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是怎么诞生的!2017年公募各类排行出炉!还能跟着“吃肉”吗?

  2017年,A股市场极度分化,有人收获满满,有人“关灯吃面”。

  数据不会说谎。先来看一组数据,上证50指数2017年上涨25.08%,沪深300上涨21.77%,而创业板指下跌了10.67%,中证1000更是下跌17.35%。就个股而言,如果剔除2017年新上市的股票,获得正收益的股票占比仅23%,这意味着接近8成的股票都为负收益,其中,有1561只个股的跌幅超20%。

  在这样的“二八”行情下,公募基金凭借强大的投研能力,业绩全面崛起,再次显现暌违已久的“王者风范”。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2017年上涨的偏股型基金占比达87%,有近200只基金净值涨幅超过30%。

  过去这一年,冠军基金的净值涨幅超过60%,所谓“时势造英雄”,但机会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这些冠军基金经理并没有靠频繁换手或者博弈去获取回报,他们通过价值分析,买入优质公司并伴随其成长。

  对于2018年的投资布局,资深基金经理认为,未来资源向龙头企业集中的情况将长期存在,符合消费升级的行业、具备技术变革和创新的领域,都将有较好的投资机会。

  市场回归价值投资

  公募业绩全面崛起

  2017年终于落下帷幕,公募基金交出了一份令人颇为满意的“成绩单”。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2017年上涨的偏股型基金占比达87%,且有近200只基金净值涨幅超过30%。

  股票型基金中,有42只基金净值涨幅超过30%,其中,排名榜首的是易方达消费行业,2017年全年净值涨幅为64.97%;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有143只基金净值涨幅超过30%,其中,排名首位的是东方红睿华沪港深,该基金全年涨幅67.91%。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单独将沪港深基金进行排名,那么偏股混合型基金排名榜首的为景顺长城新兴成长,该基金全年涨幅为56.28%。

  股票型基金前十名

  偏股混合型基金前十名

  2017年表现亮眼的偏股型基金主要有三类:

  一类是“得消费者得天下”,主要配置了白酒家电等;

  另一类是沪港深主题基金,同时受益于港股和A股价值股的“戴维斯双击”;

  还有一类则较多配置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资源、光伏、半导体、5G以及苹果产业链等。

  此外,凭借美股和港股的亮眼表现,QDII基金在2017年整体业绩表现优异,其中,有17只QDII基金净值涨幅超过30%,排名榜首的是华宝海外中国成长,全年上涨了53.5%。

  QDII基金前十名

  业内一家基金公司的研究总监感慨,2013年到2015年,投研氛围很差,机构的研究水平也下降很多。而2017年市场风格变化,是适合基本面投资的。

  在上述研究总监看来,这和监管政策的调整有关,随着IPO平稳放行、定增制度改变、减持新规出台等,小市值公司融资功能被弱化。此外,我国的资本市场正在跟全球接轨,海外资金进入中国选择的正是最能代表中国竞争力的公司,对市场整体的投资风格也带来较大影响。若目前制度环境不发生大的改变,在这个“游戏规则”下是有利于基本面投资的。

  冠军基金投资秘诀

  与优质公司为伍

  所谓“时势造英雄”,但机会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从冠军基金经理特质来看,均是具有深厚的投研功底,通过价值分析,买入优质公司并伴随其成长。他们并没有靠频繁换手或者博弈去获取回报,相信这种方法未来也会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接受。

  事实上,随着中国经济增长进入“重质”阶段,不少行业已经相对成熟,行业增速平稳,这意味着对于很多行业而言,新进入者“逆袭”的机会渺茫,但对于优势企业,则意味着巩固和扩大既有优势的机会越来越大。在行业分化的过程中,龙头公司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易方达消费行业的基金经理萧楠表示,他坚定买入并持有具有内生、持续竞争力的优秀公司,不会因为行业处在上行周期,就买入行业中的三流公司,也不会因为行业在下行周期,就放弃一流的公司。

  展望2018年,萧楠表示,“贴标签炒股票”的模式会逐步失效,在其看来,一个板块内个股的盈利差异会很大,表现将会有天壤之别。

  未来深度研究的价值将进一步显现,相对看好白酒、医药以及新能源里的部分投资机会,个股选择上会更加关注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内生增长能力。

  “2017年优秀企业集中被重估。”东方红睿华沪港深的基金经理林鹏在过去一年,立足于寻找具有潜质的优秀企业,摒弃博弈思维,拒绝短期诱惑。

  他表示,2018年仍将坚持价值投资理念。

  在其看来,中国经济的增长韧性和中国优秀企业逐渐成为全球行业龙头这一大趋势为A股进行价值投资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未来,在不少行业里中国第一就是全球第一,中国第一的公司是大市值公司,全球第一的公司可能就是巨型市值公司。比如,食品饮料、汽车、医药等领域的公司。

  景顺长城新兴成长基金经理刘彦春,则始终坚持基于公司经营和财务绩效寻找高投入资本产出、高成长潜力的优秀公司。如果持续跟踪其管理基金的持仓,则会发现,季度间重仓股重合度非常之高,换手很低。

  刘彦春坦言,不会根据巴菲特的“雪球哲学”: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对于后市,在其看来,消费升级是未来最为明确的趋势,相对看好白酒、定制家居、农业养殖、家电等方面的投资机会。一些消费服务公司的客户黏性较好,企业的定价能力也较强,且商业模式清晰,财务报表透明,能够相对容易地持续跟踪。

  炒股不如买基金

  A股机构化将加速

  在业内人士看来,2017年是真正价值投资的元年,也是“去散户化”的元年。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市场剧烈分化,尤其是很多小市值个股,面临流动性大考,全天成交额低于2000万的个股比比皆是。

  这意味着,绝大多数机构获得了丰厚的收益,热衷于炒小、炒差的散户,却遭遇了大幅亏损,甚至还需要面临流动性危机。

  2017年的市场出现了很多变化,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炒股不如买基金”。

  业内一位基金经理认为,以往市场增量资金主要来自场外的高风险偏好杠杆资金,这类资金追求速战速决,与基金普遍的中长线持有理念相悖。随着此类资金的离场,投资正在重新回归“少即是多,慢即是快”的均值状态,这对基金管理人而言是有利的。

  据券商统计,最近几年,机构持股比重持续提升,在A 股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大。考虑到第一大股东持股占40%左右且基本不动,在剩下的股份中,机构投资者已经占据了绝对话语权。这是A股出现结构性行情的根本原因。

  “A股市场正从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的新兴市场逐步向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成熟市场转变,这个趋势已基本确立,而且有加快的迹象。” 南方基金境内权益投资决策委员会副主席蒋峰判断,这将会对市场风格产生重大影响。今年的分化行情只是一次预演,这种趋势可能会不断得到强化。

  沪上一位资深公募基金投资总监也认为,A股市场的机构化有望提速。由于市场分化,2017年有接近8成的个股是处于下跌状态,这意味着虽然沪深300指数涨了21.77%,但绝大多数散户并没有赚到钱。而公募的投资业绩是远远跑赢散户的,未来散户将加速退出市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股市直播

@@=it.user.name$$
@@=it.publish_time$$
@@? it.islive$$
@@=it.content$$
@@??$$

网友提问:@@=it.question$$

老师回复:@@=it.answer$$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