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股发行平均化不妨一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9日 03:06  证券日报

  □ 白宝玉

  现在,只要随便找某个股民问:如果新股发行开闸,股市将如何?答案必定是“恐慌+股指下跌”。

  中国股民之所以对“新股”心有余悸,主要是因为新股基本上与他的利益“无关”,小股民很难中签。最让他担心的是二级市场会有天量资金撤出参与打新股,造成股市存量资金的抽血和重新配置。

  想想国内股市,打新资金动不动就上万亿元,为全世界的资本市场所艳羡。一旦中签,就是成倍的收益。如此巨大的财富效应,使得天量“打新”资金像个幽灵一样在到处 “游荡”。

  万亿资金打新股是件好事吗?为什么我们不改变新股发行的方式呢?

  让新股发行更加公平些,让新股发行更贴近小股民的利益。

  当前比较流行政府向居民派红包——发钱或购物券。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我们何不在股市新股发行领域进行小小的制度创新?在新股发行中让“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笔者认为,方式还是有的,比如说新股发行平均化:只要发行新股,每个申购的自然人户头保证可以获得一定份额的新股,如1000股,100股,10股,甚至1股都可以。中行在香港发行时实行“一人一手”的政策。这一手可以是100股,也可以是1000股,具体多少股是视情况而定,这就是一种新股发行平均化的体现。

  现实的另一面是国内企业当前资金链普遍较紧。降薪、裁员、返工潮是另一种真实的写照。由于对今后一、二年宏观经济的悲观看法,银行放贷的积极性也不高。如果国内资本市场与银行同时关闭“融资”大门,那些有前途的、要进行产业或者产品升级换代的、扩大投资的企业将从何处融资呢?反而促使企业“紧缩”:降薪、下岗、裁员。如此,反而造成恶性循环,必须打破这个怪圈。

  新股发行的平均化既可满足企业融资的需求,又可抑制大资金对股价的操纵行为。一般而言,平均化下来,每个股民申购所用资金不会太大,也就数千元而已,相信全体股民必定会认可此种办法,并踊跃申购。如此,则既解决了企业资金需求问题,也保障了全体股民的利益。当然,它是保障每个股民申购新股的“制度”,它并不是保证每个股民“赚钱”的制度。申购新股也是有风险的,因为新股发行也可能会破发,但风险相对较小。不过,这在当前的中国A股市场上可以忽略,它并不是股民所担心的,大家所担心的是“发行不公”。

  不能是谁钱多谁就能中签,谁钱多谁就是老大。如果任由资金量的大小决定新股申购的结果,则会富者愈富,穷者愈穷,而且会加速这种贫富分化的趋势。

  旧的“新股发行”凭资金中签的办法该向小股民倾斜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