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1月9日第二十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在人民大学举行,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赖小民发表了演讲,以下是演讲实录:
赖小民:中国资本市场风险与监管,特别是当前风险很大,迫切需要监管,晓求教授把这个主题立在这个位置,这个主题非常贴切,符合大家当前的关切,也是我们党和政府、投资者市场监管部门最关注的话题。
刚才我注意到,看到吴晓求教授2015年资本市场爆发,他讲了一个观点,他说2015年股票危机,这个观点很有意思,但是我不太赞成这个提法,2015年的股票危机从技术上说10天的总值现象超出了符合危机的症状,这是一个观点,2015年股票危机。这当然是吴晓求教授专家学者的研究的成果,但是我自己实体工作者来说我对这个观点不一定赞成,我觉得是顶多2015年这个事件叫做不正常的风险事件,还没有上升到危机。
为什么这么说?中国的金融资本市场也好,还没有到危机的阶段,尽管2015年的股市跌宕起伏,振荡起伏,但是我觉得中国的经济的基本面还是好的,我对中国的股市未来信心比较乐观,基于对中国经济的增长。
中国我们不能分析我们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指标,不能简单的从几个指标或者几个模型,这是中国跟西方最大的区别。大家回顾一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那场危机重创亚太金融体系。泰猪跌破了60%,股票跌破了70%,是大的一场危机,亚洲四小龙在这场危机销声匿迹,这场危机中国没受到太大影响,增长要加大对银行的管制,当时的中国银行业市场很糟糕。农业银行差不多38%,我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官员交流,他们说中国的银行业技术上已经破产了,各种指标,各种模型没有利润,一直亏损。资本达不了标,利润没有,亏损,不良贷款20%以上,一看现在这个银行肯定亏得一塌糊涂。
所以不能从一个数据或者一个模型来去判断。特别是当前中央政府,党中央国务院给一行三会的目标,就是稳定金融,防止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的金融危机。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不会让金融危机在中国发生,或者说尽量会推迟这个危机的发生,因为我们有的是办法,有的比西方更强大的管控能力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这点西方包括美国做不到,从这个意义角度说,我对中国近期的基本判断不会发生危机,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仍然看好。
2015年你说有一个观点叫2015年股票危机,我有点不太赞成这个提法,应该叫非正常风险事件。但是既然发生了风险事件我们来研究风险我觉得很有异议,我想借这个主题讲四个观点,不展开,因为时间有限。
我们2015年的股市表现就是这种大的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和新兴体市场的博弈的风险事件的表现。
8月人民币汇率贬值,在当时的特殊背景下汇率深度的贬值引发了市场的猜测。导致资本市场再次出现大幅动荡,资本市场剧烈波动引发了对经济体系稳定性和监管有效性的争论。所以说2015年股票非正常的典型风险事件,所以我们也把它叫做危机,跟吴晓求教授的看法有点不一样,学者跟我们实体工作者探讨角度不一样,导致而成。因为他从理论上说不符合10天的交易论,数据模型,各种数据都展示2015年股票走势一定是危机,这是他们理论上的。我从现实当中还没有看到这么严重,不叫危机,叫典型风险事件,处理得当可以得到改变,中国资本市场不会进入危机的,我的一个基本判断,还得充满信心,所以说我认为,中国股市不会出现危机,但是需要注意风险。
包括我自己做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我还是对股票市场充满信心,包括对我自己的股票也充满信心,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中国的资本市场不会出现,至少短期内不会出现大的危机,所以我想这是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新常态下我国资本市场的风险呈现跨境化、国际化、系统化的特点,既然叫没有危机,但是典型风险还是非常明显的,这里要关注。2015年我国资本市场跌宕起伏,大起大落,股市的泡沫破裂可能形成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严峻现实,也深刻的教育了市场参与者和投资者。中央文件提出尽快形成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完全符合当前资本市场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家投资者迫切希望的。当前资本市场发波澜壮阔,各种创新丰富多彩,已经成为当下落实供给制改革。
我认为,当前特别从2015年的股灾,股票风险给我们启示,需要以下潜在风险,不能忽视,监管部门投资者加强关注。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推进,一些金融机构推展的业务形成了混合金融。金融所有的牌照我基本上都拿到了,这是中国典型意义上的金融控股集团的雏形已经出现了,注意加强防火墙的建设、隔离带的建设对于我们来说任重道远。
2015年大量资金通过非证券的渠道涌向股票市场,监管即到其他非证券机构进入资本市场资金,由于这些资金流向和产品创新都超越了原油的风险边界,因此监管者很难判断风险。从而造成金融体系的潜在风险隐患。2015年股市泡沫和股灾风险的重要原因就是资金通过P2P,加上高杠杆、去杠杆失控、加上监管不利,股灾造成巨大损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第二个,我国金融业对外进一步开放使得我国金融体系面临着国际化的外部冲击的潜在风险,不能忽视。人民币国际化金融牌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我国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是我国资本市场面临风险暴露,外部风险向境内的传递,投机性的资本将双向流动等因素,将导致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和对我国货币政策的驱动,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稍慎就有可能引发资本市场系统性的危机。开放金融市场条件下,东南亚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前车之鉴。
上市公司盈利减速甚至萎缩,将直接带领A股市场的估值系统性的潜在风险,当然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A股市场也有相当部分公司具备投资价值,特别在房地产市场进入长期拐点,市场利率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居民资产配置向股票市场转移,将是大势所趋。
第三个观点,市场制度不完善,监管有效性不足是资本市场大幅波动的重要原因。一是市场基础交易制度不完善,不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涨跌停板制度、1+1、交易制度、交易平台制度、强制平仓制度、熔断制度等等,这些制度都有缺陷,应该要加强晚上。
第二个资金跨市场流动,凸现了分野监管部适应性,券商金融机构的配置,金融衍生产品使用等分类,金融资金和工具在资本市场的交叉混合使资本市场在高杠杆撬动下,催促达到的风险泡沫。风险在金融系统内部传递更加加剧我国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运行的不却动。
三是缺乏整体配套有效的平台机制和价值发现价值,例如去年我们大家知道一个融资融券,发展极为不平衡,融券资本不足融资规模的1%,能够平衡多种市场的金融衍生产品教育匮乏,资本市场缺乏完整的架构,发现功能及时的举措的能力仍有较大的风险,造成股市异常波动。类似的缺陷阻碍了股票市场自身功能的正常发挥。
上市公司的监管不到位,非法内部交易扰乱了市场秩序。
最后一个观点,创新、深深监管,构建经济新常态,推动我国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强宏观经济审慎管理制度建设,统筹协调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构架,健全符合国情和符合国际边关的监管游戏规则,实现金融风险的全覆盖,提升监管的有效性,促进金融稳定增长,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和风险区域性的金融危机和风险。
新常态资本市场的风险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对资本市场的监管不能才生简单的方式,要综合治理。我认为当前应该积极探索我国国庆的监管,加强基础法律法规建设,建立高效和有弹性的监管体系,积极的引导上市公司注重股东的回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探索适合我国国庆的宏观审慎监管构架。
第二个体系化提升监管的高度,强化监管、功能性监管,提审资本市场监管的有效性。强化功能监管的既是我国现阶段的要求,也是世界性的趋势。传统的监管方式是机构监管,比如银行、保险、证券公司等等,作为划分监管权限的依据,功能监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得到各界的任何,各国纷纷提出以功能监管为导向的监管改革方案,在统一监管构架下,根据金融的性质划分监管对象,消除分业监管模式下信息部对称。
三是专业化提升监管的深度,穿透监管。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大幅走低,资本配制荒,导致银行保险灯金融机构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的亿元日益提高,但其中蕴含的金融风险将资本市场风险和银行保险系统进行有效的隔离,建立隔离带、风火墙和安全网至关重要,避免出现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为了应对这种复杂局面,监管要加强监管能力,实现穿透监管,把基础资产还原。另一方面加强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专业教育,提升投资者监管识别能力。实现买者自负,卖者有责。
四是系统化提升监管的厚度,实现全流程监管。搞金融一定有风险,不可能消除,但是可以跟踪控制。要提前做好一旦风险出现以后应对、化解和处置机制,这是高度复杂和专业的问题,需要监管部门、企业、乃至其他部门高效配合。需要事先建立常态华的跨部门、跨机构协同机制,做紧急预案。
五是国际化提升宽度,实现跨境监管。国际资本对中国资本市场越来越大,潜在的风险也在日益的增大,资本市场的监管需要提升监管的国际化水平,跨境资本纳入监管。
合作建立金融监管体系,积极的参与金融监管国际协议的制定和修订,增强话语权建立国际资本市场监管的合作机制,是现在国际范围内有效的监管防范风险。
六是电子化提升监管的密度,实现数据化监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分类影响资本市场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杂乱,监管工作难度越来越大。我认为通过积极的利用先进的大数据和云计算,建立统一的智能监管框架,能高效跟踪测试分类信息加大监管,提升监管的有效性。进一步完善监管基础的符合法律法规。
八是要特别注重引导上市公司注重股东的回报,这点我特别有体会。现在很多投资者上市公司是短期行为,投资者也是短期行为。我们要适应新常态,实现新发展。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责任编辑:凌辰 SF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