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刚 北京报道
造富神话、业绩注水、高管离职套现、业务结构单一……
持续困扰创业板市场的一长串问题在其周岁生日时显得格外扎眼。截至10月27日,创业板上市企业共134家,总募资金额972.82亿元。但从2009年10月30日至2010年9月30日,创业板日换手率高达9.53%,远远超出同期深市主板的2.13%。
《华夏时报》记者通过大量数据梳理、采访基金经理后发现,这一高换手率的背后,除了游资兴风作浪外,机构中的“正规军”——基金也是主要参与者。
10月28日公布完毕的基金三季报显示,多达57家基金公司旗下的229只基金持有92家创业板公司,持有的创业板流通市值已达267亿元(创业板整体流通市值为1321亿元)。这与一年前基金经理普遍回避创业板形成天壤之别。
记者的统计还显示,同系基金抱团重仓创业板的公司很多,其中嘉实基金公司最多,嘉实旗下有11只基金持有创业板股票,就连嘉实沪深300和嘉实中证锐联基本面50两只指数基金也积极参与了创业板股票申购,三季报显示,这两只基金分别持有锐奇股份、银河磁体两只创业板股票。
公募基金大面积参与
仅仅在一年前,2009年10月,接受记者采访的多数基金经理均认为创业板初期由于上市公司数量偏少、静态估值偏高、融资规模偏低,会更多采取观望态度而不会过多参与。一年过去了,多数基金经理对创业板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
截至10月27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基金三季报发现,截至三季度末,57家基金公司旗下的229只基金共持有92家创业板公司的流通股,共持有3.13亿股,流通市值达267亿元,且仅在三季度持仓市值就大增82.4亿元。
记者进一步计算发现,以9月30日创业板流通市值1119亿元为基数,基金持仓中创业板公司配置比重已由年中的18%进一步上升至23.86%。
创业板公司三季报显示,国民技术、碧水源、国腾电子三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均为公募基金。此外,数据还显示出另一番火爆景象:在9月28日上市的3家创业板公司,短短3个交易日中就被多只基金“抢购”。
如汇川技术的三季报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就有6只基金,其中前五席均为基金占据,汇添富均衡增长和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在短短3天就动用1.2亿元以上资金,分别持有149.68万股和138.23万股。其股价由9月28日的89元一路涨到10月27日的139.13元,17个交易日涨幅达56.32%。
记者发现,今年业绩突出的华商基金对创业板也表现较为积极,华商动态阿尔法、华商领先企业和华商盛世成长分别是中元华电三季度末第一、二、四大流通股东。华商盛世成长还是8月6日上市的国腾电子第六大流通股股东。
数据显示,截至10月26日,由孙建波主要管理的华商盛世成长基金以31.03%的收益率获得今年以来偏股型基金第一名。
10月26日下午,孙建波告诉记者,现在创业板公司中有很多基金身影,但也要看到基金持有创业板市值在整个基金资产的占比还是比较小,“在我看来,我所管理的基金涉足创业板现在主要还是一种试探。”
孙建波认为,买入创业板股票和买入主板股票出发点是一致的,一定要“物有所值”,此价值是对创业板公司的盈利上升空间、商业模式、竞争壁垒、管理团队等方面的综合评估。
创业板流动性
和估值都有压力
10月30日,创业板迎来一周岁生日,同时首批28家公司原始股东也将迎来限售股解禁后的收获期。不过,经过一年的运行,创业板公司股价缩水严重,首批28家公司仅近三成最新股价较首日收盘价出现上涨。
根据华泰联合证券分析师刘湘宁的测算,在11月1日一年限售期满时,集中解禁的规模为327亿(按10月22日价格),超过这28家公司的总流通市值317亿。刘湘宁预计11月1日当天创业板最低的减持比例可能为63.7%,原始股东减持的市值将达到127亿,占当前流通市值的10%。
孙建波向记者指出,在研究比较透的情况下,才会增持创业板股票,甚至不排除买入到上限,但他不会买入很多只创业板股票,“这对公募基金而言是不合适的,因为创业板股票的流动性和估值都有压力。”
刘湘宁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看(10月22日的股价),创业板66倍的市盈率显著高于中小板的46倍和沪深300的17倍。在他看来,7月份以来(截至10月15日)上证指数涨幅达到24%的情况下,创业板指数涨幅只有10%,解禁压力抑制了创业板的反弹,创业板的走势已经反映了部分预期。
刘湘宁认为,创业板的高估值并不是问题,因为只要有市场情绪,高估值就能有支撑,关键在于支撑市场情绪的高成长能否实现。
“以大盘股和小盘股的差异来说,以创业板为首的小盘股高估值让各方唏嘘不已。”申万巴黎盛利精选和新经济基金经理徐爽向记者解释说,事实上,估值只是对过去情况的验证,股价则是由未来决定的。“现在的高估值未来可能是低估值,现在的低估值未来也可能是高估值,关键是估值应该和企业以及行业的成长速度相匹配。”
新鲜血液正
在改变市场版图
创业板在10月下旬的走势发生了一些变化。10月18日-22日这一交易周中,大盘股震荡整理,资金回流中小板和创业板。中小板指数上涨4.73%,创业板指数上涨7.23%,同期沪深300指数仅上涨1.53%。19日创业板指数更是大涨6.82%,刷新其最大单日涨幅纪录。
平安证券策略研究员蔡大贵就此指出,由于未来经济结构调整将持续数年,国家政策将长期鼓励与扶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高成长预期将长期存在,因此,市场资金对新兴产业的关注将长期保持。“虽然创业板估值整体偏高,但交易性机会将长期存在。”
鹏华基金研究部总经理冀洪涛向记者表示,“十二五”规划特别讲了节能环保方向,这类上市公司在主板中较少,但在中小板、创业板则是代表性龙头,这样的公司估值是比较贵,但经过上市公司自身努力,它们的规模在明年、后年可能异常放大,“那目前的静态估值就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估值,它反而就不贵了。”
“上市公司的新增血液正在改变市场版图。再过3年,投资者可能会发现服务业比重很大,而原来传统行业的比重下降了。”冀洪涛向记者强调,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变化,基金在研究布局上,需在坚持传统领域投入兵力的同时,关注新增血液。
“另外,市场需关注创业板等小盘股的解禁,并做好积极的准备。如果出现很大跌幅,可考虑适时投入。很多公司是细分行业龙头,但目前估值太贵。估值消化后,可能会有好机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