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破发潮蔓延 新股发行制度频遇尴尬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5日 12:06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陈艳红

  “新股不败”的神话,终于在5月20日破灭。

  从主板到中小板,虽然新股破发已是“旧闻”,但是创业板却凭借着高成长性和市场资金的热捧,此前一直保持着“新股不败”的神话。

  “打新”,一度被市场视为稳赚不赔的生意,如今也成为了“火中取栗”的代名词。

  在这场迅速蔓延至创业板的破发潮中,新股发行制度成为了市场热议的焦点。

  创业板神话破灭

  5月20日,4只新股亮相创业板,而创业板“新股不败”的神话也旋即告破。其中,最受市场看好的奥克股份开盘即跌破发行价,并以暴跌9.91%收盘,成为A股市场上新股上市首日最差表现的代表;另一新股劲胜股份,也是开盘即破发,首日收跌5.67%;其余两只上市新股恒信移动海默科技,虽幸免于首日破发,但也仅分别上涨1.29%、12.67%,且恒信移动于次日破发。

  而就在创业板首现破发的两天前,中小板也有3只股票首发告破。

  5月18日,四维图新远东传动多氟多齐翔腾达4只新股登陆中小板。当日除四维图新一枝独秀外,其余三只均跌破发行价。

  “熊市行情”中的“破发魔咒”继续在A股市场上演。

  事实上,除了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现象突出外,近半年上市的新股也频频遭遇破发的“洪水”,而破净、破增的故事也在“跌跌不休”的A股市场中不断演绎。

  有关数据统计,仅2010年上市的新股中,破发股票近50只,占新股总数的1/3以上,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领域无一幸免。

  在这场由主板蔓延至创业板的破发潮中,高市盈率发行成为了“千夫所指”。有观点认为,破发、破净、破增“三破”现象的频繁出现,除受大盘连续下挫的影响之外,高市盈率发行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WIND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以来上市的27只中小板新股平均首发摊薄市盈率为54.63倍,17只创业板新股平均首发摊薄市盈率高达69.49倍,而截至5月21日,中小板整体市盈率为37.74倍,创业板为64.99倍,沪深300为15.45倍。

  “破发是好事”

  “破发是好事,新股的破发反映了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正趋于理性与成熟。”上海证券资深策略分析师蔡钧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破发是改革的重大成果,不破发,就是说发新股永远可以发出去,破发就是说新股有可能发不出去,破发只是第一步,再下一步是发行失败。只有破发,我们投资者狂热追捧新股的热情才会降低,所以破发是一个好现象,应该鼓掌欢迎。”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说。

  “破发是对高发行价幕后推动者的严厉警告。破发带来了一级市场申购者全面浮亏,少数哄抬物价的询价机构将自食其果。”有网民在股吧中这样评论新股破发潮。

  虽然新股的频频破发被视为“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进步的佐证”,但是市场普遍认为,高市盈率发行也是市场定价改革中出现的比较突出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在一发行就要询价,询价的主要对象又往往局限在机构,机构当然不拿投资者的钱当回事,这样发行价就越来越高。”在股市摸爬滚打了10余年的张先生对新股发行询价制并不“感冒”,并认为这或是导致新股频频破发的主要原因。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高级分析师林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之前的发行制度改革解决了低报高买的问题,然而现在的制度中还存在高报低买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市盈率不断上升。”

  “我国新股发行虽然实现了市场化,但是这是非理性的市场化,不是一个正常的市场行为。”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曹凤岐看来,国外破发是一种尝试,因为国外一级和二级市场市盈率差不多,而且一般不超过15倍市盈率,但是我国市场的情况是,自去年IPO重启以来中国建筑首发市盈率高达51倍,创业板平均市盈率也在80多倍。而当时二级市场的平均市盈率也就只有30多倍。

  “二级市场新股溢价程度较高,使机构盈利空间较大,采取比较激进的申购策略。特别是二级市场回稳后,泡沫还是会出现,这就是问题所在。”林瑾表示,我国的新股发行制度还需要改革,但是具体的改革方向,还需要根据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作进一步的研究。

  新股发行需要真正市场化

  “整个改革的方向是绝对没错的,但是要和其他配套改革在一起,在其他的都没有市场化的时候,我们的发行不能完全市场化。”曹凤岐表示。

  在他看来,因为新股发行还是实行审批制度,造成上市资格成为稀缺产品,所以谁拿到发行权,谁就一夜暴富,而破发只是二级市场的事情,上市公司已经把钱拿到手了。

  “市场很聪明知道上市的筹码是有限的,市场资金相对来说是过剩的,如果上市审批制度不改进,就很难改变整个市场出现的高市盈率发行的问题。”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

  董登新还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如果在每个农贸市场都有一个审核员,手里带一个印章,都得审核一下农药超不超标,那么老百姓就吃不上好的蔬菜。”

  此外,有市场人士认为,发行人及保荐机构合谋抬高发行价也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以来存在的显著问题。

  知名财经评论员皮海洲称,要完善一级市场价格形成机制,重点就是要改革目前的新股询价机制,增加询价机构的责任感,让询价机构为自己的非理性报价承担责任。

  “从目前的状态来说,要求管理部门彻底放开对发行市场的管制,似乎还需要假以时日。既然在短时间里还做不到这一点,那就应该把询价制度认真地管起来。”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对本报记者说,询价虽然是市场行为,但并不意味着监管机构可以完全放手不管,对于询价机构的违规行为,比如“价托”行为,比如变相高报价行为都要进行有力打击。否则,高市盈率的新股发行必然会成为压垮二级市场的沉重包袱。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