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03日07:18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徐伟平

  5月底沪深股市以一根长阳打破盘整僵局,冲上2900点,不过随后指数由涨转震,在震荡整固中,题材热点依然活跃,个股机会也显著增多。多家券商人士表示,市场机会增多,稳健的投资者可以关注MSCI纳入A股后利好的蓝筹板块,激进的投资者可以布局题材热点较多、弹性较好的成长品种。

  股指翘尾收红

  经历了周二的放量上突,沪综指打破盘整僵局,重新站上2900点大关。不过随后两个交易日,指数由涨转震,沪综指昨日小幅低开后震荡上行,不过随后再度回落,在红绿间不断切换,尾盘随着成交额的小幅放大,指数也翘尾翻红,收于2925.23点,上涨0.40%。与之相比,深市主要指数表现更优,深成指昨日上涨0.64%,收报10274.03点;中小板指数上涨0.60%,收于6743.03点;创业板指数涨幅最大,昨日上涨0.91%,收报2188.56点,逼近2200点整数关口。

  指数由涨转震的背后出现两大特征。第一大特征是指数平淡,但题材热点活跃。昨日28个申万一级行业板块中除银行板块外均实现上涨,但142个Wind题材概念全部实现上涨。昨日正常交易的2551只股票中有1919只股票实现上涨,占比达到75%,其中57只股票涨停,说明市场赚钱效应仍然得到维系。

  第二大特征是成交萎缩。以沪市为例,5月31日沪市成交额为2365.28亿元,较此前显著放量,这几乎是沪综指盘整时成交额的2倍。6月1日沪市成交额降至2198.68亿元,依然维持在2000亿元之上。不过昨日沪市成交额降至1850.85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下降了347.83亿元,成交额连续萎缩。

  分析人士指出,在增量资金入场托举指数上攻后,市场情绪被引燃,题材热点开始活跃起来,在此背景下,活跃资金开始在场内积极营造热点,个股机会增加,市场人气得以维系。不过缺乏增量资金助推,指数上攻的脚步可能会停滞,短线指数层面可能依旧表现较为平淡。

  机构建议蓝筹成长“两手抓”

  在市场陷入震荡后,投资者需要淡化指数,重新把关注度放在个股的布局上。多家券商表示,稳健的投资者可以以蓝筹为盾,而激进的投资者可以关注题材热点较多、弹性较好的成长品种。

  中泰证券指出,目前已经出现结构性操作的机会。未来市场的热点可能会集中在实体跟创新结合的地方,重点推荐的行业有特斯拉、人工智能、基因治疗、半导体、电子和智能驾驶等。此外,由于对美元加息持谨慎态度,下半年是黄金布局的好时机。配置上,如果想做防守,推荐银行股或便宜的地产股这些类债券的股票,如果想博取相对收益的话,推荐成长性的主题类股票。

  东方证券表示,应当把焦点放在熟悉的、具有确定性的领域,震荡市应当收缩投资范围,选择确定性相对较高的板块,等待机会到来。总体而言,相较于房地产市场、债券市场、信贷市场、甚至是外汇市场,目前的A股市场经过三轮去杠杆后,A股市场本身的风险点,如估值过高、资金杠杆等相对是出清或者说是可控的,因而更需要收缩聚焦投资范围,把握绝对收益。建议投资者关注四个配置方向:一是估值30倍以内,PEG小于1的公司;二是下半年财政可能发力的环保、基建领域;三是VR、智能驾驶、人工智能等主题;四是农业养殖、新能源汽车等短期景气的行业。建议投资者加强自下而上的积极选股,防守与进攻相结合。

  招商证券则认为,MSCI今年将A股纳入指数的概率明显提升,如果A股纳入MSCI指数,短期内实质影响有限,但是对于权重较高的金融行业来说,未来5-7年有6000亿元增量资金追加2万亿元的“自由”流通市值,可能会在短期内提升对金融行业的情绪,同时金融行业的估值水平和超低的换手率也可能给行业短期内上涨提供一定的基础。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马天元 SF180

相关阅读

离开廉价劳动力怎么发展制造业

很多人将中国制造竞争力下跌归咎于劳动力成本走高。如果这个逻辑正确,那德国和瑞士这种劳动力成本奇高的国家早就不应该有大规模工业生产了,这两个国家劳动力成本比美国都高出20%到30%,但恰恰是他们在制造业的金字塔顶端游刃有余。

营改增后银行业税负降了吗

“营改增”的实施对于银行业系统和流程改造带来较大挑战,给银行业的财力、人力等方面都提出较高要求。因此,后续相关政策应对于银行业加以一定扶持,并给予适当优惠。

股市大方向:选股不选市的一年

这是选股不选市的一年。今年以来的A股几乎又是“熊冠全球”,目前的沪深300指数基本上已经接近花旗对于今年沪深300的目标价格,下半年上涨的空间还是非常有限的。

以泡沫攻泡沫方能解房价困局

如此纠结的困局究竟该怎么破?去除房地产的抵押物属性是治本之策,即大力发展信用融资逐步置换房地产抵押贷款。不过,这是个长期政策,需缓缓图之。短期内想破局,可能要再制造一个泡沫,资金自然会离开房地产领域。下一个泡沫也许是股权市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