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A股历史上第二家IPO上市的证券公司,光大证券8月4日进行了网上申购发行,其网上发行超过58倍的发行市盈率新高让人惊叹。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光大证券成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实施后最“贵”的新股?
发行市盈率超预期
光大证券此次发行确定的价格区间为19元/股—21.08元/股,对应的发行人2008年的市盈率水平最高为58.56倍。单纯从发行市盈率看,光大证券的发行市盈率已经超过了此前颇受争议的超级大盘股——中国建筑,后者上月发行时市盈率也超过50倍达到51.29倍。
在成为今年最“贵”新股的同时,光大证券发行价所对应的市盈率水平,相比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也有一定的溢价。按7月30日收盘价计算,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的平均市盈率为28.65倍,可比上市证券公司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宏源证券按前述口径计算的平均市盈率为48.35倍。
另外,与A股首只IPO上市券商中信证券相比,光大证券发行价也明显偏高。历史数据显示,2002年12月中信证券上市时的发行市盈率仅为15倍,远低于此次光大证券发行市盈率。
对于光大证券这种发行价创新高、高于行业现状并高于历史发行水平的“三高”现象,上海一位熟悉证券发行的资深研究员对记者表示,此前认为光大证券可能以业内认可的30倍市盈率发行,但没想到却远超出这个水平,甚至高出了此前就已经引起争议的中国建筑。
周期性特征成就高定价
作为在资本市场中周期性较强的行业,证券行业一向都没有改变“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随之而来的便是上市券商股价的大幅波动。
以券商行业龙头股中信证券为例,在2007年至2008年“牛熊”转换的市场调整中,这家A股首只“百元”券商股股价曾一度下跌超过七成。不过,随后在市场成交量大幅回升、投行承销业务也大大回暖的上升行业周期内,中信证券等券商股股价又大幅反弹,几乎形成“V”形反转。
对此,光大证券在解释发行定价时也表示,由于证券公司所处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盈利和股价的较高波动性。一方面,证券市场具有很大的波动性,而证券公司的盈利水平与股票市场涨跌幅、成交量等因素高度相关,波动幅度较大;另一方面,在市场行情的不同阶段,市场给予证券公司的估值水平也会有很大差异。这些盈利波动因素与估值水平波动因素又通常正向叠加,导致证券公司股价波动幅度较高。
机构“扎堆”申购推波助澜
在回到上升周期的同时,机构投资者“扎堆”参与新股发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新股的发行市盈率。在此次光大证券发行的初步询价阶段,共有499家配售对象提交了初步询价有效报价,对应的累计认购股数达到199.37亿股,是本次网下初始发行规模的127.8倍。
对此,有市场人士认为,掌握新股定价权的机构投资者如此集中地参与新股发行,势必会形成供给小于需求的局面。在“供不应求”的同时,机构投资者又不得不面临报价不慎便会出局的尴尬境地。上海一家大型券商研究所在此次机构询价前发布的新股定价报告中认为,对于光大证券的建议询价区间为14.8元~16.6元/股。但数据显示,在参与光大证券初步询价并进行报价的配售对象中,报价的平均值为21.76元/股。
在此基础上,报价低于19元/股下限的配售对象仅有33家,大部分机构选择了高于19元/股的报价。这一方面显示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后新股发行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得到强化,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希望申购到新股的机构,不得不提高报价,以避免在初步询价后便无缘网下申购的情况发生。(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