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际板现身A股市场尚待时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3日 01:32  上海商报

  在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之前,境外企业A股上市无现实性

  “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形式在中国证券交易所上市。”在中英经济财金对话达成上述共识之后,一时间,“境外企业将启动A股上市”见诸各大媒体。昨日,商报记者从上交所权威人士处获悉,监管层一直都在进行对境外企业国内上市的研究,但涉及到实际的操作等尚未有时间表。

  商报记者 张淑贤

  再提境外企业A股上市

  在回答媒体有关境外企业A股上市的问题时,证监会副主席姚刚指出,允许境外企业到境内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这不是第一次提出,此次包括了英国企业,“境外企业到我国内地上市,需要符合一定的法律条件和程序,如发行A股,需要符合我国的证券法、公司法等。”

  央行副行长胡晓炼也指出,境外企业境内上市分为资本的交易阶段和汇兑的环境,“如果证监会经过研究,并且和各个相关部分达成共识,则可以在交易环节开放,随后再考虑汇兑环节的相应开放,以配合资本项目的进一步开放。”

  商报记者了解到,沉寂许久的“境外企业境内上市”的话题近期频繁被提及。“积极支持上海证交所国际板建设,适时启动符合条件的海外企业在上交所上市,推进红筹企业在上海证券市场发行A股。”在周一下午召开的贯彻国务院文件精神,加快推进上海“两个中心”的会议上,一系列关于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重大及创新性构想被正式提出。

  此前国务院文件中也已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境外公司和市场主体在上海发行人民币债券和股票。商报记者了解到,早在去年乃至之前,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将研究推动红筹股公司及其他境外公司在A股市场上市。央行也曾发布报告称,进一步推动境外企业在境内上市及发行人民币债券,鼓励国内外金融机构合作开展中国存托凭证业务。

  作为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实质性成果,2008年6月,中方同意,将按照审慎监管原则,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的形式在中国内地的交易所上市。

  尚未提上议事日程

  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日前也透露,很多在中国经营业务设有分支机构的国外大型企业、上市公司都表达了愿意到上海上市的愿望,但究竟第一批上市名额花落谁家还很难说。据悉,此前汇丰控股恒生银行等对登陆上海“国际板”均表示出浓厚兴趣,不过最终何时成行仍是未知数。

  “关于境外企业发行人民币股票的研究早就开始了,不过仅是个大方向。”上交所权威人士告诉商报记者,“实际的运作方面,证监会目前仍未提上议事日程。”

  业内人士普遍表示,境外企业发行股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牵涉到证监会、外管局、发改委等多个职能部门,并与人民币自由兑换密切相关,估计仍需要较长的准备时间。

  “我国与英国签订的只是一个备忘录,这与之前国务院支持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相关联,至于进入实际运作阶段肯定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行人士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境外企业内地上市最快也要等到2011年之后。”

  知名财经评论人士陈晓阳也对商报记者表示,“创业板还未正式实施,而且暂停8个月的IPO重启时间也未定,在这样的背景下,境外企业境内上市至少也要延续到明年乃至以后。”据悉,由于A股市场低迷,IPO自去年9月起暂停,此前市场普遍预计,重启A股IPO的前期条件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先行。

  更重要的是,当前人民币资本项下仍不能自由兑换,如果允许境外公司境内上市,人民币资本项下应该可以自由兑换,“即相当于彻底放开了金融与资本市场的大门,监管部门是否有足够的监管、风险控制能力?”分析人士指出,“另外,我国之所以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损失较少,资本项目不可完全兑换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红筹回归A股或提速

  据上交所研究中心主任胡汝银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讲,红筹回归A股也可称得上是境外企业发行人民币股票,“估计红筹回归会先行实施。”

  去年5月份,就有消息称,包括中移动、中海油香港中旅等在内的多家红筹公司已向国务院递交发行A股上市的初步文件,正在等待国务院审批,且上交所力争在2008年内出台红筹发行A股的试行办法。时隔一年,或由于市场跌幅过大,上述传闻均未被证实。

  “在IPO重启和创业板推出之后,监管层才有望具体考虑运作,而境外企业境内上市肯定要排在红筹回归A股之后。”知名财经评论人陈晓阳如此表示。

  业内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监管部门目前首先考虑的应该是红筹股的回归,在红筹股试点成功、主要红筹公司发行A股以后,再允许国外公司在A股市场上市,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到市场的接受程度。而且红筹公司虽然注册地在境外,但其主要业务均在国内,更易于让国内投资者了解和接受。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