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皮海洲:三金药业应主动申请监管部门核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25日 06:38  每日经济新闻

  皮海洲

  证监会在完成了对新股发行制度的修改之后,IPO重启工作也终于拉开了序幕,夺得IPO重启第一单的桂林三金药业也就成了旗手。虽然说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人们还是希望新发股公司、尤其是IPO第一股能够尽可能完美一些。

  三金药业可能有负证监会的重托和投资者的厚望了。根据6月24日 《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三金药业招股说明书可能存在不实披露,该公司的改制可能存在违规行为——其招股说明书不仅虚增了1995年至1997年的年工资总额;而且还隐瞒了1997年底改制时,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秘密借公款购买股权的事实。

  这是投资者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之前,面对利益的诱惑,在中国的资本市场里,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丑剧”。特别是在新股发行上市这个利益的关口,虽然有些公司带着丑恶闯关了,但也有的公司如通海高科、立立电子等倒在了新股发行的门口。如今,三金药业也有涉嫌在信息披露上的虚报、瞒报行为,这实在是一种悲哀。

  现实总是残酷的。很多企业所存在的问题大家通常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尽可能地予以掩盖,而这些问题通常是一查一个准。更何况,这次反映三金药业问题的,是一位在三金药业工作了十多年的技术骨干,他自己也参与了借公款买股。所以,三金药业存在问题的可能性很大。

  从报道来看,三金药业1995年至1997年年工资总额极有可能被虚增。而之所以要虚增1995年至1997年年工资总额,其目的当然是为了掩盖后一个问题,即三金药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借国企钱买国有股的问题。1997年改制时,三金药业高管、中层及普通员工合计563名自然人出资买下了三金药业药业集团公司的全部股权,按当时的股权摊派,一些中高管干部有些人要买四五十万股,有些人要买上百万股。买这些股份当然需要钱,而为了掩盖众人借公款买股的事实,自然要“提高”1995年至1997年年工资总额了,真可谓用心良苦。

  如果上述问题属实,那么,三金药业改制中,这种借国企钱买国有股的做法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它严重违背了当时的以及现行的法律法规政策。根据国资委2009年4月16日的 《关于实施<关于规范国有企业职工持股、投资的意见>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这种违规购买的股权,单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违规所得股权须上缴集团公司或同级国资监管机构指定的其他单位。如此一来,三金药业的股东持股情况就要发生重大变化了。

  正是基于目前市场对三金药业可能存在问题的质疑,本着对投资者负责,对中国股市负责的精神,三金药业不仅要积极回应市场的质疑,更应该要配合保荐机构主动申请叫停6月29日的网上、网下发行,主动申请监管部门就市场质疑的问题进行核查,以消除市场对三金药业所存在问题的疑虑,让投资者对三金药业的发行放心。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