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聚焦新股发行新规:新制度将改革两大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3日 21:18  CCTV《经济信息联播》

  昨天晚上,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将在6月5号结束。  我们首先来看看这个新指导意见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此前新股发行主要存在两大问题分别是:新股发行价定得非常低,上市首日股价大幅飙升;散户投资者在申购新股时处于不利地位,机构投资者既可以网上申购也可参与网下配售,而散户投资者只能通过网上申购。此次出台的征求意见稿主要是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改革,主要目的是使新股定价进一步市场化,同时提高散户投资者申购中签率。其中四大措施值得关注。

  1。完善申购的报价约束机制,杜绝以前出现的高报不买和低报高买的现象,同时进一步淡化窗口指导;

  2。把网下和网上的申购分开,如果参与了网下的申购,就不能参加网上的申购了。这个应该说对于提高中小投资者的中签率是有好处的。

  3。对网上的单个申购帐户要设定上限,原则上不超过本次网上发行股的千分之一。

  4。加强新股认购风险提示,强化一级市场也是有风险的,并不是中了新股就能包赚不赔。

  散户申购中签率将提高

  这次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有两大看点:一是淡化了新股发行定价的行政干预;另一个就是提高中小投资者新股申购的中签率。我们来看一下。

  在2005年以前,新股发行制度,我国相继实行了行政色彩非常浓的审批制和核准制。也就是说企业能不能上市,主要是看的不是企业好不好,而是看有没有指标,能不能经过证监会专家组的审核。随着市场力量的逐步强大,以及股市的规模扩大,2005年以后,我国实行了询价制。也就是说,只要是好企业,并符合上市的条件,都可以向监管机构提出上市申请。申请获批后,发行价由投资者投标来确定。但为防止定价过高,监管机构进行了适当的窗口指导。新的发行制度,强化市场定价机制,进一步淡化窗口指导,直至完全市场化,过度到注册制,也就是说一点不需要行政干预。

  此外,在提高中小投资人的中签率方面,新的发行制度主要是通过,网上网下只能二选一以及网上单个账户申购数不超发行数千分之一来实现的。在欧美乃至我国香港等成熟资本市场里,新股发行都首先保证中小散户申购,普遍采取“一人一手”制。也就是说,中小散户,不论其资金多少,保证每一有效申购账户都获得一定的新股。证监会认为,目前A股市场散户数量庞大,沪深两市开户数超过1亿户,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发行的股份可以做到“一人一手”,因此没有采取这一做法。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