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玉根/文

  本轮牛市的两大根基,转型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基本面改善趋势未变、居民资产配置向股权类资产迁徙趋势未变。

  市场底部已现,目前是震荡蓄势期,可把握波段性机会,更重要的是积极面对长远,坚守赛道,精选赛马。

  本轮牛市的两大根基,转型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基本面改善趋势未变、居民资产配置向股权类资产迁徙趋势未变。中报业绩预告数据显示,创业板净利润同比23.9%,相对一季度的9.4%大幅改善,正在验证转型改变基本面的观点。这个趋势类似1990-1995年美国信息技术运用推广,改变从点到面,从纳斯达克[微博]到标普500,最终1995-1998年标普500与纳指齐涨,甚至略跑赢。虽然,股灾使得短期资金入市趋缓,但参考日本、台湾地区转型期经验,产业结构升级必然导致大量资金富余,利率下行背景下居民财富向股市转移的趋势不会改变。展望未来6个月,资金入市趋缓的同时,IPO、再融资、产业资本减持均受限,因此资金供需对比仍可能资金供给占优,只是优势明显小于上半年。此外,虽然目前上证综指、创业板指与4月份位置相当,但15%的股票价格已经回到2014年11月下旬指数大涨前。

  回顾1996年12月和2007年“5.30”暴跌式的中期调整前后市场表现:1996年1月-12月上涨的第一阶段,上市公司股价表现与净利润增速几乎无关,而在12月中期调整过后,1996年12月-1997年5月的第二阶段中,净利润增速更高的公司组股价涨幅明显更为优秀。2007年“5.30”暴跌前后,从大小盘角度看风格变化并不明显,但绩优、绩差角度,走出明显的深V反转,暴跌后投资者更趋理性,更偏爱业绩确定的绩优股。2015年以来,个股涨幅与一季度实际盈利没关系,一定程度上也是偏向讲故事和题材概念,但进入7、8月中报业绩密集披露期,业绩确定性将成为下一阶段影响市场结构的关键。

  中报期业绩是试金石。截至7月15日,披露中报业绩预告的公司共1751家,中小板、创业板业绩预告基本披露完毕,主板披露率为33%。整体上,中报预告显示,创业板净利润同比23.9%(取预告中值),相对一季度的9.4%大幅改善。创业板指(100家)和指数权重(23家)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均值为33.9%、61.3%,剔除东方财富后分别为23%、32.5%,均较一季报14.4%、16.6%大幅提升。我们梳理了业绩预告披露占比超过50%的行业,二季度净利润增速高且相比一季度加速的行业有文化传媒、互联网、计算机设备、生物制品、医疗器械、中药、食品、电气设备、化纤等。

  从市场运行趋势看,中期调整指数跌幅通常在20%-30%之间,本次股灾上证综指跌35%,创业板指跌43%,跌幅明显过大。过去十年里只有2008年和2011年单边熊市才有系统性降仓的意义,才是战略防御。如前文所述,本轮牛市的两大根基未变,暴跌后市场需要时间震荡蓄势,但不至于走熊,战略上可积极寻找机会。

  每一轮牛市都对应一波主导产业的发展,即便暴跌也不会改变,1996-1997年牛市背景是家电普及的消费升级,12月股市暴跌前后家电、电子一直表现抢眼。2005-2007年牛市背景是城镇化加速的地产产业链大爆发,“5.30”暴跌前后地产链一直是主线,从之前的下游消费的地产、中游制造的水泥、钢铁,延伸到上游资源的煤炭、有色。本轮牛市背景是产业结构调整,自上而下“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引领的技术渗透、制造升级,自下而上收入水平上升和90后消费群体崛起推动的娱乐健康消费,是转型的方向和动力,这个主线不会变。同时, 上两轮市场暴跌前后,市场风格都从炒概念转向重业绩。因此,中期深挖转型成长股,如“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娱乐健康,同时配置稳定增长的白马成长股,过去十年除单边快速上涨的行情,白马成长股在三季度均有明显相对收益,进入中报期业绩稳定的白马成长股是个优选。

  作者为海通证券

  首席策略分析师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