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奇瑞密谋上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1日 05:06 南方都市报

  有传言说,奇瑞未来的改制工作将分两步进行:首先,管理层将获得整个公司约16.67%的股份,之后,其余83.33%的股份将分出其中的25%再次让给管理层,两项累计,奇瑞管理层将获得公司37.5%的股份。虽然后来奇瑞汽车副总经理金弋波表示:“该数据没有任何事实根据”,但坊间依然传言纷纷。

  8月末的一天,章化(化名)还跟往常一样早早来到自己的部门,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工作日。就在这一天,有同事拿起一份报纸告诉他,董事长对媒体说奇瑞很快就要上市了。对于章化这么一名在奇瑞汽车工作了7年多的老员工来说,这个消息并不能给他带来多少新鲜感。

  “上市、管理层持股等等这些被你们外界炒得火热的话题,对我们的日常工作其实没什么影响。我们也没有听说要持有有公司

股票、分红等等这些消息。”与奇瑞内部员工态度不同的是,整个汽车产业内甚至产业外的很多人都在关注着奇瑞上市的一举一动动。而有关奇瑞汽车上市传言也在甚嚣尘上,管理层到底持股多少?奇瑞上市之路何以如此波折?上市除了资金还能为奇瑞带来什么?

  改制后管理层持股25%?

  8月22日,奇瑞汽车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同耀对媒体表示,奇瑞汽车目前资金充足,改制工作很快将结束。接近奇瑞汽车的知情人士认为,奇瑞上市面临相当大的障碍,而股权结构上的问题,则是最大的障碍。在奇瑞汽车上市的步伐中,改制,理所当然就成为最重要的工作。作为一家安徽省地方国有性质企业,走向资本市场,改制也是不得不做的工作。

  有关改制的具体情况,记者曾试图电话采访奇瑞的几大股东,但由于事关机密,给出的回答都是,改制工作正在进行之中,但具体到达哪一步,则不便透露。此前有传言说,奇瑞未来的改制工作将分两步进行:首先,管理层将获得整个公司约16.67%的股份,之后,其余83.33%的股份将分出其中的25%再次让给管理层,两项累计,奇瑞管理层将获得公司37.5%的股份。虽然后来奇瑞汽车副总经理金弋波表示,“该数据没有任何事实根据”,但坊间依然传言纷纷。

  1997年组建奇瑞汽车时,安徽省政府实施的是“5+1”方式对其进行投资,即由安徽省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安徽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国元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和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总公司共同持有奇瑞80%的股份,另外20%股份由上汽集团持有。后来,原奇瑞五大股东之一安徽国元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1.43%股份转让给芜湖市政府控股的一家国有企业,加上原上汽集团退出的20%干股已经按比例分配给现有几大股东,奇瑞的股份现在主要由芜湖市政府控股的几家国有企业共同持有。

  今年8月28日,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发行公司债券,在其陈述经营情况时曾表示,其持有奇瑞汽车43.71%的股份。近日,记者亦从奇瑞另一大股东―――安徽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获悉,“现奇瑞汽车公司改制已经基本完成,经营层和员工持股逐步达到25%”。

  这两项确切数字的公布,说明奇瑞汽车的改制的确如尹同耀所说,“改制很快结束”。

  奇瑞初步选定IPO上市?

  2004年,安徽省政府就曾力促奇瑞上市。当年3月,奇瑞原董事长、也是芜湖市委书记的詹夏来辞去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由尹同耀接任。詹夏来从奇瑞离职,除了国家公务员在企业兼职有悖《公司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安徽省政府正力促奇瑞上市融资,但詹夏来的双重身份已成为上市障碍。

  至于上市方案,也是几经变化。2004年奇瑞准备上市之初,证券市场就曾流传奇瑞将借壳安徽巢东股份(600318)。当年受此影响,巢东股份表现强劲,在不到20个交易日中,股价涨幅超过50%。不过由于两家企业一家是汽车,一家是水泥,关联度太低;而当年巢东股份的总股本只有两个亿,流通盘8000万股,奇瑞的总资产近50亿元,让奇瑞借壳巢东股份,虽然达到了上市的目的,但要再融资就相当麻烦。所以,后来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2006年,又有奇瑞和江淮相互持股的说法。江淮方面一直想进军轿车产业,但苦于拿不到牌照,想借奇瑞突破这一局面;而奇瑞方面,也可以借此达到上市的目的。据说,2006年8月这一方案上报国务院,后来已经进入了调查阶段。不过后来双方又都否认曾有过类似说法。

  时间进入2007年,中国A股市场持续火爆,新上市公司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各公司股价也是大跨步前进,以巢东股份(600318)为例,2004年9月15日收5.90元,今年的9月19日收盘9.53元。上证指数从2004年9月15日的1355.23点上升到今年9月19日的5395.27点。因此,现在再借壳上市,成本已经比3年前高了不止一倍。在这种情况下,奇瑞汽车副总经理陆建辉曾表示,公司考虑进行公开募股(IPO)。

  要进行IPO,问题又回到了上一个问题,就是改制。有熟悉奇瑞的分析师表示,除了改制之外,奇瑞对上市还是有所顾忌,这也是其迟迟没有真正启动上市步骤的一个重要原因。该分析师认为,除了奇瑞高层对股权结构变化可能“不习惯”之外,管理层对上市之后可能面对的考验也相当迟疑,因为一旦上市,任何经营上的波动都可能影响整个公司的运作,对公司的管理和经营水平都要求更高。

  上市也不能解决资金缺口?

  陆建辉在中欧工商学院“第四届中国汽车产业高峰论坛”上透露,按照规划,未来5至10年奇瑞计划投资300亿以扩大生产。由于公司的滚存利润并不足以支撑如此庞大的投资,因此计划通过上市融资、银行贷款、公司留存收益三种途径来获取发展资金。

  近年来政府将自主创新放在新高度,并极力鼓励国内轿车生产企业开发自主品牌,但研发、生产、打造自主品牌轿车均需要投入巨资。以德国著名的豪华车企业―――宝马为例,其研发一辆车的成本相当高昂,在研发中甚至会碰撞100辆车做试验。这样巨额的投入,依靠中国汽车企业目前的自身造血显然无法支撑,向资本市场寻求资金成为必然的选择。

  而作为民族汽车企业的奇瑞,则是走在了自主研发生产汽车的前列。不管是去年的北京车展,还是今年的上海车展,奇瑞的参展队伍都相当壮观。其展台前更是不断有外国同行参观、拍照,国外许多媒体也都纷纷报道奇瑞在生产研发方面的最新进展。要做到这一点必然投入巨大的精力和金钱。

  尹同耀在奇瑞ACTECO发动机上市时也表示,“发动机首期10亿、全部30亿的投入,按卖车利润计提在当时是不够的。在研发经费方面,奇瑞每年投入销售收入的10%至15%。”

  但,上市也并不能完全解决奇瑞的资金问题。国内汽车著名分析师贾新光对本报记者表示:“上市能筹得的资金对奇瑞来说是有限的,而奇瑞的胃口是无限的。”到2006年底,国家开发银行已经对奇瑞承诺支持资金达112亿元,但其目前仍然对资金有着强烈的需求。贾新光举例说:“东风一个大集团海外筹资,也不过5亿美元,奇瑞能够融资多少呢?”

  又有分析人士认为,虽然上市筹资未必能完全解决奇瑞对资金的巨大需求,但是对于奇瑞的“大胃口”,其获取资金的途径必然不可能单一,而上市正是其中一个。

  上市是资金之外的需求?

  上面提到,尹同耀曾表示奇瑞汽车“目前资金充足”。仅从这一点考虑,奇瑞上市除了资金之外,就还有更多考虑。奇瑞一位高层曾晦涩地表示,奇瑞之所以没有在这两年选择上市,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便是其涉及政府层面的内容太多。对于一家刚刚成长起来的自主品牌,政府层面的支持在当时到当下都是其核心发展动力。但是,这一动力在面临上市这样的问题时,就会变成企业制度上的困局。而作为一个快速成长的公司,没有好的制度,其长期的发展必然受到约束。

  2004年,国家开发银行承诺奇瑞,在“十一五”期间,为其总投资143亿元的年产15万台发动机换型改造等项目提供贷款支持,先期贷款24亿元,用于支持年产20万台CVT无级变速箱等项目的试验、试制和研发建设。这笔贷款在2006年12月25日又兑现了58亿元,奇瑞如此阐释这笔资金的作用:这笔资金将用于支持奇瑞增强自主研发的能力,加快产品的升级扩能,并实现2010年产销100万辆的计划。

  而奇瑞从国家开发银行贷款的利率则从未公开。外界一度流传这笔资金是国家给予奇瑞的“特殊补贴”。一份芜湖市2007年的重点工业项目投资情况报告显示,奇瑞公司扩建项目投资为200亿元,2007年的投资便达25亿元。但尹同耀对此显然胸有成竹,“奇瑞的现金流非常充足”。这说明奇瑞的整体利润率或者银行贷款足够支撑奇瑞当下的发展。而这个利润率的数值对于外界而言仍然是个谜。

  对于这些谜团,一旦上市,就必须公诸于世。这在奇瑞,恐怕会有所不适应。另有资深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在另一个层面上,公司上市之后的透明度增加,也可以解决部分目前许多公司治理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另外,著名汽车分析师钟师向本报记者表示,上市主要目标固然是融资。因为奇瑞有大量的贷款,长期的负债经营,使得其经营风险也相应提高。如果上市融资,则属于自有资金,对企业本身的资本结构有更大好处。“引入资金、贷款、以及上市融资,这样的资本多元化运作,更有利于一个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记者观察

  奇瑞上市的风吹草动,甚至高层的一句戏言也可能被媒体大肆渲染一番。从2004年,种种传言就前后矛盾不断出现在大街小巷。对比车展上奇瑞的

新车
概念车
,让人不得不产生一种怀疑,奇瑞上市到底有多少作秀的成分?

  但是记者以为,以奇瑞这样一个新兴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其上下求索的道路并不轻松,可能每天都在做“摸着石头过河”的工作。在面临着大量资金缺口,以及企业制度改革创新的环境下,其资本道路也必然难以一蹴而就。

  但我们有目共睹的事实是,奇瑞确实在短短10年之内,为中国创造了一个自己的汽车品牌和汽车企业。那么,不管其“作秀”是有心还是无意,我们都始终给予关注,也值得我们去记录这段历程。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周筱荃朱中齐

  制图:小超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