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13日21:42 莲花财经

  端午节后首个交易日,A股遭遇“端午劫”,沪指跌逾3%,创业板指则重挫逾6%。事实上,今日(6月13日)市场大跌,在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已有征兆。

  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火爆的次新股行情出现了退潮迹象,第一创业可立克等龙头股均在尾盘跳水。而回顾历史数据也可以发现,次新股行情屡成大盘走势的先行指标。本文将详细分析次新股指数与大盘的关系。

(次新股指数与大盘的对比)(次新股指数与大盘的对比)

  次新股一度走出疯牛行情

  在本周一大跌之前,次新股的表现堪称疯狂。

  例如,本轮次新股龙头可立克在5月31日至6月8日的7个交易日累计涨73%,4月份以来截至6月8日累计涨幅也有185%。

  另一只次新股、5月中旬才上市的第一创业在5月31日至6月8日的7个交易日里累计涨幅也高达62%。

  任何个股都不会只涨不跌,随着次新股的暴涨,当时就有观点认为次新股行情将迎来最后的疯狂。本轮次新股行情结束后,这次大盘的反弹行情也将结束。

  那么,次新股行情与大盘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不妨对比次新股指数与沪指的走势来看一下。

  为研究次新股走势的特点,证券时报·中国上市公司研究院编制了次新股综合指数和行业及地区指数。

  该指数以2014年12月31日作为基日,基点为1000点,指数由样本股收盘价

  按照其流通市值加权平均算出。样本股由满足以下条件的沪深A股构成:

  (1)上市时间介于3个月至两年之间;

  (2)连续停牌不超过3个月;

  (3)总市值小于500亿元,流通市值小于200亿元;

  (4)非ST、*ST股票,非暂停上市股票;

  (5)公司最近一年无重大违规、财务报告无重大问题;

  (6)公司最近一年经营无异常、无重大亏损;

  (7)考察期内股价无异常波动。

  上述条件的限制是为了使次新股指数更为精确,比如“上市时间介于3个月至两年之间”的限制,是因为目前的次新股上市后基本上是连续一字涨停,若从上市当日即纳入指数,无疑会使得指数失真。而经过这些条件的限制,也会使得该次新股指数与其他的次新股指数有所不同。

  牛市时的次新股指数

  为了观察次新股指数与大盘的关系,我们分析一下该指数设立以来的情况,具体分为牛市时的情况和熊市时的情况。

  总体来看,牛市时,次新股指数经常会是大盘走势的先行指标。这分为三种情况:

  1.牛市中的中继盘整之时

  该次新股指数开始统计之时,正是大盘处于去年的牛市行情中的中继调整之时,从2015年1月起,沪指调整了两个月后才于2015年3月重新起步,从3300点附近一路上涨并突破5000点。

  从2015年1月开始至当年3月12日,沪指基本上是原地踏步,而同期次新股指数从1000点附近攀升至1168.92点,累计涨幅超过10%。在这一阶段,次新股指数的走强是大盘走强的先兆。

  2.牛市上升过程中的大幅回调之时

  牛市中,大盘也会出现大幅回调的情况。2015年4月28日至5月7日,沪指曾大幅回调,从4500点之上跌至4100点附近,累计跌幅超过9%;而同期次新股指数表现相当强势,基本呈现横盘震荡格局。这一次,次新股指数的逆市走强再度成为大盘走强的先兆,沪指随后继续上攻,一度涨至5178点。

  3.牛市见顶之时

  沪指涨至5178点后即调头向下,大幅下挫,开启了直至目前仍在持续的熊市大幕。这一次,次新股指数的走势又一次领先于大盘。

  5月27日,次新股指数经过连续多个交易日的快速上涨后,终于站上2300点,收盘报2364.2点。而这是该指数历史上的最高点位,随后直至目前也没能再创新高。从收盘点位的数据来看,次新股指数见顶时间比沪指提前了超过10个交易日。

  熊市时的次新股指数

  从上述分析来看,次新股指数在牛市中常常会领先于大盘,不过,熊市中的情况则较为复杂,在不同时间段情况有所不同。下面分别在各个时间段来看一下。

  首先,在大盘大跌时,次新股指数与沪指走势会较为相同,比如在2015年6月15日至8月26日这两轮暴跌中,除了一开始次新股指数走势稍为提前,两者的走势较为相似。

  另外,在熊市中,次新股有时也会是大盘的先行指标。在2015年8月底至11月,经过两个多月的震荡后,市场做多力量有所增强,次新股也开始活跃。2015年10月28日至11月3日,沪指震荡下行,累计跌逾3%,但同期次新股指数从1417点涨至1481点。这一次,次新股指数的先行指标作用再度显现,随后沪指也大幅拉升,11月4日后一度收出6连阳,累计涨逾一成。

  不过,次新股指数的走势有时也会滞后于大盘。在去年11月中旬见顶后,次新股指数与沪指均进入盘整格局,总体上看,次新股指数横盘时间稍长,即沪指再次率先见顶。去年底至今年1月初的暴跌前,按收盘点位看,沪指最高时是去年12月22日,当日沪指收于3651点,随后一路大跌;而次新股指数见顶时间稍有延后。

  近期次新股的走强其实也有先兆。4月15日至5月30日,沪指走势较弱,累计跌逾8%;而次新股指数同期跌幅则少多了。尤其是5月底的几个交易日,次新股指数率先走强,随后沪指也迎来5月31日的大阳线。

  对此,市场主流观点认为,在弱市行情中,资金通常会选择抱团炒作次新股,而资金选择次新股的原因较多,包括次新股具有套牢盘不多甚至没有、市值通常不大、题材丰富、不少个股处于新兴行业、高送转概率大等特点。

  而事实上,本轮次新股行情的资金炒作痕迹较大,比如国海证券济南济安街证券营业部、国海证券济南历山路证券营业部、国海证券济宁邹城市兴石街证券营业部等多家营业部频频现身次新股的龙虎榜。

  总体上看,从2014年12月31日以来的数据分析,次新股指数与沪指的关系相对复杂,在牛市的调整时期,沪新股指数较为抗跌,常常领先大盘走强,另外次新股指数见顶时间也较大盘早,经常是大盘的先行指标。

  在熊市中,当大盘快速下跌时,次新股指数与大盘的走势较为趋同;在弱市中且经过较长时间横盘后,次新股常常会成为资金追逐的对象,次新股指数也会拒绝下跌,随后发行一波行情,比如去年底和最近的次新股行情。而在横盘后下跌的情况中,有时是沪指率先见顶,有时是次新股指数率先见顶。

  关于次新股指数引领大盘下跌,有观点认为,是因为资金炒作具有轮动的特点,在行情后期资金会回到最容易拉动的次新股,所以次新股行情结束也就意味着大盘行情到尾声。

  次新股的行业和地域密码

  除了次新股综合指数,证券时报·中国上市公司研究院还编制了次新股行业及地区指数;这也使得我们可以从行业和地域的角度研究一下次新股。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计算机行业的次新股指数表现较强,尤其是在牛市或次新股有较大幅度的行情时。

  比如,在去年6月3日,计算机行业次新股指数一度超过3800点,其同期医药生物、机械设备行业的次新股指数分别2326点、2071点。不过,在市场暴跌时,计算机行业次新股跌幅也较大;总体上看,计算机行业的次新股指数弹性较大。

  从地域角度来看,纳入指数的多个省份或地区中,北京的次新股指数表现最为出色,尤其是在牛市时。

  比如在去年上半年的牛市行情中,北京地区的次新股指数表现较为出色;而在暴跌的市场环境中,北京地区的次新股指数表现与其他地区的次新股指数较为接近,比如去年8月下旬。

  另外,除了北京的次新股指数,上海的次新股指数表现也较为出色;广东省和浙江省的次新股指数则大部分时间表现较为相同。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马天元 SF180

相关阅读

银行反映不良贷款不能打马虎眼

商业银行能否真实反映不良贷款,事关重大,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的“操守”,更关系到商业银行能否博得社会广泛信任和获得源源不断社会资源。商业银行应要认真对待此事,把它纳入重要经营管理及风险管控目标,将不良贷款真实性全部展现给社会和全体股东,以消除各...

银行应摒弃庸俗短视的信贷文化

银行“收杀自有银行“收杀的苦衷。面对企业诚信的堕落,面对信用环境的恶化,银行“收杀的确充满了太多的无奈。但是,这些都不是我们理直气壮“雨天收杀的理由,不是我们可以不分企业实际情况盲目抽贷、压贷的遁词。

中国开放型经济仍存坚实基础

全球数一数二的经济、贸易、消费和投资规模,是全球最大的市场,是中国开放型经济最坚实的基矗要看到中国走出去的基储优势和机遇,要心中有数,而不能因经济下行而失去信心。

重出江湖的索罗斯在赌什么?

索罗斯买入黄金和抛售股票,可能只是在释放一个信号:全球风险降至,请着手应对。至于索罗斯在赌什么,我想,他很难离开自己的老本行,只有国家债务和货币市场酝酿出来的波动,才是难以阻止的,索罗斯赌的,可能依然是更多国家的命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