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贺宛男:招商证券高价发行难逃质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12日 07:29  新闻晨报

  □贺宛男

  2008年9月8日“过会”的招商证券,终于在日前得以发股上市。本应去年IPO的券商推迟到今年上市绝对是“生不逢时”。毫无疑问2007年是券业的顶峰,如果2008年上市,以2007年业绩计算发行市盈率,发行价再高市场也无话可说,可今年上市估值基准是2008年的业绩,这不,招商证券31元的发行价、56.26倍的发行市盈率,就引来了圈钱的连声质疑。

  56倍如何变成30倍?

  对圈钱的质疑,在招商证券网上路演时其董秘就作出了回应:“对应两家保荐人(的估算),公司发行前 2009年市盈率为28.87-34.42倍,发行后2009年市盈率为25.98-30.98倍;按11月5日收盘价计算,全部8家可比上市证券公司2008年实际和2009年预测的市盈率均值分别为37.7倍和32.1倍,中值分别为36.6倍和31.2倍。说明本公司确定的发行价格区间与市场估值水平一致。”

  经过一番计算,招商证券的发行市盈率居然从56.26倍猛降至30.98倍!

  其实,与招商证券最具可比性的是三家上市大券商——中信、海通和光大,因为目前中信证券市值约为1900亿元,海通证券为1230亿元,光大证券为830亿元,而招商证券按发行价计算市值为1110亿元,处于老三的位置。按2008年业绩计算,中信、海通、光大三家静态市盈率分别为26、37和61倍,招商为55倍;按2009年业绩(以前三季盈利折合成全年计算),中信、海通、光大三家为22、26和34倍,鉴于招商证券尚未披露三季报业绩,若简单按中报业绩乘以2,则其发行后市盈率为41倍。招商证券2009年上半年盈利13.6亿元,若要达到保荐人计算的30.98倍的市盈率,全年盈利需达32.29亿元,即下半年盈利需达到全年的60%,而其他三家券商上、下半年业绩基本对半开。

  市场定价是福还是祸

  对招商证券畸高的发行价,公司董秘的反应是:“参与申购的投资者需认同发行人的投资价值,并愿意分享发行人未来的发展成果。认为发行人定价过高或恶意‘圈钱’的投资者应坚决避免申购。”言下之意——嫌价高不买就是!是啊,在新股发行奇货可居、发股批文一纸难求的今天,再高的发行价也有人要,到时中签率才千分之几,有多少人想买还买不到呢。

  股票市场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市场,一级市场也罢,二级市场也罢,本应市场说了算。但问题是,在目前的发审体制下,拿到一张IPO的入场券需过五关斩六将,在发行体制本身就没有市场化的前提下,发行价格怎么能完全市场化呢?一味强调市场说了算,只能让新股价格越发越高。创业板发行市盈率平均50多倍,不管怎么说里面还包含了十年磨一剑的艰辛,以及创业企业的许多新概念和实实在在的高成长,可是像券商这样靠天吃饭的行业居然也发到50多倍市盈率,而且发行价居然超过主承销商给出的30.4元的上限,这不能不让人担忧。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4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