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证券时报:有进有出方能造就创业板一潭活水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7日 02:45  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记者 胡学文

  中国创业板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板块,自2009年开板以来就酝酿出台直接退市制度,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制度创新也一直为市场各方所关注。上周五深交所召开创业板退市制度媒体通气会给出时间表,明确表示将在一季度完成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有关修订工作,经批准后退市制度将正式实施。

  对于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推出,首先应该予以充分肯定,它的推出解决了创业板一直以来饱受诟病的问题,那就是只进不出,市场缺乏自我净化循环功能。

  事实上,诚如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促进生物进化,其实这一法则在资本市场同样适用。从上市公司业绩和竞争力的角度来看,只有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竞争优势的上市公司越多,才是市场欣欣向荣的表现,若是那些在自身所处市场领域无大建树、靠啃食资本市场为生的上市公司越多,则可能造成资本市场生态的结构性失衡。股市生态要想避免出现这种尴尬,也必须加强这种优胜劣汰机制的建设。怎样才能保证股市优胜劣汰的生态平衡?这有赖于严格、规范和高效的退市机制不断完善,使得资本市场有进有出,健康循环,也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潭死水”自然清澈活跃不起来。

  从主板上市公司历史经验来看,由于壳资源的宝贵,一旦有上市公司濒临退市,各级地方政府便会争相出手相救,使得退市制度形同虚设,“不死鸟”层出不穷。从制度设计来看,应该说创业板施行的直接退市堵住了漏洞,如“完善恢复上市审核标准”中有关制度安排,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作为盈利判断标准,杜绝了通过政府补贴等曲线方式规避退市。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推出,完善了资本市场生态链,接下来最为重要的就是操作层面的问题,在执行过程中务必执法必严,坚决杜绝主板上市公司“不死鸟”现象在创业板市场的再现。

  而对于创业板退市制度正式施行后的市场风险,投资者应该有更清醒和深刻的认识。由于主板市场虽然退市制度存在已久,但直接退市尚未有先例,加之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散户不够成熟,一旦直接退市在创业板率先施行,很有可能对投资者造成血淋淋的教训。

  对于创业板市场的投资者,不仅要看到创业板退市制度有助于市场生态环境的完善,有利于建立一个比较良好的市场秩序,同时也要清晰地认识到创业板公司的退市风险已真正到来,牢记和践行理性投资,以便在退市制度实施后更加积极、主动防范退市风险。我们看到,在退市制度方案中,退市风险提示进一步完善,不仅对退市风险披露时点和频率提出了要求,还建立起“退市风险信息披露和会员提醒客户的联动机制”。监管层此举的目的,就是要告诉投资者,与主板市场相比,除了通常的市场风险外,尤其需要对创业板退市风险的存在时刻牢记。

  与此同时,还应该树立起“买者自负”的投资意识,当一家上市公司因为宏观经济因素、行业因素、经营竞争能力等因素导致退市,投资者应该承担投资判断失误的损失。

  诚如此前监管层所言,正是由于创业板发展时间短,没有历史遗留问题的包袱,所以其在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完善上扮演“探路人”和“试验田”角色理所当然。可以预见,进一步完善退市机制必将有利于创业板更加健康地成长、成熟。而市场更为期待的则是,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下一步直接退市制度能够引入主板市场,终结主板市场上一幕幕“乌鸦变凤凰”的丑剧再演,还资本市场一个清新自然的生态环境。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