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3万亿资金申购 中石油创纪录回归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6日 23:04 《财经》杂志网络版

  随着中石油的回归,全球市值第一的上市公司或将诞生,也为股指期货的推出提供了稳定市场的先决条件

  【网络版专稿/《财经》杂志记者 乔晓会】10月2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码:0857,上交所代码:601857,下称中石油)A股发行启动申购程序,再次创下了集资额度(668亿元)和冻结资金(3.27万亿元)的纪录。11月5日,中石油将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

  据了解,中石油的最终发行价将于10月30日公布,但市场预计以发行区间上限定价将毫无悬念。此前,承销团已经确定的发行价区间为每股15—16.7元。

  中石油本次计划发行40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18%。2000年4月,中国石油在香港联交所及纽约证交所上市,发行210.989亿股H股,占此次发行后总股本的11.53%。而中国石油集团仍将持有该公司86.29%的股份。

  香港市场中石油10月25日收于每股19.08港元,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中石油H股在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上涨了超过100%。

  震动A股

  据《财经》了解,中石油在询价推介过程中,投资者认购踊跃,按照投资者的市场询价,中石油的定价应该高于最终确定的定价区间,但由于受管理层压低新股价格意图的影响,向下调整了定价区间。

  压低发行价将使上市首日大涨的局面再次出现,之前中国神华首日上市便上涨近90%,此后又相继连续几天涨停。有分析预计中石油上市后每股将突破50元,远较发行价每股16.7元高,这种巨大收益效应带来的结果是,中石油网上网下资金的申购量更加蜂拥而至。到10月26日申购截止,一共冻结资金超过3万亿元,再次刷新新股发行冻结资金的历史新高。

  在此前一天,上证综指下跌4.8%,创下了5月30日下跌以来的单日最大跌幅,几乎市场所有的分析师均认为,大量资金撤出申购中石油是该次下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同时,受巨量资金申购中石油的影响,货币市场的资金面也在申购前趋紧。到10月24日,银行间市场7天回购定盘利率飙升至8%。

  这样一只庞然大物,对于A股市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市场预计中石油的总市值在上市后将在5万亿元人民币以上,而截至10月25日,沪市总市值为21万亿元,因此中石油预计将占沪市总市值的20%左右。

  招商证券裘孝峰认为,由于中石油可流通盘较小,因此上证综指对中石油的价格就会较为敏感。而在上证综指原来的权重中,银行股和地产股相对较大,因此指数容易受这两个行业的波动影响。而由于地产股周期性较强,因此有中石油的回归,将形成银行、地产、石化三足鼎立的局面,更有利于大盘的稳定。

  随着中石油的回归,除部分大盘红筹外,绩优大盘股几乎全部回归A股,这为股指期货的推出提供了稳定大盘的先决条件。

  西南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周到即撰文指出,上证指数是内地股价指数中影响最大的指数。沪深300以股票自由流通比例对应的加权比例,计算调整市值,因而不像以总股本计算的上证指数那样有权重效应。事实上,沪深300的走势往往为上证指数所左右。因此,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一旦推出,上证指数的杠杆效应可能还会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其中,中国石油的作用更不可低估。

  重识中石油

  从目前各家投行分析师的估值看,中石油上市后达到每股25元以上乃至突破30元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其总市值将会在45000亿元人民币以上,超过埃克森美孚公司的5300亿美元的市值成为全球第一大公司。

  国盛证券分析师朱志勇表示,这体现了投资需求产生的泡沫现象,目前世界前三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和英国石油公司)的市盈率均在15以下,而中石油则在20倍以上。“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国泰君安香港分析师蒋有衡表示,中石油市值的上升,一方面体现了中国经济的上涨,同时A股市场的估值本身也高于国际市场。此外,由于结构性原因,中石油在A股的流通量仅有2%以上,而国际石油公司的流通量则在70%以上,这种结构性问题也使中石油的市值产生了虚高。

  从公司业务层面看,中石油与国际巨头埃克森美孚、英国石油公司和壳牌三家公司仍有差距。2006年中石油的营业额为6889亿元人民币,列全球同类第八,净利润排在第四位,1427亿元人民币。

  在生产效率上中石油的差距更大,中石油财务总监周明春坦诚,目前中石油的采收率是34%,处于中等程度,而国际先进水平的采收率在60%以上。

  平安证券石化行业分析员付云峰预测,中石油2007年的每股收益为0.79 元,同时其市盈率水平也在50倍—55倍,对应上市定价39.50元—43.45元。由其撰写的报告估计,中石油首日上市涨幅在100%—150%之间。

  朱志勇认为,参考中国石化对应于2006年市盈率为40倍,考虑到中石油的估值高于中国石化,在此基础上溢价15%,中国石油上市定位最高将达到每股35.36元。

  招商证券裘孝峰预测,中石油在2007年、2008年和2009 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85元、0.92元 和 0.92 元,并给予中国石油 2008年30倍-35倍的估值,合理估值区间为 28-32元。

  中石油在原油和天然气储量及开采量上,在国内三大石油公司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到2006年底,中石油的原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占三大石油公司合计的70.8%和85.5%,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为三大石油公司的66.4%和78.5%。

  裘孝峰预计,天然气业务将会成为中石油未来业务的亮点,未来几年天然气产量将会以每年20%的复合增长,且每年天然气价格有8%的上调,因此天然气业务会抵消油价可能下滑带来的影响。

  在裘孝峰看来,中石油其实并不是一家原油生产公司,而是一体化的石油企业。因此其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积极影响有限。中石油主要业务为勘探与生产、炼油与销售、化工与销售、天然气与管道四个方面。中石油资本运营部副总王征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中石油有83%的原油加工为自供,其余为从外部购买。

  招商证券对其分析,中石油的原油外销和购入量基本可以抵消,因此其自产原油与原油加工量基本相当。与中国石化不同的是,中国石化有75%的原油需要外购,受

国际油价波动影响相对较大。而真正影响中石油的价格为
成品油
和石化类产品的价格。

  由于国内汽油、

柴油和航油受国家管制,且这部分收入占中石油总收入的63%,因此受国际原油上涨影响,中石油只有36%左右的收入受到积极影响。

  自2006年3月,中国开始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销售国产原油实行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征,起征点为40美元/桶,征收率从20%-40%不等。因此,征收的石油特别收益金将部分抵消了油价上涨的正面影响。

  瑞银证券执行董事朱俊伟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亦坦陈,原油价格上涨反倒使价格不变的成品油成本增加,在油价处于高位,且国内成品油价格未进行调整的情况下,油价上涨对公司生产经营和业绩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