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A股市场回暖 流动性充裕下IPO重启正当时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5日 03:59  证券日报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公开征求意见今日截止,中金公司资本市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场回暖,流动性充裕,IPO重启正当时

  本报记者 朱宝琛

  上月证监会就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系列措施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将于6月5日结束。

  “对于新股发行制度的市场化导向,我们还是非常支持的。”中金公司资本市场部相关负责人昨日就关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相关问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市场窗口存在重启机会

  该负责人表示,从2005年引入新股询价制度以来,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已经跟海外市场相当接近了,特别是2007年大量的大盘股顺利登陆A股市场,使得A股市场的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的新股发行制度,已经能够满足大盘股、小盘股在A股市场的需求。不过现在提出改革要进一步市场化,所采取的措施,从券商角度来讲,是非常支持的,同时也非常欢迎新股发行的开闸。

  “资本市场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融资,这是其不可或缺的一个功能。然而,从去年9月份开始,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的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都受到了影响。”该负责人说,市场和行政的区别在于什么时候恢复,今年一月份香港已经开始了再融资的过程,到5月份,单只发行的融资额已经超过10亿美元,这说明市场在今年年初已经初步打开。“市场的力量会让IPO停下来,但等市场回暖之后自然也会顺利开闸,所以现在新股发行开闸很正常。”

  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目前市场的表现、投资者的期待以及海外市场的解冻,都说明现在开闸已经是时候了。大量的银行贷款放出去,市场流动性充裕,新股开闸面临一个很好的市场时机。此外,从更远的角度来讲,采取行政手段来控制节奏,不如让市场来做,“从长期来看,确实应该减少对发行机制的控制。”

  该负责人说,资本市场的融资对我国来说,通过资本融资是企业自身所需要的,而投资者同样有投资的需求,所以说这是共赢的。

  “去年以来,我国刺激经济的措施主要通过银行放贷、发债等形式,给企业提供了融资的机会,但这些都给企业增加了负担。”该负责人说,因此,从企业角度考虑,股本融资才是降低财务风险和杠杆率的好办法,“停止股本融资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好手段。”

  与此同时,该负责人还指出,市场窗口也存在重新开启的机会。目前开启,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时机。

  股市运行总体趋势不变

  至于新股发行重新开启是否会对市场产生冲击,该负责人称“短期内会对心理有一定影响”,但我国的股市目前已经是全球第三大市场,较过去成熟度和理性程度都有所提高。虽然不排除股市会跌一两天,但从长期来看股市运行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因为节奏的控制不应该对市场发生根本性的影响。“市场长期趋势只会和基本面、流动性等有关,是否开闸只是众多因素当中很小的一个因素。”

  “从资本市场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也需要市场化的发行机制。”该负责人说,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存在与其他国家竞争的问题,如果我国股市长期不做IPO,那么这就必然会把国内企业的融资需求推到海外去。而目前市场有承受力,特别是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市场的流动性比较充裕,在这种情况下,新股发行的开闸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

  市值配售不是唯一办法

  对于“为何不采取市值配售”的提问,该负责人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说,一级市场的投资者和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本身不一定是完全趋同的。市值和仓位对于投资者是否参与申购IPO新股,对于他是否有兴趣,多买还是少买本身没有必然联系,市值配售不是唯一的办法。

  此外,股改之前市值配售主要针对流通股配售,现在全流通,主要的大股东仍是大的机构,所以配售并不一定会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在定价市场化之后,IPO也不再是必赚不赔的买卖,因此投资者需要改变观念,毕竟新股发行价格也是一个有风险的东西。

  该负责人说,股改前市场流动性、上市公司质量没有现在好,现在采取市值配售的必要性大大减弱。而全流通后,也以没有必要用市值配售的方式来做。“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做,比如网上申购设定上限等。”

  至于是否为何不采取“一人一手”,该负责人举例,一人一手在香港也不是必然的要求,可以选择做或者不做。而从可行性来看,在中国,有大小盘股,香港市场最热的时候投资者的申购户数也不超过100万户,中国账户超过1亿,采取一人一手申购的量巨大,基本不够一人一手。

  该负责人说,对中小散户采取倾斜的问题,现在已经通过控制网上最大的申购量、机构网上网下必须选择其一等手段保护中小投资者。此外,今后配售上可以采取灵活的方式,不排除以后网上认购时根据订单规模的大小向中小投资者做一定的倾斜,办法很多。

  而对于记者提出的“对价补偿”问题,该负责人表示,IPO的价格不一定要和成立公司时的价格一样。企业按照账面价格来发行新股不符合基本的经济学原理。“三个人投资100万投资一个公司,奋斗努力做大后再上市后,再按照当时开公司的时候的价格进来是不公平的。”该负责人做了个生动的举例。

  “询价后引导资源配置,如果不是按照市场价格,而是按照当年的价格,就没有价格发现和引导资源配置的功能,那么优质公司就会不愿上市、少上市,那么上市公司质量就会成问题,这对投资者来讲也是极其不利的。”该负责人最后这样表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