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万亿资金囤积新股 流动性波动放大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2日 10:27 经济观察报
黄利明 程志云 2.26万亿元,集体瞄准了中国建设银行A股发行。 9月17日,建行A股发行这一天量冻结资金再次刷新北京银行IPO的1.89万亿元历史记录。这已是今年以来新股申购冻结资金第五次被刷新,而在年初这一纪录还保持在1.16万亿元。 新股发行中不断推高的收益,成为资金不断涌入的动力。 但,陡然增加的“打新”资金,究竟来自于何处?监管层是否借此找到了收紧流动性的突破口?种种疑问成为追踪万亿资金囤积新股的缘由。 资金涌入 “资金面仍极度紧张,大多机构仍忙于借钱,急需资金机构仍被迫抛售短期债券。”9月17日,华东一商业银行资深交易员向记者指出。 罪魁祸首就是新股发行。 建行网上网下2.26万亿元的申购资金冻结量成为有力的佐证之一。 现在看来,由于监管层加速A股扩容,神华能源、中石油将陆续上市,依然会有大量资金囤积于新股申购。 但如此高的申购资金并不仅仅来自于现券市场。 “常规申购新股的保险、基金、财务公司、QFII等机构资金也在不断增加。”一位证券公司高层向记者指出,由于近段时间市场处于高度敏感阶段,存在一定调整压力,所以一些机构在主动调仓甚至减仓,这也导致该部分资金为了增加收益转而进入一级市场进行新股申购。 上述人士指出,私募现在有不少是空仓或者仓位非常低,因此将从二级市场撤出的资金用于申购新股;财务公司更是将资金囤积于此。而越来越多的证券公司自营和基金也在积极参与新股申购。 据记者统计,在北京银行的网下申购名单中,包括国泰君安、东方、广发、招商等36家券商自营参与了申购,建设银行更是有约40家券商参与了申购,资金量基本超过10亿元,甚至有几十亿元。而在此前,券商自营参与新股的热度并没有如此之高,资金规模也没有如此大。 这些资金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新股资金冻结量不断刷新纪录。 “更值得关注的是,虽然进入一级市场炒新股的资金不断创新高,但在解冻之后,市场交易量依然没有太大上升。所以这些资金绝大部分就是囤积于一级市场,并不参与二级市场。” 中信证券安外大街营业部副总经理韩钢向记者指出,最近A股开户数并没有降温,同时一些大额资金更是进入一级市场进行申购。“有些散户根本不显山露水,可进入的资金一笔就几千万、上亿元,而且只申购新股。企业资金更是进入频繁,因为担心风险,目标也多是新股申购。” “现在外围资金进入新股市场的特别多,除了常规的打新机构和理财产品之外还有诸如各种企业资金,房地产资金,财务公司,包括大量专业散户”,一位银行人士告诉本报。 8月份金融数据显示,居民户存款年内第四次出现负增长情况,8月份当月居民户存款减少了418亿元,同比多减1616亿元。居民户存款负增长的情况说明股市分流资金作用再次显现。 据悉,一些打新资金甚至在新股申购与货币基金中来回游走,没新股申购的时候就购入货币基金,有新股申购立即撤出资金。这也令货币基金陷入尴尬境地,资产配置大受影响,因此还出下策在无新股阶段做低收益以防止炒新资金进入。 疯狂新股收益 事实上,新股发行越来越高的涨幅成了吸引天量资金的巨大动力。 统计显示,今年8月份,新股开盘溢价率342%。随着新股首日涨幅的攀升,新股申购资金的年化收益率水平也将随之提高。8月3日上市的两只中小板新股--宏达经编、中核钛白更是大涨538.1%、500.9%,成为1999年以来国内新股上市首日涨幅第二和第三名。 近期,新股上市首日涨幅惊人,一、二级市场价差扩大之势愈演愈烈,开盘溢价率从年初的95%上涨到6月的178%,在7月小幅回落之后8月陡然升至342%。 同时,虽然中签率明显低于去年并呈下降趋势;但2007年至今新股发行190%的平均溢价率明显远高于2006年的86%。 世纪证券测算指出,2007年至今计算得到的申购新股的年化收益率约为30.59%-32.04%,2007年申购新股的年化收益率预测为24%。 “对于这种几乎无风险的投资,其回报率已是相当惊人。”中信证券的韩钢指出。 据统计,2007年至今,在主板和中小板上市的企业开盘溢价率分别100%和209%。按上市当日收盘价计算的平均溢价率则分别是,主板111%,中小板218%。 世纪证券的报告指出,预计2007第四季度发行的新股中,大盘国企股、A+H股等发行数量将继续增加,H股回归的步伐也有望加快,因此主板IPO所占比重将有所提高。 而在国泰君安一位人士看来,新股上市之后的高涨是另一些资金推动的结果。前一段时间以来,新股上市之后,价格普遍高涨。例如,中核太白、西部矿业、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上市后股价都充满了戏剧性。 他告诉记者,原本,很多机构并不愿意给那些专门申购申购新股的资金抬轿子。但随着牛市赚钱效应的显现,股票价值不断估高,很多企业上市后很快就得到比行业平均更高的估值水平。而且新股的估值往往会和整个行业带来联动效应,从而带来新股和老股的普遍获益。新股通过制造一些新的概念把股价炒作上去,往往会带来整个板块的重新评估。而整个板块估值水平的抬高又反过来支持新股的股价。因此,牛市里做新股往往就是一种习惯。 不过,现在市场高位震荡,机构看法分歧加剧令炒新资金越来越谨慎。 一位中信信托的人士告诉记者,最近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现在的市场估值高得离谱,很多行业诸如银行、房地产、资源类的股票经过多轮炒作都已经估值不低。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对二级市场的预期已经大大减少。如果贸然把单个股票价格做起来而没有获得整个板块的认可,那么做新股的机构就会面临估值危险。 一个例子是中核太白在上市两日内股价高企到35.77元之后,一路下滑到23元附近。北京银行此次上市首日涨幅达80%,但是伴随着其价格的不断攀升,并没有带动整个城市商业银行甚至银行板块的回暖。 流动性短暂收紧 “中国人民银行终于找到减少中国银行系统中过多流动性的一个方法了,那就是中国的股市。”这是新华财经旗下的研究机构Stone&McCarthy上周所发出的评论。 9月10日,财政部发出通知,2000亿元特别国债将通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向社会公开发行。9月15日,央行年底第五次宣布加息,加息幅度维持仍是27个基点。9月25日起,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将上调0.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中国人民银行第7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监管层不断的调控措施都源自于收紧流动性。 但持续的宏观调控措施被认为并没有起到足够的收紧流动性作用。由此,通过股市来收紧流动性的动作也频频出击。 “一个明显的信号是,证监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17天之内安排3支大盘股上市,建行、神华能源、中石油,累计募集资金将超过1500亿元。通过扩容来收紧股市的流动性,并抑制上涨过快的A股市场。”一位投行人士向记者指出。 上周,交易员们指出,由于有建设银行、中油海服、神华能源、中石油等IPO,银行体系资金面紧张局面有增无减。一些缺钱的机构抛债换钱的局面仍在加重,市场预计“十一”长假前后资金面紧张局面恐难以改观。 9月18日,短期资金价格水平再度创下今年新高,7天回购最高涨至7.5%;在资金市场依然紧张的状况下,成交3620亿元,创下今年次新高。两个交易日内,资金市场为本周新股发行合计融通了8000亿元资金。 事实上,自9月14日,机构就已经为建行等三只新股的发行提前筹备资金,造成当日回购市场成交量放量至4444亿元,创历史最大成交量。 一些银行间市场交易员表示,目前资金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基金和保险等跨市场机构,由于融入的资金主要用于打新股,而非进行债券套利操作,因此只要资金收益率低于预期中的新股收益率,机构就有借入资金的动力。 但 Stone& McCarthy指出,虽然新股发行申购在冻结银行间流动性上比央行发行的央票更加有效,但是这也是有很大的成本的。 新股发行所冻结的资金只有很短的一段时间,而在此期间,要想在央行希望的收益率水平上发行央票就变得困难。而且,大规模的过度申购新股导致银行间市场的巨大波动,一旦申购期结束,流动性也不会相应大量消失。 “当连续进行大规模的新股发行时,就像这个月一样,其对流动性的影响是巨大的,这实际上会对央行定期对冲操作的有效性带来很大损害。最终的结果就是央行更加依赖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来消除流动性。”Stone&McCarthy认为,“一旦流动性短缺在本月末或是10月初结束,预计央行将再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补偿其在9月没有能够通过央票发行减少的流动性。” 不过,至少现在看来,监管层依然有意加速市场扩容以继续收紧流动性。 相关专题: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