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员工炒港股年赚1000万?点这里,你也可以成为下一个TA!【详情】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葛玮 费杨生 陈莹莹 彭扬

  这边厢,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多地开花;那边厢,境外“秃鹫基金”虎视眈眈,传统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双拳”会否难敌“四手”?

  如今,“债转股”等降杠杆、防风险措施逐步落地;看未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纵深推进,拥有综合金融业务牌照优势的资产管理公司将如何发挥专业优势,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新形势下,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老套路”还行得通吗?该如何防范“二次不良”?

  带着这些问题,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专访了中国华融(3.60+1.41%)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赖小民。这位扎根不良资产市场的“老将”坦言,不良资产市场仍是蓝海,“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仍将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华融将优化投行思维,最大限度挖掘不良资产价值;全面优化风控体系,严防“二次不良”;发挥金融全牌照等综合优势,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这18年来,我们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发展路程,也实现了非常成功的转型。”赖小民说,截至6月末,中国华融集团总资产达1.65万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近50倍;净资产达1700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近11倍,相当于8年多时间再造了11个中国华融。2016年全年实现净利润231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近68倍;全年缴纳各项税费139.5亿元,自2009年以来累计缴税超过530亿元,成为行业利税大户,为国家做出重要贡献。

  与此同时,伴随着转型与发展,中国华融已成为我国“资产规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强、实现利润最多、股权回报最好、总市值最高、金融牌照齐全、品牌价值响亮”的国有大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赖小民称,下一步将继续保持中国华融作为行业内的领头羊和主力军,推动中国不良资产市场健康稳定地发展。

  “四大”仍将主导不良资产市场

  中国证券报:如何看待不良资产市场的现状?

  赖小民:一是规模持续爆发式增长,不良资产的蓝海市场为行业提供了难得的市场机遇。2011年以来,不良贷款总额持续增长为市场注入新的资源和活力。截至6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64万亿元,不良率1.74%,不良率连续三个季度企稳。从宏观经济环境看,4月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相继上调了我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称“中国经济明后两年分别增长6.4%和6.3%”。从货币政策看,9月底央行宣布从2018年开始,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我国短期内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大方向不会发生变化。从不良贷款先行指标看,不良生成率、关注类贷款余额及迁徙率、不良逾期比等指标均显示,商业银行不良指标短期内出现拐点向下的概率并不高。

  二是地域轮动极具规律,从东到西,从沿海向内陆,梯次性扩散。本轮的地域轮动极具规律性,地理上由东向西,经济上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扩散的态势突出。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银行不良贷款最先暴露,处置也最早最快。在国有经济集中、市场经济环境相对较差的中西部地区,风险出清的过程相对缓慢。2016年以来,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的信用风险开始加速暴露。

  三是行业分布特征明显,从轻工业到重工业,从下游向上游行业蔓延。本轮不良资产行业分布特征明显,从钢贸、外贸等行业逐步向制造业、批发零售业、采矿业等上下游行业扩散。经济下行周期,产业链一般从下游行业开始衰退,批发零售、外贸等行业率先承受不良贷款增长压力。而随着经营压力向中游和上游行业传导,风险逐渐向重工业、采矿业等行业集中。

  四是竞争格局日趋多元化,多家机构抢滩不良资产市场,但“四大”的主导格局难以撼动。过去,不良资产处置行业是一个高集中度的垄断行业,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雄霸市场。与刚刚成立不久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相比,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在不良资产市场已积累了近二十年的经验和优势,根基深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据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至2017年上半年,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合计的市场份额均达到80%以上。中国华融2015年以来商业化收购不良资产规模超过1万亿元,其中收购银行不良资产包规模超过5000亿元,持续领跑同业,市场占比连续三年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防范“二次不良”优化风控体系

  中国证券报:当下不良资产市场的参与主体日益多元化,目前主要存在哪些风险点?

  赖小民:近年来,不良资产包市场交投两旺,市场参与主体日益多元化,各方利益博弈,加速市场的无序竞争,引发资产泡沫风险。

  一方面,市场的无序竞争在推高资产价格的同时,容易给行业带来道德风险。个别卖方利用自身优势,采取违背竞标公平、公正原则的“公开竞价+谈判溢价”方式,给竞买人恶意哄抬价格创造了条件,同时容易给行业带来道德风险。另一方面,不良资产泡沫逐渐吹大,容易形成“二次不良”,将处置目的由“风险化解”转变为“风险传递”。当前不良资产价格走高,压缩了投资者的盈利空间。一旦投资者处置不当或不及时,极易造成“二次不良”,甚至引发大幅亏损的情况。

  中国证券报:华融资产在防风险上有哪些举措?

  赖小民:风险是硬约束,是第一责任。中国华融始终将风险管控作为公司经营的“生命线”,提出“风险是硬约束,是第一责任”,倡导“中国华融赔不起”、“化解风险就是创造利润”、“向风险化解要规模、要利润、要效益”等风险管控文化理念,在实践中创新形成了一套科学管用的、与集团管控相适应、与市场化业务运行机制相契合的“五早、五防、五治、五用、五讲”——“五五”风险管控方法论。

  同时,优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内控管理和合规管理,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构建起坚实有效的风险管控“防火墙”、“安全网”和“隔离带”,坚决打赢风险防范阻击战、风险化解歼灭战“两大战役”,集团风险管理水准进一步提升,内部管控规范有效。2016年末,中国华融拨备覆盖率444.4%,拨备比8.8%,远高于银监会规定的150%和2.5%的要求,远高于同业水平,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总体风险可控。

  优化投行思维发力并购重组业务

  中国证券报:面对不良资产处理的新形势,资产管理公司(AMC)应如何转变思路?

  赖小民:从1999年至今,不良资产行业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政策性阶段,四大AMC主要承担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业务;二是商业化转型阶段,2005年前后,四大AMC不良资产收购范围更广泛,从四大行扩展到股份行和城商行,同时开始搭建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三是全面商业化阶段,四大AMC陆续进行股份制改造,信达与华融陆续在香港上市,四大AMC均建立了金融控股平台,同时越来越多的地方性AMC机构、民营不良资产投资者和线上平台纷纷涌入市场。

  虽然经过多年变迁,不良资产行业常用的处置手段并没有根本性改变,这些传统模式很多依然是不良资产处置的必经之路。根据财政部相关规定,AMC可通过债务追偿、租赁、转让、重组、资产置换、委托处置、债权转股权、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方式处置不良资产。

  在当下全球经济不景气、中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银行和企业的资产质量有所下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除产能、化解债务危机中,将涌现大量并购重组机会。AMC可以凭借专业技能和资源优势,在并购重组业务上发力。比如,在煤炭钢铁等过剩行业淘汰、整合、转型升级过程中,对于经营陷入困境、技术水平低下的大量“僵尸企业”,不论是实行政策性破产还是市场化处置,AMC在不良资产的组合出售、打包处置、资产转让、资产置换、资产重组等方面都具有相对丰富的专业经验和成熟的技术手段,是化解危机不可缺少的主体。

  不同于上一轮的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本轮不良资产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因产能过剩形成,不良资产处置周期更长、难度更大。所以,更加需要运用投资银行的理念思维和工具模式,联通各个市场、整合各种资源、吸引各类风险偏好者,最大限度挖掘不良资产的潜在价值。比如,科学运用市场化债转股、精准运用不良资产证券化模式、合理运用债务重组模式,其中涉及的资产精准定价、证券分级、企业兼并重组、优化股权结构、盘活存量资产等本身就是投行思维的运用。所以,AMC在回归不良资产处置主业的同时,本身就需要积极运用投行的创新思维,而非抛开不良资产处置、重新确立投行思维。

  进一步完善市场化债转股配套政策

  中国证券报:为推动降杠杆,市场化债转股正在逐步落地。华融对“债转股”项目是如何选择的?

  赖小民:根据《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国发〔2016〕54号)的精神,本轮市场化债转股的中心任务是帮助实体企业“降杠杆”,转股债权不仅仅局限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正常类贷款及其他类型债权也可以实施债转股。

  中国华融在实施市场化债转股时重点关注以下类型的项目:一是转股对象企业发展前景良好但遇到暂时困难,尤其是周期性行业中的龙头企业、破产重整的上市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筹集资金偿还债务的上市公司和中央及地方大型国有企业下属有重组预期的企业。二是围绕服务“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在市场化债转股中,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帮助企业增强中长期发展动力。三是债转股后,股权具备较好的流动性,未来具有价值提升空间。

  中国华融计划于2017年内实现100亿元市场化债转股投资。目前,已落地实施多个市场化债转股项目,涉及有色金属、基础建设、特种化工等多个行业。

  中国证券报:在推进债转股的工作中,资管公司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应对?

  赖小民:在推进市场化债转股工作中主要面临资本、资金、治理、退出、收益、风险等六方面困难。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银行新设债转股实施机构都是金融持牌机构,都受到资本监管约束。为进一步提高市场化债转股实施规模和质效,建议监管机构研究出台符合市场化债转股特点的资本监管政策和合格资本补充工具发行政策,同时应一并考虑转股后企业公司治理、债转股股权退出和收益以及风险防控问题。

  在此,重点谈一下资金问题,实施市场化债转股所需资金量较大,且债转股投资风险高、周期长,单纯依靠实施机构现有融资渠道尚存局限。除自有资金外,债转股实施机构的资金主要来自银行、保险等机构。但出于监管要求,银行、保险大规模参与市场化债转股项目的可能性不大。从债券融资看,国家发改委鼓励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发行债转股专项债券,但规定融资规模不得超过债转股项目合同约定股权金额的70%,约束较多,审批流程较长。同时,在非银行同业机构借款利率一路高企的情况下,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增加了债转股资金筹措的难度。

  为解决资金筹措难题,一方面,中国华融将设立“中国华融债转股并购重组基金”,首期计划募集资金100亿元以上,通过多渠引水,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将市场资金与中国华融的专业优势有效结合,切实提高债转股实施的成效和作用。另一方面,提高股权流动性保障,降低资金回收风险。目前中国华融通过发股还债方式开展市场化债转股,标的企业均为国内行业领先的上市公司,未来股权顺利增值退出可期。

  对实施主体机构而言,建议发债的方式可以更灵活一些。对标的企业而言,建议财政税务部门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债转股企业按规定享受企业重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并根据需要采取适当财政支持方式激励引导开展市场化债转股。从全社会去杠杆的角度来看,债转股最终解决的是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关系问题,因此应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例。

  此外,建议国家进一步完善市场化债转股的配套支持政策,比如调整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监管要求;发行特别国债作为债转股的重要资金来源,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创新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券管理方式;允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行专项金融债券;建立专项基金等。

  服务供给侧改革严防金融风险

  中国证券报:在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资产管理公司的作用不容忽视。在此方面,资产管理公司如何发挥专业优势?

  赖小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经过十八年发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完善服务功能,搭建服务平台,创新技术手段,已由单一处置银行不良资产的政策性机构拓展为收购处置问题债权、重组盘活问题企业和托管拯救问题金融机构的专业金融资产管理机构和综合化经营的金融机构,成为一股侧重于收购盘活存量资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金融力量,成为中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股重要力量。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有可为,能够为不良资产化解、“僵尸企业”退出、困难企业脱困、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发挥应有的“安全网”、“稳定器”、“助推器”乃至“主力军”作用。

  一是以市场化原则创新不良资产化解模式。大量国有企业、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已经成为上市公众公司,不良资产处置应按照市场化原则,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推进商业银行向资产管理公司公开批量转让不良资产外,应大力创新不良资产证券化、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并购基金等新型手段。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起不良资产证券化,充当收购人、发起人、发行人、管理人、投资人(次级)、增信人等六个角色,全程参与不良资产化解。由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实质管理人,分行业、分区域组建专项不良资产基金,以基金名义收购和持有不良资产等。

  二是以基金化手段参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资产管理公司依托丰富的问题企业重组和投行业务经验以及多元化的产融结合资本运作平台,可以在配合国家实施化解过剩产能、出清“僵尸企业”以及防范化解因担保链等引起的局部金融风险,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创新引领作用。由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专门的基金管理公司,同时选择有政府背景的机构,合作设立重组并购基金(双GP),运用财政注资、贴息(专项奖补)、增信等方式引导LP资金参与。其中,重大重组和破产重整可由政府提供职工安置、“僵尸企业”等呆坏账的核销、税收优惠等政策配合。

  三是以合作化方式参与地方金融风险化解。依托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长期积累的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通过联合组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或成立产业整合基金、重组并购基金等“引子基金”方式,在地方政府支持下,以国家支持整合的重大项目为切入点,加大对新兴产业和市场竞争力较强企业的扶持力度,对过剩产能和“僵尸企业”,“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助力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中国证券报:除不良资产主业外,资产管理公司还拥有较为完备的金融牌照。在此方面,中国华融如何发挥综合优势?

  赖小民:近年来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着力推进业务多元化发展,目前,已从最初功能单一的不良资产处置机构,发展成为多元化金融控股集团,探索出一条以不良资产主业为切入点,以综合金融服务为依托,以第三方资产管理为延伸,高效为客户提供横跨公司资本架构、纵跨企业生命周期的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的新的发展之路。

  具体来看,一是以不良资产主业为基础,借助投资和投行手段,通过债务重组、资产整合、资本运作等方式,重建和提升潜在价值。进一步分析企业发展中的金融需求,帮助企业进行资本和资金规划,通过引入新的投资者、注入优质资产等方法,帮助企业摆脱困境,真正将问题资产转化成优质资产,实现价值提升。

  二是以不良资产主业为基础,通过不良资产投资再完善、阶段性股权投资、固定收益产品投资等在内的财务性投资,提升企业盈利水平。通过追加投资、股债结合,沉淀更多有经营价值的资产,在盘活不良资产价值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公司盈利水平。

  三是以不良资产主业为基础,通过提供租赁、信托、证券、资产管理等多元化的综合金融服务,实现客户、公司、社会的三方共赢。以资产整合为突破口,以债务重组为切入点,通过现金流重整、招商引资、委托运营、融资租赁、并购重组等手段,充分发挥集团协同优势,实现与客户的双赢。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股市直播

@@=it.user.name$$
@@=it.publish_time$$
@@? it.islive$$
@@=it.content$$
@@??$$

网友提问:@@=it.question$$

老师回复:@@=it.answer$$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