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海集运震荡期回A 挂牌后上涨空间是否收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8日 20:40 华夏时报

  马超彦 政经新闻来源:华夏时报

  12月12日,又一只航运蓝筹中海集运计划驶回A股的怀抱。

  董事长李绍德希望借此次回归的契机搭建起一个新的资本运作平台。12月7日,中海集运IPO共冻结资金约2.6万亿人民币,获得约170倍的超额认购。

  中海集运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集装箱运输公司,记者从世界20大班轮公司运力排名表中得知,截至2007年10月,中海集运位列第六,紧跟其后的是中远集运。

  但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投资者对中海集运未来发展并没有十足的信心。

  上涨空间是否收窄

  目前的A股正经历着一次剧烈震荡,从6124点的高位,一度下跌,在5000点附近几度挣扎。而CPI的高企不下,使得专家人士对后市继续加息有着强烈的预期。

  在此情况下,打新股被认为是不错的选择。投资者也对其国内集装箱班轮运输的行业龙头地位偏爱有加。其中保险资金、证券投资基金、

企业年金等成为了网下配售的最大赢家。

  记者注意到,中海集运此次回归A股的发行价格区间高于了投资者的预期。12月4日,中海集运发布公告称,发行定价为每股6-6.62元,相当于21.7-23.94倍动态市盈率,按照这个价格区间计算,最高融资额为154.7亿元。

  而平安证券预测为5.5-6.1元,国元证券为5.25-6.3元。这是否意味着公司挂牌后上涨的空间收窄?

  12月6日,中海集运港股报收于6.6港元,下跌1.049%。按照目前航运股A股比H股约有50%的溢价计算,中海集运A股股价约在10元左右。

  “中海集运开盘涨幅在50%-80%之间,首日开盘价格在9.93元-11.92元之间。”国金证券周战海综合各方面因素后预计。

  持有这种担心缘于中海集运坎坷的香港上市路。

  2004年,中海集运在港交所挂牌上市。遗憾的是“富豪派对”李嘉诚、李兆基等大买新股的中海集运却经历了一场惨烈的IPO。

  中海集团内部的一位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回忆,公司原计划以8-11倍的市盈率,5.2-7.16港元/股的价格,募集约156亿港元。但是因市道不好,无奈之下两度调低招股市盈率,至最低6.5倍-8.5倍,3.125-4.175港元/股,发行24.2亿新股,集资规模一下子缩减至76.8亿-101亿港元。此举实为国有大型企业上市罕见之现象。

  以较低价格发行,将更高的价差空间出让,也许是中海集运招揽买单的上善策略。可惜屋漏偏逢连阴雨,市场使得中海集运的愿望落空。记者查阅历史纪录,中海集运香港上市首日表现并不良好。

  有市场人士分析,中海集运之所以如此低价在香港上市,原因之一便是“大环境不好”,遭遇了多事之秋。记者了解到,就在中海集运登陆港交所的前后几个月,为求高速增长的经济“软着陆”,内地接二连三出台了多项宏观调控政策,上证综指跌掉274点,跌幅超过15%,满眼皆绿。

  或被中远赶超

  强大的船队规模、良好的船龄结构、出色的成本控制是中海集运最大的竞争优势。

  截至今年7月1日,公司共有船舶152艘。东北证券金融与产业研究所许祥告诉记者,中海集运的船队结构具有年轻化的特点,船队平均船龄为7.6年,远远小于全球集装箱运输行业11.5年的平均船龄。

  在优势背后隐藏着挑战。海通证券港口、航运分析师钮宇鸣告诉记者,“未来全球经济增长出现拐点的时间可能临近,公司的经营环境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从记者获得的信息可知,中海集运99%的主营收入来自班轮业务,班轮业务70%又来自欧美航线。

  对于此次募集的资金,李绍德表示,有48亿元资金用以建造8艘集装箱船,投入欧洲航线。但是根据钮宇鸣和他的团队的判断,种种迹象表明“全球的运力可能会进一步过剩”。

  所以,相对于外贸航线的激烈竞争,内贸航线被普遍认为是未来中海集运投资的亮点。2007年上半年,公司在内贸航线箱量占34%的市场份额,收入同比增长了96%。原因就是国家规定只有悬挂五星红旗的船舶才可经营,而中海集运50%的船舶都悬挂着五星红旗。

  后来者往往居上。钮宇鸣分析认为,“中远集运的未来航运增速将能与之抗衡”,总体来看,两公司未来三年的发展速度相差不大,2010年,中海集运加权运力的增长率为0,中远集运的运力将超过中海集运。这也就意味着中海集运“悬挂五星红旗”的优势岌岌可危。

  中海集运在招股说明书中明确表示,此次A股发行募集资金将有20亿投入收购集团码头资产。但是,优质码头的资产注入目前还存在着不确定性。公司董秘叶宇芒明确表示,尚无法透露哪些码头将随之装入上市公司当中。

  钮宇鸣指出,“公司可能将收购中国海运所拥有的所有与集装箱业务相关的资产,其中包括中国海运所拥有的码头企业股权和集装箱租赁、制造企业股权”。但是他同时表明,公司的码头资产2008年的盈利能力在5亿元左右,增厚业绩非常有限,而中国海运的集装箱租赁、制造业务在市场上的优势并不明显,主要为集团内部服务,盈利能力也不强。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