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侯捷宁
专访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市场主席李晶
“由于近期A股市场中新股发行活动大幅下降,这对监管机构来说是一个开始改革新股发行进程,从而提高资本市场稳定性和市场机能的好机会。”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市场主席李晶(Jing Ulrich) 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认为,目前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最佳时机。她同时表示,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应首先在分配、完善询价机制及扩大流通股比例方面进行改革完善。
李晶指出,目前的新股发行制度主要存在两方面弊端:一是在现行新股发行制度下,券商和机构投资者不成比例地分配到大量流通股,剩余很少股票供散户投资者交易。希望进行新股投资的中小投资者不得不以高溢价从市场购买。机构投资者可借其资金优势占有大量新股筹码,又可利用这种优势对新股定价。二是有限的流通股为股票供应带来压力。如果大股东们在股票禁止交易期结束后同时决定出售,有时股价面临大幅下降的压力。
因此,李晶认为,有效的资本市场体系是促进上市公司长期发展的生命源泉和坚实基础。虽然不存在完美运行的资本市场,但它应当是各国力争不断完善的目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A股市场上新股发行量骤减。进入2009年后, 经济复苏信号变得明显,股市也开始恢复性上涨。经历了近5个月的新股暂停发行后,如果在此市场空白期推出新股制度改革,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强股市的融资能力,并避免制度改革带来的成本增加。
“我们主要建议在分配、完善询价机制及扩大流通股比例方面进行改革完善。”李晶表示,目前,机构投资者包括参与询价的投资者,可通过网上与网下配售认购IPO股票;而普通投资者只能认购网上配售股票。这使得很大一部分股票落入机构投资者手中。改革可集中在增加网上配售股数,或当IPO被超额认购时给予散户分配优先权。
同时,她还建议扩大上市公司首发流通股比例。“这样上市公司的发行定价会趋于合理。一个更广大的公众持股基础将使市场供需得到更好匹配,更能保证上市时股价稳定”。
此外,李晶认为新股发行还应向中小投资者倾斜,从中国的现实情况看,目前政策的重点是提高私人消费,这要求不断增长的个人收入来支持。从长远来看,新股发行改革可以通过创造一个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之间更加平等的舞台,增加个人投资者的信心,使他们更愿意将其更大部分资产投入股市,提高个人财务收入。
“尽管从短期看,金融危机和市场的保守性可能限制改革的可见收益,但新股发行改革和其他持续的资本市场改革将有助于增加资本市场透明度,提高上市公司管理效率,这将为提升和重建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李晶最后表示。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