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炜:新股不败的预期仍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3日 00:45  中国经济时报

  张炜

  IPO第一单的申购中签率低于市场预期,相对于IPO前两单较高的发行市盈率,表明投资者依然把新股看作“香饽饽”。显然,这种偏爱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桂林三金和万马电缆公布后,均被认为发行价已属偏高。市场人士称,万马电缆11.5元的发行价,发行后市盈率为30.88倍,这个定价高出多数券商机构给出的询价区间。

  目前,二级市场上与万马电缆有可比性的上市公司,市盈率都在25倍左右。此前,桂林三金的发行市盈率,同样接近二级市场同类股票的市盈率。有券商认为,桂林三金的发行定价“给二级市场预留了一定空间”。实际上,这种所谓的空间是建立在对新股“高举高打”的基础上。

  此次发行制度改革的特点之一是发行价由市场说了算,发行定价完全是发行人要价、投资者报价,由主承销商协调发行人要价和投资者报价的过程,证监会并未对定价进行任何行政指导。然而,市场说了算的价格,未必就是合理的价格。新股上市首日地开盘价,称得上是更为彻底地由市场说了算,所有投资者共同参与形成。只要看一下中国石油上市首日开盘价留下的悲剧,就不难发现市场说了算的价格,不一定真实反映客观价值。

  桂林三金和万马电缆较高的发行市盈率,与IPO重启后首批新股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有很大关系。虽然市场化定价增强了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不再幻想昔日新股上市那样能获取暴利,但“新股不败”的预期继续存在,不少人相信新股上市后会受到资金追捧。以万马电缆为例,一边是券商等机构直言发行价偏高,另一边又预测上市首日价格区间可能攀至13.5元至18元。

  在当前二级市场火暴,及指数攀上3000点的背景下,新股上市或许“愈战愈勇”。对参与网下配售的机构来说,要想避免3个月解禁后“无利可图”,就需要先进场“自救”,争取“拔高”新股价格。

  新政规定网上与网下不可同时参与申购,且网上发行受千分之一申购上限的制约,致使机构主要集中在网下。这样一来,机构比以往更加看重3个月后能否获利?部分游资会对新股“放手一搏”,通过制造新股行情,与网下获配的机构“里应外合”,推升新股价格进一步走向虚高。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证交所已给投资者提前“打预防针”。深交所指出,今年6月5日以来,4只当天不设涨跌停板限制的股票上市首日股价走势,反映出传统的“炒新”思维,当前这种思维仍在投资者中具有一定影响力。根据对交易数据的统计,中小投资者是参与上市首日买入的绝对主力,其中账户市值在10万元以下的投资者占85%左右。深交所提醒,首日买入上述22只样本股票的个人投资者整体亏损近3亿元,亏损投资者比例达到51.28%。其中,一些首日买入新股的投资者损失严重,个别股票的投资者账户平均亏损比例甚至高达99%。

  对于市场化定价发行的新股,投资者需要多一份谨慎。2000年,闽东电力的市场化发行就有过前车之鉴。当时,闽东电力的发行市盈率高达88.69倍,发行价为11.50元,上市首日开盘价13.18元,到2005年最低跌破3元。虽然如今发行的新股不及闽东电力定价“疯狂”,可市场热过头的可能不是没有。深交所的风险揭示,说明中小投资者尤其需要冷静,不要因为看到桂林三金和万马电缆申购受到的热捧,又一次把风险置于脑后。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