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19日22:12 证券时报

  看了几个关键指标,你就可以选择信张忆东“熊市第二阶段”,还是任泽平“做多A股的黄金交叉期”了。

  当前到底是张忆东说的“熊市第二阶段”,还是任泽平认为的“做多A股的黄金交叉期”,或者干脆两者皆非?这个答案,其实蕴含在上一轮牛市“前夜”的几个关键指标之中。

  下图就是最近36个月上证综指与国债期限利差的走势图。图中黑圈处,就是2014年7月大盘(红线)飙升前,国债期限利差(蓝紫线)的异常走势。

  数据来源:Wind资讯、Chindbond官网(下同)

  这个黑圈当中,下面的股指低位徘徊,实际上已在酝酿史无前例的大快牛!而这根蓝紫色线条在2013年6月21日见底后,便快速拉升至2014年4月3日高位,尔后迅速回落,至当年7月中旬已跌去大半。这背后实际表明,5年期与1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在1年的时间内大起大落。

  这一大幅震荡现象历史上并不少见,但这次属于罕见的“不同步”走势。从2006年大牛市开始,该利差与股指走势之间几乎同步,有时滞后有时提前,成为宏观面上预判股市的核心指标之一。比如说上图右侧两个黑色箭头,就表明其与股指的同步情况。不过,惟独上一轮牛市“前夜”突然出现了这一异常现象。

  彼时(2014年7月)正是A股大牛市的开端。沪指从2055点一路升到2015年6月12日的5166点,但短暂的牛市之后便是股指一路狂跌。

  不禁要问,上一轮牛市前夜,这一诡异的国债期限利差A字形走势预示着什么?如果我们从中发现规律,是不是就可以比市场更早发现机会和回避风险?

  国债期限利差是什么?简单说,就是把两个不同期限的国债收益率相减,得出一条新的曲线,多用来解释央行基准利率与市场通胀预期之间的博弈结果。

  如下图所示,5年期国债属于中长期限国债,对资金面的反映较为迟钝,但能够充分体现对未来经济走势及通胀预期的看法;1年期国债则不同,对资金面反映较为灵敏。

  图中A处,资金面宽松,1年期国债(绿色线)反应灵敏,收益率下行,蓝紫色利差升至高位;B处,利差弥平至零,央行连续5次加息后资金面仍紧,股市连续下挫;C处,市场加杠杆达到顶点,流动性泛滥,利差重回高位。实际上,上述3个时间点分别是2009年初“四万亿”时代的股市小牛市、2011年三季度股市阴跌不止、2015年6月股市快牛攀上“珠峰”。

  由于国债期限利差与股指基本同步,故此可以简单认为:利差扩大意味着股市上涨;利差达到某个高位,预示股市见顶;利差触底,或酝酿股市反弹。

  那么问题来了,上一轮牛市“前夜”指标为何出现异常?今天该指标是否正常?

  第一个焦点,我们决定从人民币汇率入手。证券时报记者发现,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走势与国债期限利差之间存在惊人的同步性。特别是在2011年三季度之后,两者方向性几乎完美一致。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反映基准利率和通胀预期博弈结果的“蓝紫色线条”与反映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变化的“玫红色线条”走势几乎同步。红圈区域,就是前文探讨的牛市“前夜”。这一区间,期限利差快速走高,人民币汇率却巧合一般触及历史高位6.0406。这表明,人民币兑美元再也升不动了,国内经济无法支撑本币继续升值。

  与此同时,国内GDP同比增速正在向7.3%回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自2012年四季度起新增乏力(2年后步入负增长区间),而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仍达到13.6%。一句话,需要一个新的蓄水池来留住流动性,同时防止资金外逃,股市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第二个焦点,我们追本溯源从国债收益率入手。这一区间的最大期限利差1.11%低于当年6月中旬的1.64%,但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却并不相同。

  如上图所示,前者所对应的第一个黑圈处,5年期国债收益率4.53%创下历史新高;后者所对应的第二个黑圈处,1年期国债收益率低至1.32%,创下2009年“四万亿”以来新低。第一个黑圈是上一轮牛市的“前夜”,第二个黑圈是这轮牛市到达顶峰5178点时的情景——前面的是为了赚钱,后者则是为了逃命!

  2014年7月开始的这一波“人造牛市”前夜,中长期限国债收益率攀上历史高点,显示市场风险偏好趋强,实际上已埋下了股市狂欢的种子;短期国债收益率受到货币宽松刺激而下行,将期限利差曲线快速拉高;人民币汇率冲上历史高位,显示基本面支撑力趋弱,市场对货币宽松产生期待,股市率先对此作出反映。实际上,这些指标已提前暗示了巨大的投资机会。

  同样,如何从后一个黑圈中发现风险?道理与此类似——1年期国债收益率所体现的流动性泛滥程度,已经媲美“四万亿”时代,风险已在积聚;5年期国债收益率攀顶后一路狂降,迄今已持续28个月,贯穿了股市的牛熊转换。从这一指标来看,期限利差尚无抬升迹象,当前市场风险偏好仍属谨慎范畴,股市狂牛尚需等待。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马天元 SF180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