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05日17:21 华尔街见闻

  中国A股或于下月加入MSCI国际基准指数,如获纳入,正式执行时间为2017年6月。不过,近日媒体报道和研究报告均“旧事重提”,认为A股的停牌制度或阻碍此进程。

  MSCI公司曾在其3月公告中表示,去年A股大规模停牌的状况可能阻碍A股在6月纳入其新兴市场指数。

  原本,“沪港通”通车、“深港通”进程持续推进,都是促进A股加入MSCI的有效催化剂。但中国停牌制度的“一国两制”,令港股流动性在A股停牌时沦为牺牲品。

  彭博在今日报道中分析了过去六个月13支单方停牌的中港两市上市股票发现,当A股停牌时,有9支港股的每日交易量下降,平均降幅为45%。其中,浙江世宝A股自1月20日停牌以来,港股的日均成交量较停牌前三个月的日均量下滑67%。江西铜业A股2月份时曾短暂停牌8天,这段期间其港股的日均量减少四成以上。

  该报道援引基金经理称,港股的交易量减少,部分原因归或咎于当另一个市场停牌时所产生的不确定性。

  申万宏源研究证券分析师王佳音昨日在报告中指出,停牌制度和反竞争条款可能成为6月 A股纳入MSCI的新掣肘。她指出:

  MSCI 认为自愿停牌制度将影响正常的市场交易从而引发流动性问题,虽然目前证监会计划限制停牌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但MSCI认为还需进一步完善停牌制度;而反竞争条款中规定,任何国际投资机构发布任何包含A股的指数产品都需要取得中国证券交易所同意,这个问题仍有待解决。

  上月末,路透援引投行高盛报告表示,预计中国A股于6月加入MSCI国际基准指数概率为50%,如若一些主要障碍例如自愿停牌机制、深港通等能够在公布前得到厘清,获纳入的机率则会大大提升。

  高盛认为,赞成纳入的主要理据是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资本市场,但主要阻力来自A股市场的一些微结构问题,包括价格发现过程效率以及在停牌机制、资本调出限制、外国投资者准入、对冲工具等交易操作上的不确定性。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