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广州地标百货的前世今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2日 02:30 第一财经日报

  

  广百股份前身为1991年2月8日开业的广州百货大厦。与只对外宾开放的国有百货企业广州友谊不同,面对本土消费者的广州百货大楼几乎就是广州商业的同义词。

  在广东人眼中,广百卖的东西绝对正品,而且价格不菲。一些姑娘看上了某件裙子,买不起,可以每天都去看一下、试一下,然后等着降价。从1991年至1995年之间,广百享受着不可动摇的地标百货的身价。

  1996年2月9日,统治广州商业近半个世纪的传统百货在这一天走到了它繁荣的巅峰和衰败的起点。这一天,广州商业史上发生了一幕百年不遇的奇观——天贸南大、仟村百货、华夏康隆、国丰四家营业面积上万平方米的大百货在同一天剪彩开业。其中,由郑州非国有企业亚细亚商厦成立的仟村百货,携着“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的气势把让利3000万元的价格促销烧到了“让利幅度不超过5%”的广州大商场。

  同一年,有着上万平方米吞吐量的正大万客隆、吉之岛等外资连锁超市试点进入广州。新奇的经营模式和丰富的商品供应刺激了整个广州市的消费者,有些居民甚至囤积了一年用量的卫生纸。随后,广州最早的一批民营连锁零售企业破土而生。

  风光无二的广州传统大百货在新旧业态夹击中腹背受敌。不止如此,广州城市向东扩张,广州传统商业核心区从北京路向更加核心的天河CBD转移。2001年,以大卖场为主营业态的万佳百货,首次超越广州百货大楼,取代后者长期占据的广东

零售业销售排名第一的宝座。

  仟村百货生存了15个月后败走羊城,国丰百货早于开业三个月后匆匆关门,华夏康隆则于2003年停止营业。而北京王府井进入广州的前三年一直在生存边缘挣扎,广州大百货随之进入落日辉煌。

  出于历史原因,广东零售业从一开始就表现为两极分化,超市新型业态以民营资本、外资为主,而国有资本则占据百货业舞台。在为数众多的国有百货企业中,只有广州友谊一家打通

资本市场,成为唯一一个商业类上市公司。尽管此时奉行单一百货店路线的广州百货商家依然占据商业舞台的中心,但已今非昔比。

  广百股份1996年尝试连锁经营进行突破,当年开出湛江分店,之后以特许方式在广州、从化连续扩展。

  由广州百货集团有限公司等六家发起人共同组建的广百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4月成立。该公司注册股本12000万元,广百集团占80%股份。广百大厦转制的这一年5月,广百股份正式提出上市计划,并进入上市辅导期。

  和当年不同,这一期间以百盛、王府井、天贸南大为代表的时尚百货在广东大行其道。讲究品质和口碑的传统消费习惯被追逐款式新潮的口味所替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广百重新进行了定位,以年轻的橙色CI的GRANDBUY形象抹掉了此前近10年的传统百货影子。2002年之后,广百进一步扩大连锁规模,先后开出了广百江南店、棠溪店、花都店、新港店、新市店、肇庆店等经营网点;而在国美、苏宁向全国传统家电渠道开火之际,广百再次将家电业态单独成立广百电器,开始实行分业态发展。

  2002年,广百百货北京路总店8万平方米的广百广场开业,广百股份开始探索新的运营模式。2006年,广百股份调整策略,在解决了一系列棘手问题之后,开始向大型百货和购物中心业态调整。田爱丽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