者会在报价上更趋于谨慎,竞价会更为充分一些。”一家大型券商保荐代表人表示。在改革之前,新股的网下配售采用的是对全部有效申购进行同比例配售,所有有效的报价机构均可以获配股份,由于认购踊跃,单个机构获配股份数量较少。改革之后,在具体的操作上,将由券商和发行人事前确定网下配售的数量,再通过随机摇号的方式,确定一定数量的可获配机构,单个机构获配股份的数量将会有所提高。

  询价对象的扩军也备受外界关注。中国证券业协会登记备案的新增名单显示,主承销商推荐的IPO新增询价机构为77家。除了市场关注的私募机构外,还包括各级国有企业及控股企业、创投机构和部分实业公司。

  成效几何:新规能否遏制“三高”疯狂

  自去年6月新股第一阶段改革措施实施以来,新股发行“三高”及破发现象便屡见不鲜。

  Wind数据显示,从2009年6月至今年9月新股重启一周年之际,创业板128家公司IPO的平均发行市盈率为66倍,最高发行市盈率达126.67倍;超募资金573.98亿元;中小板IPO共211家,平均发行市盈率51倍,最高发行市盈率90.36倍,超募资金1020.12亿元。

  外界对于此次新股发行的深化改革普遍关注的焦点便是,新规是否能够成为遏制“三高”问题的一剂良药。

  李大霄认为,新规的推出,会使“三高”问题有所缓解,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这中间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成效如何还有待观察。

  而对于备受市场诟病的新股“破发”问题,业内人士则表示并非发行制度上的缺陷。某券商投行部老总指出,新股破发是国际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市场表现不佳时甚至成为新股发行的常态。

  对于同样受到争议的巨量超募过去的“圈钱论”。著名经济学家华生表示,行政审批制下,企业为了上市,在券商指导下小心翼翼申报的募集资金额度也是按照相关规定和惯例量体裁衣凑出来的。由于实行发行定价市场化改革,但那一套事前实质性行政审批并未相应改掉,这样就闹出了所谓事前申报批准的募集额和市场化定价募集额的差距和矛盾,出现了所谓“超募”问题。监管规则和监管理念需要随着市场化改革本身而与时俱进。

  路向何方:让发行市场化更彻底一些

  也有不少业内人士指出,此次改革并没有解决发行制度和发行过程中的实质性问题。各方关于整个发行制度更为彻底的市场化显得十分迫切。

  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李康表示,高市盈率的根本问题还是在于发行需求与供给的严重不平衡。他同时指出,此次改革内容还是集中于定价配售环节,对于完善保荐人制度方面改进的力度仍不够明显,应推出有效措施强化保荐责任。

  而此前热议的存量发行、储架发行以及赋予券商自主配售权等方面的内容在此次改革中也没有涉及。有投行人士表示,虽然此次新规给予主承销商自主推荐机构投资者的权利,但与国际成熟市场相比,国内券商在整个定价发行过程的话语权依然较弱,无法通过自主配售来优化发行人股东结构及稳定后市表现,建议在定价和发行方面给予券商更多的灵活性和决定权,使券商的权利和义务能够对等。

  李大霄则表示,这次改革坚持了市场化方向,虽然离真正的市场化还有距离,但已经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不可能一步到位,还是要循序渐进。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