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登IPO重启首单的桂林三金,被内部“深喉”举报存在重大违规行为。昨日的《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称,中国证监会和广西证监局都已收到举报者周明(化名)的举报材料,广西证监局同时表示“已按程序处理”。同时,桂林三金的MBO(管理层收购)过程也受到质疑。
但是,桂林三金的IPO事实上已经开始,根据有关方面的安排,桂林三金已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进行现场推介,其发行价格也在25日定出。根据安排,在IPO完成后,桂林三金4600万股新股就要在6月29日发行。
笔者担心的是,监管部门虽已进入调查程序,但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拿出结论吗?如果经过调查证明桂林三金确实存在严重问题,又该怎么办?那时候,桂林三金已经在交易市场上市,监管部门虽然可以对公司进行处罚,但它对投资者造成的伤害已经成为一种难以改变的客观事实。那么,这样的调查还有什么意义呢?
因此,在桂林三金出现严重的违法违规嫌疑的情况下,这个公司的IPO应该紧急暂停,等待监管部门拿出调查结论。虽然这样对桂林三金来说,可能是延误了上市机遇,但毕竟没有根本上耽误上市融资的进程。
事实上,在中国股市的历史上,“问题公司”带病发行的先例并不是没有发生过,通海高科、立立电子都是在启动IPO时即已有投资者举报,但由于监管部门没有重视,在质疑声中仍让它走完了IPO过程。当IPO完成以后,随着媒体的穷追猛打,它们的问题逐步暴露,其上市不得不无限期推迟,给买到其发行新股的投资者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对于监管部门来说,事后的查办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事前堵漏,不让存在嫌疑的公司进入市场是市场监管的一个重要方面。
桂林三金作为IPO重启第一单,还未上市已经先声夺人,在投资者中暴得大名。正因为广受关注,市场的健康和投资者的利益更应该受到重视。
周俊生(上海 财经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