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创业板首批二十八家:好风送我上青云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0日 02:52  上海证券报

  ⊙记者 刘伟 ○编辑 朱建华 于勇

  2009年10月30日,首二十八家创业板公司在深圳正式挂牌上市。创业板历经十年磨砺,终成正果 。

  这批以创新成长为主要基调的28家公司,发行上市资金大幅超募,上市首日股价大幅上涨,让市场感受到了火爆。

  可有谁人知晓,它们上市前,虽个个“身怀绝技”,但都走过“苦涩”的岁月。

  身怀绝技却饱受资金之困

  首批28家公司个个身怀绝技,都具备明显的“两高六新” (即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特征,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或承担国家项目计划的占了绝大多数,研发投入强度平均超过5%。个个都有自己独到的商业模式和竞争力。

  就是这样身怀绝技的公司,却大多走过了艰难融资的岁月。

  “上市前,资金问题成为公司发展的主要瓶颈。”南风股份副总经理周晖向记者描述上市前的那段“苦涩”岁月。

  银江股份上市前,2009年6月前的资产负债率为60.8%。事实上,银江股份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资产主要由现金、存货和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组成,非流动资产占比较低,6月末仅为8.46%。这种资产结构导致通过向银行抵押贷款方式获得的资金的能力较为有限,融资能力的不足严重限制了公司的快速发展。

  “迈过这一步,天空就完全开阔了,整个世界都可能是你的。但往往在创业阶段,在开发市场的前期,资金的短暂缺乏会彻底扼杀一家公司的发展机会,尤其是轻资产的公司。”探路者董事会秘书张成表示,尽管银行体系也在逐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其抵押担保贷款的方式决定了一定会设置融资门槛,也决定了这样的融资是厌恶高风险的。

  在上市前新宁物流已拥有AA资信评级,却也享受不到信用贷款的待遇,其在工行昆山支行贷款936万元,乃是用房产抵押。还有一部分创业板拟上市企业,由于缺乏抵押物,根本无法得到银行贷款。截至2009年6月,上海佳豪并没有银行贷款,因为2009年二季度以前,公司固定资产规模均较小,缺少可以用于抵押的资产,债务融资能力弱,因此没有有息负债。

  多方求救无门之后,这些公司纷纷引入创投。“2007年,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产品的研发力度,转型升级的步伐逐渐加快,资金紧张成为企业面对的一个难题。为了解决融资的难题和提高公司治理的水平,公司引入风险投资机构。”南风股份副总经理周晖表示。事实上,自从引入风险投资机构后,公司的资金链得到了一定的缓解,治理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上市前,无论是天使投资,还是PE/VC,其提供的资金支持对一个有潜力的小企业来说都是核心的支持。”张成这样评价创投在公司发展中的作用。但引入创投只是暂时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真正从根本上改善公司融资环境的,还是上市。

  谋求上市 转投创业板

  “企业融资环境要得到根本的改观,还是要进入资本市场。”这是一位上市公司高管对企业融资问题解决方式的切身经验总结。

  “当时我们报资料时报的是中小板,但未批下来。创业板推出后我们马上就转向,成为第一批递送资料的公司。登陆创业板后,像我们一样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迎刃而解。”周晖说。

  转投创业板的不止南风股份一家,探路者也从中小板的“排队”等候中转向创业板。探路者董事会秘书张成回忆,“2008年1月30日完成股份制改造,11月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入场,2009年4月26日首次提交中小板IPO材料。一个月后,创业板明确了将很快推出。当时由于2008年中新股IPO暂停,中小板积压了大量的排队公司,按照已明确的创业板“门槛”,公司决定撤回申请材料,转投创业板。”

  创业板对这些公司的接受,显示了其对高成长企业的宽容性。深圳创新投资董事长靳海涛认为,“创业板的门槛稍低,使得初创期的企业或者成长早期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时间更快。从深圳创新投资所投的企业来看,最快的4年多一点上市。这说明创业板给创业的人,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大发展、做大做强的机会。创业板的推出,使得更多的处在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企业,不会因为资金短缺而夭折。”

  巨变

  上了市的28家公司,融资环境得到根本性改观,不可忽视的是,其公司研发、经营也受益。

  对于首批28家公司来讲,完全摆脱了上市前的窘境,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全线超募,超募幅度高达106.7%。神州泰岳一家就超募了13.30亿元,较预定募集资金5.02亿元超募比例高达264.94%。踏入资本市场的创业板公司,在得到资金的同时,也得到了更多其他方面的实惠。

  “可以说,上市从根本上解决了公司的融资环境。”周晖坦言,上市前,我们求银行,现在银行找上门,服务到家。上市前是找银行借款,要用资产来抵押;上市后,有银行授信,目前有几家银行近10个亿的银行授信额度。

  探路者董事会秘书张成则表示,“上市后,敢去想了,这个想不是想一两步之内的规划,而是想企业应该在整个行业、整个产业、整个市场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所能给予我们的发展空间。”

  上市融资有两方面实际效果:一是满足了公司发展对资金的客观需求,因为缺乏资金可能会错过一个企业发展的有利时机;二是有了融资平台,有了持续筹资的可能。

  同时,上市后,公司得到的好处远不止融资环境改善这一点。不可忽略的是,企业运作更加规范,品牌影响力也得到很大的提升。“作为一个家族企业的时候,决策链条很单一,老总一人说了算,决策过程欠细致、欠周密考虑。作为已上市的公众公司,通过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改善,建立了可信的决策体系,也真正实现了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张成表示。

  高成长之忧

  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的上市,为中小企业上市开启了一扇通往资本市场的大门,契合了广大中小企业的迫切需要,体现了资本市场对成长型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支持。

  从成长性方面分析,28家创业板公司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34.03%,净利润复合增长率45.94%,远高于目前的297家中小板公司。从成长性的连续性看,2007年和2008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坚持30%以上的有18家;营业收入增长率坚持50%以上的有11家;营业收入增长率坚持70%以上的有3家,即网宿科技吉峰农机特锐德。从盈利能力看,该28家创业板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优于297家中小板公司的平均水平。

  以上数据基本说明了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均较中小板鲜明。但在随后一年的运行过程中,市场对于创业板“三高”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是在创业板开板初期,上市公司数量相对较少,供需不平衡引起的,应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改善创业板市场的供求状况,通过加快创业板市场的发展来从根本上解决‘三高’问题。 ‘三高’只是暂时现象和个别现象,通过资本市场获取的资金,来支持公司研发、营销等具体环节,为高成长打下资金基础,才是长远影响。”

  而首批28家公司对“三高”也有自己的看法。南风股份周辉坦言,“对我们来讲,我们并不是很关注二级市场,而是专注于公司实业。从初创走到现在,21年了,从1998年建厂百十人的规模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两代人的励精图治。企业的创始人和继承者,走过了比较艰难的过程。上市后,对企业家来讲,更多的是一个责任,我们考虑的是一个更长范围的发展方向,比如5年或者10年的战略,而不会注意短期的账面财富。”

  “与11年前不同,我们现在是‘二次创业’。无论是市场占有率,还是公司内部管理水平、运作能力,都还在相对初级的阶段,还有大量的精细化管理要实现、有更宽广的商业环境让我们去发展和提高,此外,必须要有创业的思维才能时时进步、时时创新,保持企业发展的活力。”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创业板作为一个平台,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融资,资本市场上给了这么一块领地。创业板的重要作用,就是将资本市场与高科技产业相结合,让资本承认高科技。”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