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股发行询价责任约束初见成效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2日 04:15  上海证券报

  ⊙记者 张欢 钱潇隽

  随着老板电器等三只中小板新股网下摇号结果公布,新股发行第二轮改革正式打响了发令枪。从三只新股的网下询价过程来看,机构之间的报价区间有所缩小,针对“报价真实难题”的改革成效初见端倪。

  单从市盈率指标看,天广消防、老板电器、涪陵榨菜对应的发行市盈率分别为69.12倍、47.06倍、53.81倍,平均市盈率为56.66倍。虽然这一指标接近上一轮新股发行改革后中小板平均发行市盈率,但如果考虑到近段时间以来中小板指数连创新高的实际情况,本轮发行改革在抑制高发行价方面可以说初见成果。

  上轮新股发行改革后,中小板指主要在4500点到5500点上下波动。今年7月初,中小板指曾一度探底至4564.17点近期新低后,指数快速上扬,昨日盘中触及7493.29点高位,累积涨幅高达64%。在这样的环境下,二级市场价格必然对一级市场价格形成压力,56倍的市盈率反映了改革对于询价机构的约束作用。

  显然,压制新股发行价格不是本轮改革的核心目的,改革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加大对询价者询价责任约束,使得报价更真实体现报价者的意愿。包括网下摇号、公布研究报告结论等改革措施,都是改革目的在手段上的体现。

  改革后单一机构获配的新股市值都在几千万左右,较此前的几百万,必然对询价对象形成更大的制约作用,一旦破发,机构将承受很大的资金损失。从此次网下报价过程来看,机构之间的报价更加接近,以往的“非理性报价”、“人情报价”大为减少,较之发行价和市盈率,这是本轮新股发行改革更让我们为之欣喜的现象,也必将产生更为长远的影响。

  除了网下摇号外,主承销商推荐的新询价对象积极参与网下询价,主承销商的估值结论也向投资者公布,这些手段的效用都不能简单通过这三只新股的网下询价结果来衡量。如果询价机构多次偏移估值结论,将对询价主体形成强大的外部舆论压力。而扩大网下询价对象除了能够在机构间形成“良性竞争”外,也为下一步增加主承销商配售权的改革积累宝贵经验,这些都应当成为发行市盈率外,更需要关注的改革成效。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