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30万亿资金分三波入市 2022年将上万点

2015年04月07日 07:26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华泰证券首席分析师罗毅

  行情到底如何看?十年首席一头牛,发愤图强起高楼。结论是大牛市刚开始,但是要研究,个股分化在迅速加大,不研究最后很容易一场空。

  我们把近期投资者关心的问题再次用Q&A的方式,一个一个解答。

  1. 最近行情走的如何?未来还有多大空间?

  13年6月至今,上证从1847最低点到现在已经涨了一倍,尤其是近期资金入场的速度仿佛比去年底更快,确实对于股市过热的担忧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们要看清楚背后的逻辑,不能简单生搬硬套,发现股市投资的人多了就简单说过热,这样反而会错过更精彩的时间,就像05年很多人说房地产要崩溃一样。

  看股市空间,确实要抓主要矛盾,目前股市涨的算多吗?一倍无论从世界历史的大牛市中算,都不能算多,未来空间必然还是很大的,别担心。但是股市涨的有点快,不到两年一倍,确实有点快,但是考虑到中国的资本市场情绪本身就是波动较大,未来随着市场化,波动会降低,但是金融病人刚苏醒时,当然还是激动人心,毕竟熊了7年,所以开始的爆发力度强些是可以理解的。

  2.中央态度一直明确: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

  最主要先看中央态度,是像一些投资者说的:真的不希望股市涨吗?中央真的会打压股市吗?

  我觉得中央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对股市整体态度一直是呵护的,但是也一定是希望股市规范发展的,所以简单说中央打压股市是很肤浅的。为什么?现在中国经济正在转型期(7%)的增速,货币存量巨大(120万亿的M2),而反腐的实质推进,房地产市场的清理整顿,都在改变旧有的增长模式,此时为了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国企改革的实质启动,新的经济增长点迅速出现,全要素生产效率的提高,让国企和民企都有更好发展,成为未来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增长之源,这些都需要资本市场的率先崛起,因为这样才能盘活货币存量。如果存量货币不进入资本市场,还怎么盘活货币存量呢?那么现在这个资本市场的历史使命才刚刚开始,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打压下去呢?如果资本市场垮了,经济转型的希望将大大降低,所以中央不会简单粗暴的用行政手段去干涉股市上涨,而更应该用市场化手段去加大供应,让市场在竞争中选出真正的好公司好股票,同时加强法治化,让恶意操纵诈骗的人得到应有的惩罚,之前我说过,退市制度真不一样了,最近已经有公司中招,所以出去和投资者交流,奉劝要认真研究基本面,不然很容易踩地雷,同时加快国际化,利用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时机,提升人民币的全球配置效率。所以,请不要简单脸谱化说中央不希望股市涨之类的肤浅言语。但是随着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就算指数是涨的,个股分化巨大,要认真研究,简单指望股市好,就一定赚大钱的想法,也是过时了。

  3.未来到底还有多少资金会进场?有没测算?

  我们从14年就提出了未来五年资金三大波将进入股市,未来五年共有30万亿的资金,这个大数要记住,这样就可以做到,心里有数,遇事不慌:

  资金第一波:国际资金进入5万亿人民币,细分下,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人民币回流3万亿(看看1945年后美元的崛起和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带来多少美元回流美国资本市场?),其他货币兑换人民币进入股市2万亿(最近讨论的加入MSCI,包括前面有的QFII,还有海外游资热钱等),这部分总共5万亿的国际资金虽然不算最多的资金,但是以我十年研究经验可以很确定说,这部分资金是最聪明的资金,而且狼性十足,很集中,尤其对于金融股票来说,因为他们重视流动性,同时资源稀缺性,公司治理完善,反而不会碰过于小的股票。看看14年沪港通的启动和这批资金的关系,人民币升值贬值和这批资金的关系,很有意思的,如果把金融股走势和人民币即期汇率画个图,你可以看到很有意思的现象。

  资金第二波:居民资产重新配置的主力资金。目前居民储蓄46万亿,5年后增长到80万亿没大问题,80万亿中,20%配置到权益市场,就是股票,那就有16万亿的增量资金,为什么居民会配置股票,因为房子的投资价值已经在迅速下降,可以看下目前一线城市的房租回报率只有2%左右,估值已然极高,如果不是每年期望大幅的资产价格增值,是不会再以房子作为主要投资品种,而大幅的资产增值,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都是很难的,我也不认为房地产市场会崩盘,而是说,房地产市场经过清理整顿后,还是可以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但是房价之后应该是温和的路径。而股市的长期回报率在当前依旧是很高的,整个市场估值还算合理。未来如果风险偏好大的,可以通过研究来投新兴产业,如果风险偏好小的,可以选择优秀大金融大跌大买,从整个市场来说,每年提供10%左右的平均回报,应该是没问题的,也因此,居民会把资产配置到股市中来,这是大趋势,只不过在经过短期的躁动后,更应该相信专业机构,因为越来越多的市场化工具会推出,而且基本面的披露也越来越透明和详细,需要研究才能找出好标的。

  资金第三波:各种理财产品刚性兑付的打破,降低全社会心理的无风险利率,引起全社会资产的重新配置。明面上的理财产品余额为15万亿左右,而非明面的高利贷或隐性高收益产品预计也在15万亿左右,30万亿的资产配置随着刚性兑付的打破,会有9万亿的资金进入股市。这点问问私人银行的情况,再看看民间高利贷的情况就知道了,现在高收益理财产品重新配置需求是很高的,前面也出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这三波大资金加起来就是五年30万亿的资金总量,那么现在进来了多少?满打满算应该差不多5万亿的资金,这点是根据融资融券余额1.5万亿反推出来的资金量,也因此未来还有源源不断的资金进来,所以不要担心资金量,不要轻易说牛市结束,5年30万亿的资金,对应目前20万亿左右的流通市值,实际上代表的就是每年大盘上涨20%-30%。再说,五年后M2(存量货币)应该到180-200万亿,有30万亿总量进入股市,也不显得多,也跟预测相符。

  所以我们在13年提出上证到2022年上万点的预测是合理,而且也并不激进,希望投资者能多了解下。

  4.未来行情怎么看?是不是只要进场就一定赚钱?

  如果指望只要参与进股市,随便买只股票就能发财的想法,一定要纠正!

  股市和楼市最大的不一样在于,股市里面的股票是在不停变化之中,就算指数上涨,个股分化也会非常大,现在退市制度已经改革,未来注册制也在逐步推进,还有新三板也在不停升温,在这种背景下,股票与股票的区别很大,千万别学以前的散户心态,听消息,买上就一直捂,然后发财。如果你捂得是退市股,那就是血本无归。所以我们建议对鉴别能力不强的投资者,最适合的应该是,选择一些长期优秀金融股,秉承大跌大买的策略,应该是能赚到不小收益,但是不会是最高收益的人。

  如果是专业投资者,我们建议重视研究的作用,而且要注意近期监管层的监管态度。我们看回领导近期的发言,一直在强调某些市盈率100倍以上股票的估值不合理性,那么必然是准备加大供给,同时查处操纵,那么如果真是要买弹性大的小股票,则应该加强对行业和公司的研究,选出未来新兴产业的真正龙头。

  我反对将小股票和蓝筹股直接对立起来,多次跟投资者说,要说100倍到1000倍的公司,往往不会是大市值蓝筹股,一般就在小股票中,但是具体是哪只小股票,那就必须要深入研究。而如果没有研究能力,确实是适合买些长期看好,加强改革力度的长线蓝筹股,也能获得不错的稳健收益。

  小股票整体的暴涨会随着供应量的加大而向个股分化进行,而蓝筹整体的稳健向上走势不会有大的改变,毕竟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指数出现大幅下跌的概率真不大,如果有回调,反而是吸纳优秀金融股的好机会。

  证券行业:新周期的盛宴:资本+杠杆时代

  2015年是券商的大年,市场红利、制度红利和加杠杆多重红利开启行业发展空间。在创新改革大周期下,证券公司的业务模式进入全面革新,经纪新模式、投行市场化、业务规模化引领券商进入新时代。同时,券商步入加杠杆化周期,业务模式加杠杆、资本加杠杆和人力加杠杆激活券商经营活力。行业处于业务放量发展阶段,盈利持续快速增长。

  保险行业:保险行业正迎来第三次戴维斯双击

  总体观点:承保端(保费高增长+业务结构优化)和投资端(投资收益率处上升通道)同步向好,保险行业发转确立,四家上市险企估值水平虽有所修复,但整体仍处低位,建议加大配置力度。

  保险公司如同带10倍杠杆的资金平台,牛市行情最大受益者之一。保险机构负债经营的属性,如同一个带10倍杠杆运作的资金平台:一方面,承保是从市场融资,保单结构决定负债久期和融资成本;另一方面,投资获得回报后扣除资金成本,即利差,为保险企业的主要盈利来源。在国资改革、资本账户对外开放、居民大类资产重新配置等预期下,股市有望走出长慢牛行情,保险无疑是最大收益板块之一。

  保险行业正经历第三次戴维斯双击,且比前两次更有效。我们观察到,保险行业自规范发展以来,第三次出现承保和投资同步向好的情况,并且,这一次比前两次(分别是2007年和2009年)更为有效。承保方面,保费重返高增长,且主要源自保障型产品的热卖,这对保险公司而言,不仅降低了融资成本、而且负债久期延长。投资方面,随着投资渠道的放开和大类资产比例监管的实施,保险公司通过资产结构调整,实现了收益率提升,2012-2013年分别为4.8%和5.04%,2014年预计5.4%,如果叠加股债市场的走强,则收益率的上升将更为乐观。因此,融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投资收益率处于上升通道,保险业的第三次戴维斯双击正在上演。

  在高杠杆的作用下,保险企业ROA的一小步,带动ROE的一大步。2012年-2013年上市险企ROA均值为0.79%和1.16%,2014年1-9月年化值为1.58%。在10倍杠杆作用下,保险企业ROE快速提升,同期ROE为8.50%、12.23%和17.22%。我们认为,利差仍在扩大,ROE在未来1-2年有望上升至于20%-25%。

  站在当前时点,我们看好寿险多于产险。原因在于寿险业负债久期更长,资金滚雪球的效应更为突出,在资产配置环节,亦可通过更长周期的投资获得更高的回报。而且,产险综合成本明年有所回落,但仍处于高位。

  银行行业:坚定看好长牛趋势,低估值提供安全边际,多重利好提升估值中枢。

  1、周末大利好放入口袋。信贷资产证券化注册制落地。公告规定了参与者如何获得注册资格,另外在交易场所选择、做市安排、发行时间节奏和信用评级等方面放松监管,给予市场参与者更多自主选择权。2005年起,资产证券化业务开始试点,07年金融危机后业务停摆,2013年银监会主管ABS发行额度仅158亿,进展缓慢。2014年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额度2825亿,获得突破进展,不过较80多万亿信贷资产规模,业务开展还在起跑线,未来空间广阔。近期一系列调研发现,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开展有充分动力,此前预期5000亿规模可能稍显不足。腾挪银行信贷空间,减缓资产质量压力,利好银行业。通过信贷资产的“真实出售”,信贷资产和风险出表,银行获得信贷额度,同时在全社会范围内分散资产风险,降低银行估值的风险溢价。

  2、万亿债务置换缓解资产质量担忧情绪。大家最担心银行的不良,1万亿债务置换下能够缓解不良资产处置压力,整体银行业隐形问题资产占比4.35%左右,通过债务置换最高可能化解55个BP,经测算,可以减少2015年银行表内新增不良25个BP,对银行估值的提升达到20%。同时也明确了一个方向,监管层不会坐视不管银行的不良,银行会利用更多新的手段来缓解资产质量问题,通过以时间换空间,资产证券化,地方版amc来缓解风险。近期财政部楼部长表态,万亿之后前行且看,更多债务置换预期加强。短期来看,债务置换保证金融安全;长期来看,43号文逐步落实,存量和增量债务规范化,地方债务对于银行的负面影响逐步消除。

  3、混业经营大趋势,大象也可以绣花。我们判断全面放开将是中长期过程,要经过监管审慎的测试和评估之后才能推出,但银行有这个概念后会有部分估值提升,拿到综合金融牌照最大的作用是加速银行体系的业务创新,完善盈利模式,在转型和改革趋势明显下是银行估值的一个强心剂。

  4、部分业务链条分拆运营。光大银行公告确认,理财业务分拆以子公司形式运营成为可能,只需监管层放行。与多家银行交流,公司在进行相应的规划和筹备,对短期盈利提升不明显,但是将事业部运营的业务条线整合成子公司层面,原先一些受监管的业务就可以做得灵活,回旋余地加大,搭建出新的综合金融平台。参考国际市场的估值,金控平台公司估值要比单纯银行高1-2倍,所以如果银行部分业务拆分上市,对银行估值提振是显著的。光大本身理财做的比较好,应享受估值溢价。

  结论:

  近期金融改革逐步验证我们年度策略中的各项预期。信贷资产证券化注册制落地,地方债务万亿置换后可能还有新招,资产质量担忧情绪大幅缓解,风险溢价降低;部分业务链条分拆经营,提升决策和经营效率;一波调整后,横向对比,银行估值偏低,“高大上”特质逐步显现,维持长慢牛判断。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文章关键词: 股市银行投资牛市资金入市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无锡副书记跳塔自杀 前一天开会表情正常
  • 体育京媒:恒大从惹不起变输不起
  • 娱乐赵本山北京老根山庄将营业 面向百姓大众
  • 财经上海再现排队买房 成都市民弃假看房
  • 科技莆田系大战百度:三日内重启会谈
  • 博客空姐说“稍等”被乘客泼水和辣酱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黄冈中学辉煌不再 近14年未出过省状元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梁建章:京歧视性就业政策损人又害己
  • 易宪容:遏房炒作是解决财富分配途径
  • 沙黾农:不会小打小闹 大盘掀掉6124
  • 余丰慧:人民币纳入SDR够不够格?
  • 冉学东:最好抛弃住房公积金制度
  • 陈思进:“卖房炒股”论是极不负责的
  • 陈光:亚投行的利益纷争与金融陷阱
  • 张化桥:中国股票便宜吗?
  • 陶冬:美国就业放缓 新兴资金流失
  • 冉学东:官媒为何力挺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