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孙中元
“三国志的开篇,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下称“中航集团”)党组副书记兼副总经理谭瑞松在新闻发布会上用了这样一句话。
尘埃落定后,人们对新中航的未来变化更加关注。除了形式上的合并,业内人士更关心的就是集团旗下资产的整合,特别是汽车资产的整合。距11月6日新中航集团的成立过去仅10余天,新集团下的一系列改变已在悄然发生,实现五年战略目标的第一步已经迈出。
整合还没方案
新组建的中航集团下辖子公司近200家,拥有总资产2900多亿元,员工近40万人,计划到2017年经济规模达到1万亿元。“今后每年的业绩将至少以22.3%的速度增长,才能完成这个计划。”谭瑞松表示。
随着新中航工业集团正式成立,众说纷纭的中航系汽车资产去留变得清晰。
11月8日,中航工业副总经理谭瑞松明确表示,旗下汽车相关资产将适时整合成汽车工业公司,并寻找国际国内的合作机会。他表示:“发展汽车业务,中航既有以长征精神自主奋斗的准备,也会适度支持寻求国际国内合作。只要有合作意愿,中航是持开放的态度。”上述表态意味着中航旗下最主要的汽车资产哈飞、昌河将铁定合并。
记者得到的最新消息是,已确定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新中航)主业的汽车资产今后将同航空产业共进,并通过搭建“汽车工业总公司”的平台来负责管理。在此背景下,昌河和哈飞两家整车厂为迎接新中航的整合都制定了一个“3年复兴计划”。
根据这种思路,原先隶属于二航的昌河、哈飞和东安动力,以及隶属于一航的安徽开乐等一批汽车厂都将进入这个整合平台。记者从新中航内部获悉,原中航科工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兼昌河汽车掌门人的李耀目前已经被任命为资产事业管理部的负责人。昌河及中航集团内部人士认为,在他任资产事业管理部的负责人之后,对旗下汽车业务肯定会是利好。“我个人认为汽车肯定是个能有作为的产业。”李耀丝毫不掩盖他对汽车的感情。
目前,新中航的汽车业务包括一航集团旗下的西沃客车、金城摩托车、成飞汽车模具;原二航集团的哈飞汽车、昌河汽车、陕西汉江汽车、东安动力等。其中只有东安动力的盈利情况较好,而主攻微型汽车市场的昌河汽车和哈飞汽车,在日趋激烈的车市竞争中已经严重亏损。
在工信部欲效仿发改委行使行业管理职能,推动整合的背景下,新中航现阶段对汽车业务的安排受到外界强烈关注,也被赋予了更深的意义。
哈飞汽车和东安动力整合先行
其实早在2004年东安动力增发之际,中国二航就曾着手整合哈飞汽车和东安动力,据东安动力证券办工作人员介绍,当时定向增发方案及合并材料都已经获得股东大会通过,并呈交证监会,但因正值股权分置改革,证监会暂时暂停了增发方案,等到一年后再次恢复政策时,东安动力的申请已经过了有效期。此后东安动力也曾想再次整合哈飞,但考虑到近年哈飞汽车效益不太好,最终作罢。
行政上的整合受阻并未影响两家私下的结合,哈飞汽车和东安动力的生产车间都在哈尔滨市平房区保国街一个大院里,虽然名义上还是两家,但领导层早就不分彼此了,目前哈飞汽车的总经理连钢就是原东安动力的CEO,各车间领导也多由东安动力的人员担任。
哈飞汽车的一位职工介绍,最近因中航集团成立,同时也赶上汽车行业业绩下滑,哈飞汽车变动很大,“比较乱”,很多科室被合并了,车间工艺被收了上去,车间生产减少,有些员工一周只上两天班。另外最近还把行政职员上收,合并起来重新考核分科,考核不合格的就转成工人,下一步就是被裁员了。
而中信建投汽车分析师认为哈飞和东安两家汽车公司原来多次试图合并,但终没成功,这说明其中存在很多困难,而且目前看来两家即使合并,在微型车领域也不会有太大优势。所以东安和哈飞的合并只能说比跟集团外部公司合并的可能性更大一点,但仍存在不确定性,很重要的就是高层的利益之争。
但是无论前面还有多大困难,新中航集团的成立至少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大推力,至于人们何时能够看到希望的景象,就要看中航集团的决心和力度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Topview专家版 | |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点击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