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林喆
一直以来,创业板公司的募集资金使用率较低,募投项目进展较为迟缓。据Wind数据统计,2010年7月到2011年6月,共有149家公司登陆创业板,募投项目数量合计达642个。这些募投项目累计计划投入募集资金总额达602.97亿元。但截至7月底,这些项目已投入的募集资金总额为135.69亿元,占比仅为22.5%。
作为创业板的元老,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将募集资金转化为真实产能的步伐也十分缓慢。据统计,这批公司近125亿元的计划投入募集资金如今实际使用比例为52%。不少资金依然被闲置在银行。
募集资金大量闲置
据Wind数据统计,149家创业板公司拟投资的642个项目中,有296个项目实际投入资金尚未达到计划投入募集资金的一半,占比达46%。
2010年11月5日上市的信维通信(300136),拟用募集资金18998万元投资于终端天线技术改造项目,截至目前,该项目实际投入募集资金仅为 9.44万元。同样,2010年10月13日上市的易世达(300125)拟用募集资金7760万元投资于湖北世纪新峰雷山水泥有限公司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但目前该项目实际投入募集资金仅为7.99万元。
数据显示,642个项目中,已投入募集资金占计划投入募集资金的比例不足30%的项目有245个,投入比例不足20%的项目有185个,投入比例不足10%的项目有116个。
首批登陆创业板的28家公司,其募投项目的进展情况也并不理想。剔除发行费用之后,28家公司实际募集资金合计达145.26亿元,计划投资项目有261 个,计划投资124.59亿元。不过,截至目前,这批项目的实际投资总金额仅为65.04亿元,占计划投资额的52.2%。经过近两年的时间,这些公司实施募资投向的工作刚刚过半。
值得注意的是,在261个计划项目中,66个项目尚未投入1分钱,基本处于停滞的状态,占项目总数的25%。根据创业板信息披露规定,上市公司最晚应于募集资金到账后的6个月内,妥善安排剩余超募资金的使用计划。但在实施过程中,市场环境变化或规划周期因素,造成了许多公司将募集资金大量闲置,选择让钱“躺在”银行。
多数募资投向子公司
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用募集资金增资或设立全资子公司的不在少数。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2010年7月到2011年6月上市的149家创业板公司中,有78家公司使用募集资金增设子公司。在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中,使用募集资金设立子公司的情况也较为普遍。
神州泰岳(300002)使用超募资金10330万元,在重庆高新区设立全资子公司,重点围绕着中国移动农村信息网,开展平台与产品的开发建设以及相关运营支撑服务工作。汉威电子(300007)使用超募资金中的4900万元出资设立北京智威宇讯科技有限公司。
除了设立全资子公司,也有部分公司使用募集资金收购其他公司。如爱尔眼科(300015)拟使用公开发行股票募集的超募资金中的1800万元以收购股权及增资扩建的方式投资郴州市光明眼科医院有限公司。
另外,不少公司使用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吉峰农机(300022)使用3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宝德股份也计划用超募资金2000万元永久补充公司日常经营所需流动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