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培源 ○编辑 邱江
自今年2月1日起,中国证监会要求IPO企业预披露时间从发审会提前5天变更为提前1个月。预披露新政实施三个多月以来,公众对于拟上市公司的关注力度明显加强,已有三十家企业在冲刺IPO的过程中终止审查,新政初显威力。“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一位保荐代表告诉记者,“预披露新政以来明显感觉压力大多了。”
去年12月30日,证监会发行部、创业板部联合发布《关于调整预先披露时间等问题的通知》,要求发行人将预先披露时间提前到反馈意见落实后、初审会之前。《通知》自2012年2月1日起实施。与此同时,证监会开始披露在审企业名单,使IPO企业从正式受理申请起就开始接受公众监督。“以往只要提前五天预披露信息,遇到周末甚至披露不到五天。”上述保荐人告诉记者。“但现在充足的信披时间让媒体和竞争对手能从容地研究申请材料中的漏洞,有问题的公司显然更难过关了。”
至上周末最新更新的信息,目前进入审核名单的上市公司共计668家,其中主板公司364家,创业板304家。根据今年2月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公开信息,股票首发分受理、见面会、问核、反馈会、预先披露、初审会、发审会、封卷、会后事项、核准发行10个主要环节,通常在6个月的时间内,拟上市公司会走完上述过程。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已经有9家主板企业和21家创业板企业,总计30家企业终止审查,即尚未上会便提前退出申请行列。“企业在向证监会提交材料前需要经过三年的辅导期,还有向机构支付的前期费用及企业为上市进行各种调整所支付的巨大无形成本,在临门一脚的时候退出申请,通常是有难以弥补的漏洞才被动选择放弃的。”上述保荐人表示。
以预披露新政开始的2月1日当天披露招股意向书,最终被终止审查的天能科技为例。公司在公示期间被媒体揭露涉嫌虚增收入、造假上市等重大财务问题,并且立即受到了监管部门的重视。4月27日,天能科技出现在终止审核的名单中,颓然退出IPO的行列。再如江苏金源锻造股份有限公司,公司2月29日公示,在3月29日即将上会进行审核。但就在上会前一周的3月23日,公司却出人意料地紧急撤回发行申请。如果不是有阻碍过会的材料被发审部门掌握,拟上市公司应当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对发行人和保荐机构来说,从最初集中精力面对发审委变成首先要考虑公众的监督,压力增加不少;但反过来,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来说,肯定是好事情,经过提前信披的把关,今后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应当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上述保荐人表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