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红塔证券质疑同洲电子招股书 成本迷雾漏洞百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0日 08:28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 刘宏刚

  北京报道

  6月19日,中工国际(002051.SZ)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同时,恢复IPO后的第二单深圳同洲电子股份公司的上市之路也已临近终点。该公司于6月12日上网发行,获得
300多倍超额认购,共冻结资金994亿元。

  但有一件事情,出乎同洲电子的意料。近日,红塔证券的一份报告引起了业内的关注。记者得到的这份名为《同洲电子招股说明书漏洞百出》的报告指出,同洲电子招股书前后矛盾,部分指标和数据无法自圆其说,令投资者无法对其投资价值作出判断。

  “同洲电子身上有疤,我们要把它揭示给大家,让大家看看它是不是一个肿瘤。”报告执笔人——红塔证券资产管理部投资经理余海丰在电话中对记者说。

  成本迷雾

  同洲电子此次公开发行2200万股,每股发行价格为16元。据悉,招股书介绍,公司的主营产品为数字电视机顶盒,2003年至2005年数字电视机顶盒软硬件销售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3.94%、96.83%、95.94%,产品结构单一。

  国内正在进行的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使得这家“国内最大的数字电视机顶盒生产企业”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其最终确定的发行价格为16元,对应的摊薄后市盈率达24.32倍。

  但红塔证券的报告指出,首要的问题来自于招股说明书与审计报告中数据的差异,招股说明书为公司经营情况的客观陈述,而审计报告则是中介机构对公司的审计结果,一般情况下,两者之间不会出现差异,但在同洲电子的招股书中,两者却严重不对称。

  红塔证券报告指出,招股书和审计报告中的不一致,突出表现在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上。

  报告指出,通过累加分类产品的成本累加,得到的公司主营业务总成本与审计报告中数据相对照,可以发现,审计报告中2005年主营业务成本68947万元居然小于招股书中披露的2005年该公司单项产品——数字电视机顶盒的主营业务成本——71353万元,由此计算出的毛利率相差5.29个百分点。

  余海丰表示,对公司的成本结构作进一步的对比,可以发现,LED电子显示屏和数字卫星接收机的成本差异均相当显著,后者更是大得惊人。

  他指出,2005年,公司卫星接收机国内销售的收入与成本分别为9709万元、8718万元,毛利率为10.2%。但是审计报告的数据,2005年卫星接收机内销成本仅为7386万元,据此计算的毛利率高达23.9%。

  但无论是招股书还是审计报告,同洲电子对公司成本的差异,均没有任何说明。

  产品内销价格虚高

  红塔证券的报告还对同洲电子产品价格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公司的内销价格远远超过了其实际的销售价格。

  报告披露,按照销售收入除以销售数量的简单计算,得到的平均内销价格和公司公开披露的价格进行对比,则不难看出:公司两项主要产品数字卫星接收机和有线机顶盒的实际销售价格,均远远低于披露的价格。

  而且2003年到2005年,莫不如此。2005年,数字卫星接收机的平均价格为350元,而披露价格则高达410元;同样,有线机顶盒的平均价格为440元,而披露价格则高达515元。

  一个事实是,卫星接收机和有线机顶盒是公司的绝对主力和拳头产品——2005年两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合计比例超过90%。

  对同洲电子利润的怀疑不仅来源于红塔证券,一位市场人士指出,2003年,同洲电子控股子公司深圳市同洲软件有限公司向深圳市广电赢实业有限公司共销售18000份

中央电视台第3、5、6、8套节目数字化改造专业解码器软件,实现销售收入3830.77万元,实现利润2420.95万元,占公司2003年度利润总额的68.26%,对公司2003年利润影响较大。

  该市场人士指出,这笔业务对同洲电子来说不啻为天上掉下来的一块大金砖,正是这块金砖促成了同洲电子在2004年过会。

  而这块金砖的铸成,则充满了种种悬疑。

  一个事实是,同洲软件成立于2003年2月11日,就在广电赢与中央电视台持股91%的中广影视签订第一批合同后的一个月零四天。16天后即2月27日,同洲软件与广电赢签订了软件购销合同。

  余海丰指出,同洲电子招股说明书对募集资金项目完成后的产品价格表示了过分的乐观,但实际上,这种真实性值得怀疑,使人觉得此举不过是为了在A股市场卖个好价钱。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