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文刀山:中信银行劣质关联贷款隐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3日 10:38 大众证券

  据中信银行承销团一人士透露,16日在香港公开招股后,中信银行国际配售部分已获得近40倍的认购额,相当于1340亿美元的认购资金。据预测,中信银行最终将冻结超过3000亿港元的资金。不过笔者在了解了中信银行的一些公开经营信息后,不免对中信银行的盈利能力存在一些担忧。

  中信银行的招股意向书中显示:中信银行将20亿关联贷款以本金原价转让给光大银行;将帐面价值为11.42亿,净值为4.16亿的不良关联贷款以4.16亿价格转让给中信集团,中信银行2004、2005、2006年核销的关联贷款额为105亿元。截至2006年12月30日中信银行对控股股东及其下属子公司的贷款余额为22.73亿。

  上述信息表明中信银行为上市而改善公司资产质量,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中信银行给关联企业贷款的质量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如将上述帐面价值为11.42亿,净值为4.16亿的不良关联贷款以4.16亿价格转让给中信集团,仅此一项就让中信银行损失了7.26亿,不良贷款损失率达到63.57%。中信银行2004、2005、2006年核销的关联贷款额为105亿元,年平均核销的关联贷款就达到35亿,这都说明了中信银行给关联企业不良贷款数额较大,且不良后损失率较高。而将20亿关联贷款以本金原价转让给光大银行的与光大银行转让行为,造成中信银行平白损失了1.2亿以上的利息收入也从侧面反映了中信银行的关联贷款质量堪忧。

  如果中信银行上市后,其关联贷款仍不能真正改善经营情况,而中信银行仍在目前已有关联贷款的基础上继续发放甚至扩大关联贷款,结合前文所述的关联贷款中曾经出现过较多的不良贷款的情况,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些关联贷款是否会象以前的关联贷款一样形成大量的不良甚至损失,从而对中信银行未来的盈利能力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令人担忧的其实还远非它的关联贷款。

  公开资料显示,2006年中信银行存贷比为74.9%,几乎达到了银行监管的上限75%,同期行业平均存贷比为69.1%。

  通常来说,高存贷比显示银行资金被充分利用,可能给银行带来更多的收益,但同时也意味着银行可能要为此面对更高的经营风险。然而,中信银行在2006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仅为13.07%,与A股上市银行中2006年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的兴业银行(601166)23.45%的净资产收益率相比显然有着不小的差距。也就是说,中信银行高的存贷比在使银行承担高风险的同时,却没有给银行带来比其他银行更高的收益。

  中信银行的招股意向书中显示,截至2006年12月31日止,中信银行向制造业(包括钢铁、汽车、机械制造及电子等行业)、批发零售、以及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供应行业、及交通运输、仓储和

邮政业发放的贷款分别占银行全部对公贷款组合的29.4%、9.1%、10.3%和9.7%。而制造业与
零售业
通常被认为是高风险领域。中信银行将近40%以上的贷款投入这些领域,其蕴含的风险不言而喻。

  中信银行的招股意向书显示:截至2006年12月31日中信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15.65亿元,拨备覆盖率为84.62%,银行监管的标准为60%。

  中信银行拨备覆盖率的确符合银行监管的标准,但如果要达到100%的理想拨备覆盖率水平,则还需要增加17.78亿元。那么,仅此一项,中信银行 2006年度的净利润就要相应减少17.78亿元,即在100%拨备覆盖率的前提下,中信银行2006年度的净利润将会为19.52亿元,如果是这样,则中信银行在2006年的每股收益仅为0.062元。这不禁让人们对中信银行能否实现每股收益0.148元目标产生怀疑。

  综合以上三点“隐患”,我们发现,高存贷比和高风险贷款结构不仅未给中信银行带来高收益,而且制约了其提升盈利能力的空间。结合其关联贷款的变动情况、拨备覆盖率偏低等情况,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我们不禁担心中信银行能否实现其预测的2007年每股收益0.148元,净利润56.68亿,相比2006年37.13亿元增长52%的目标。如果不能实现每股收益0.148元,那么中信银行的市盈率将更高。文刀山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