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17日,第1次至第4次创业板发审会召开,审核7家企业的发行申请。此后,优中选优的一批批“最具成长潜力”的创业板公司登陆A股市场。
特别是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相比于后来者,在质地上应该是非常优秀的。
时隔一年,百余家创业板公司“高成长性”的金字招牌黯然失色。根据截至8月底已公布的数据,创业板113家企业上半年业绩同比增长仅25.8%,而同期主板公司的业绩增长率为56.9%、中小板公司的业绩增长率为46.8%。
其中,首批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公司,至今年年中已有7家公司业绩下滑,占比达四分之一,如宝德股份上半年净利润下降82.07%,捍卫科技下降49.78%,网速科技下降29.97%。
自创业板开板以来,超募现象就如影随形。百余家创业板公司手中握有天量超募资金。据了解,迄今为止,创业板超募资金供给500多亿,从半年报信息来看,目前绝大多数创业板超募资金尚未找到去向。而一些公司在安排超募资金使用时,提出了永久补充流动资金、购买房产等饱受市场争议的方案。
除了大笔超募资金,创业板公司的高官们似乎正在“功成身退”,出现了一批离职潮,同时创业板解禁大潮也随之降临。
对于这些因 “个人原因”,或者“工作需要”而辞职的高管们,我们有理由怀疑高管们为了套现而选择离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