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上市首日表现不及预期 兴业无缘问鼎最贵银行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6日 03:54 京华时报

上市首日表现不及预期兴业无缘问鼎最贵银行股

  

    兴业银行每股报收22.18元。东方IC供图昨天,被无数投资者寄予厚望的兴业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成为A股市场上第8只银行股。截至昨天尾市收盘,兴业银行每股报收22.18元,虽比发行价有所增长,却低于当天开盘价。在原始股东细数收成之时,高开低走的股价表现却让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大跌眼镜。

  梦破最贵银行股

  “兴业上市首日表现让我的心凉了一大截儿,”一早赶往蒋宅口中信证券交易所的股民张先生这样向记者表示。早前,大家都在说兴业银行上市首日价格能冲破30元,没想到最高价不过25元。就算在最高价卖出,收益率也不到60%,比国寿上市当天差远了。

  相比于在上市前没有打着新股的小股民,以15.98元每股价格买入1000股兴业银行的张先生已经算是幸运的了。世纪证券首席分析师孙卫党介绍,昨天,兴业银行开盘随即报出24.8元的高价,午盘和尾市收盘分别报收23.8元和22.18元。一路看跌的股价表现让二级市场投资者很难获利。

  在给股民带来失望情绪之时,黯淡的股价表现同时让兴业无缘于上市首日跻身“最贵银行股”。上证所昨天提供的数据显示,当天,国内市净率(衡量银行股估值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最高的是民生银行报出的6.33倍,而兴业银行不过6.27倍。这一对比,也推翻了之前多家券商所做的预测。受兴业银行拖累,昨天国内银行股全线下挫,其中华夏银行一天内跌幅竟达到7.39%。

  截至2006年中期,未上市的兴业银行每股净资产就达了3.66元,净资产收益率也高居12.53%,盈利指标远超出工行、招行、中行、华夏等国内上市银行。

  上市生不逢时

  拥有超强盈利、在前期申购中吸引到万亿资金的兴业银行,为何在上市首日就给投资者“当头一棒”呢?是银行自身的原因,还是外部环境正发生常人难以察觉的变化?

  “兴业上市赶上了银行股调整的‘背点’”,西南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杨春一针见血地指出。历经前期大幅获利后,以银行股和地产为代表的板块正承受着较大的卖盘压力。受此影响,兴业上市将很难享有工行、中行上市之初的风光。而从后期走势来看,刨除上市首日的新股效应,兴业银行一个月后的市净率应回落至与浦发相当。以此推算,应该是20元—22元之间。

  孙卫党则认为,部分机构前期提出“银行股估值过高”的观点影响了投资者心理。当多数人就“估值过高”达成共识时,市场必然会出现基金和股民双双赔钱、资金不断外流的负效应。

  一个极具戏剧性的变化是,前期兴业银行在推介路演时,基金公司和普通投资者都认为兴业银行制定的发行价太低了。因为当时工行这样的蓝筹股在A股的市净率超出了5倍,而以民生、浦发为代表的股份制银行的市净率甚至超出了7倍。两周后,市场开始产生银行股估值偏高的质疑,银行股随即下挫,投资者又开始认为兴业定的发行价太高了。

  国内银行股是否到了“非调不可”的关口呢?孙卫党解释说, 仅从估值水平来看,目前H股几只实力强大的银行股,市盈率也不过15倍到20倍。相比之下,国内银行股已远超出了这一水平,面临较大回调压力。不过,他同时指出,相比于H股,活跃在A股市场的有相当一部分是投机资金。持有这些钱的主人,一旦热情高涨,足以把银行股价格一次次推向新高(反之亦然)。在这种情形下,若简单地将工行的市净率与汇丰的市净率做对比,恐怕也很难做到“因地制宜”。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表示,从公司治理角度及盈利能力来说,国内银行根本无法与汇丰、花旗等世界领先金融集团相比,股价飙升存在明显炒作痕迹。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在市场资金过分充裕的环境下,银行股价格已存在过热之嫌。

  赚钱

神话仍将继续

  兴业上市首日的不佳表现是否会成为投资者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让国际投资者刮目相看的中资银行是否就此告别股价狂飙的“光辉岁月”?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孙卫党表示,虽然兴业银行当天上市未给投资者带来惊喜,但从长远来看,包括兴业在内的国内银行股都将以良好的业绩增长率,成为基金重仓持有的对象。杨春也认为,从兴业银行前期的公司业绩来看,其在资本市场上的估值将仅次于在业内有着“小汇丰”之称的招行。事实上,作为兴业银行的原始股东,包括恒生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国寿等在内的境内外投资者,就尝到了兴业上市带来的收益。以去年8月以5.6元每股购入兴业银行7000万股的国寿为例,仅昨天一天,就获得了超出10亿元的账面收益。

  人大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表示,对国内银行而言,上市是实现由传统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变的第一步。脱离了政府大量援助的公司治理机制将有助于其提高

竞争力。眼下,包括工行、建行、中行在内的国有银行都已陆续上市。从前期变化来看,这些国有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发生了较大改变。待业绩水平、管理能力等硬指标有明显改善后,发生在银行股身上的股价变化将使国内投资者分享到国民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

    记者:陈琰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