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董登新:新股发行不留炒作空间抑制炒新狂潮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0日 05:17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董登新

  众所周知,在国外成熟市场,新股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是随机事件,也是一种常态现象。然而,在我国,由于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居高不下,而新股发行定价又被行政直接干预、被人为故意压低,从而导致一、二级市场差价过于悬殊,因此,新股上市首日总是“被爆炒”,日涨幅往往高达100%—600%。在新股上市首日巨大涨幅的直接诱惑下,新股申购总是无条件“被抢购”,以致中签率罕见的低下,一般可低至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由此可见,新股发行定价的“行政化”,直接扭曲了“市场化”的定价机制,从而破坏了一、二级市场风险/收益的对称性与均衡性。

  不过,可喜的是,今年IPO重启前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方案”,终于确定了新股定价机制改革的“市场化”取向,并同时决定取消行政性“窗口指导”对新股定价的直接干预。

  尤其是在股市泡沫化日益严重的市场环境下,新股发行的“市场化”定价,能够有效地抑制二级市场“炒新”的疯狂程度。

  例如,桂林三金万马电缆家润多久其软件神开股份5只新股由于发行市盈率高达30多倍,尽管这几只新股均为中小板“袖珍股”,但上市首日收盘涨幅却只有1倍左右,远低于过去的200%—600%的惊人涨幅,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新股在上市首日即创出“头部”,随后一路走低,并直接导致“炒新一族”全面被套。

  从某种角度看,这称得上是一个正面市场信号,它会给二级市场的“炒新者”以警示。只要“炒新”的气焰被市场打压下去,新股上市首日的涨幅及波幅就可以自动压低、收窄,从而倒逼一级市场“打新狂潮”全面降温,冲淡人们“打新”的强烈欲望,进而有利于提高打新者的中签率。从长远来看,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今年IPO重启后,唯一例外的是四川成渝。它的发行市盈率为20倍,发行价严重偏低,过大的一、二级市场差价,让炒新者肆无忌惮。该股上市首日最大涨幅竟然高达324%。不过,该股“一步到位”的“涨过头”,其结果更加惨不忍睹。该股上市仅十几个交易日,股价便下跌了一半,从最高15.25元跌至目前的6.81元。

  7月29日,中国建筑隆重挂牌上市:由于其发行市盈率高达51.29倍,上市首日无人敢炒,结果,当日收盘涨幅只有56%。随后数日,虽股市疯狂,大盘不断创新高,但中国建筑的股价重心却节节下移。应该说,这正是“市场化定价”的明显效果——它有效抑制了新股的疯狂炒作,进而有利于吸纳二级市场泡沫。

  实际上,中国“新股不败”的神话已经上演了近20年,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性的思维模式已经日积月累,因此,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后,要想一下子改变人们无风险“打新”和盲目“炒新”的传统习惯,尚不能立竿见影,也就是说,投资者与市场之间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相互磨合与适应,并会逐渐地改变传统“打新”与“炒新”的习惯。

  由于新股定价的市场化,一、二级市场的差价就会大打折扣,新股炒作的空间就会被大大挤压,其具体表现是,新股上市首日涨幅将不断收窄:即从过去200%以上被压缩到现在的100%附近或以下;然后,再从100%以下压缩至50%左右及以下;最后,就会出现新股破发的随机事件。这是一个渐进适应的过程。随着二级市场“炒新狂潮”的逐渐消失,一级市场的新股申购行为就会变得理性而谨慎,打新中签率就会自然而然地大幅上升,以至不受欢迎的新股申购的中签率甚至可能提高至100%——只要申购、人人有份。这样,也就可能出现新股发行人发行失败的风险,以及新股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的风险。这样,IPO的完全市场化才会在我国变成真正的现实。(作者系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