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新常态“慢牛”启航

2014年12月22日 18:15  中国经济周刊  收藏本文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刘永刚 姚冬琴 何方竹 |北京报道

  2014年11月20日,面对还在2500点下方跌跌撞撞的上证综指,申银万国[微博]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师王胜谨慎地预测,2015年这个中国股市的标杆性指数才可能突破3000点。然而,13个交易日后的12月8日,3000点这个暌违3年的指数点位就被轻松突破。

  12月9日至12月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这个有着宏观经济政策风向标之称的会议认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由此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A股新常态,当然不能简单解读为只涨不跌。多位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的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一整套的货币、金融、财政改革举措正在为新常态下的A股发展夯实根基。A股有望成长为“长期化、稳步上涨、价值基础牢固”的牛市,一个为中国企业提供充分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一个体现中国经济价值的“晴雨表”。

  看来,中国A股的“慢牛”状态终于有望了。

  “最近这股票涨得有点儿让人心慌。”是近日微信朋友圈中“土豪”们刷屏最多的一句话。

  入市20多年,“小散”老南的证券账户虽曾“休眠”了多年,但他胆大心细,不论大市如何,总希望能从细小的线索中寻找到高涨的股票,但多年的经历告诉他,良机难觅。

  但这一次,和老南一样,中国的股民“逮着了”。

  从2014年11月20日开始到12月初,A股在10多天内累计涨幅达26.6%。在这短短的10多天内,A股的开户数涨了,“僵尸”账户活了,银行、券商大声疾呼。面对着红成一片的软件屏幕,人们感觉“牛市”已经趴在了窗户纸上,只待被捅破。

  几乎连涨13日后,2014年12月8日,A股上证指数重新站上3000点,但好景不长,次日,上证综指就在创下49个月新高后,尾盘急速跳水,大跌5.43%,又重回2时代。

  就在股市重返2时代的当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为期三天的会议为明年中国的经济走势确定了框架,在维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的同时,对其内涵做出了不少微调,比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注重松紧适度,比如要“发现和培育新增长点”,比如要“高度关注风险发生趋势”等等。

  在这次重要会议之后,不少经济学家和券商分析师纷纷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中逐字逐句地寻找着A股进入牛市的“蛛丝马迹”。不过会议结束后的通稿中仅提及了要加快资本市场改革的只言片语。

  自认为一介小股民的老南没觉得这是牛市的开始,“这或许是A股进入新常态的开始” 。老南的观点得到专家的认可,多位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的专家表示,当经济出现新常态的时候,股市也将出现新常态。

  新常态表现:

  把投机市场、融资市场变成投资市场

  今年5月,新常态一词首次出现在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的表述之中。当时,习近平说,“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新常态是市场的“定心丸”

  “对于资本市场‘新常态’的提法,很多普通投资者暂时还不能体会其重大意义,但在机构投资者的眼里,这就如同一盏指路‘明灯’。”某基金经理表示,“仅仅是经济增速未来将转变为7%~8%的中高速增长,就等于给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

  申银万国副董事长、总裁储晓明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独家专访时表示,经济出现新常态,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股市也一定会出现新常态。

  长期关注资本市场成长的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微博]告诉《中国经济周刊》,A股进入新常态主要有两个表现,一是把中国的投机市场变为投资市场,二是把融资市场变成投资市场。

  万亿融资资金成牛市推手

  对于老南来说,曹凤岐的观点他很认可,因为A股从不会无缘由地疯涨。那么本轮牛市上涨的动力从何而来?

  在曹凤岐看来,游资似乎难逃干系。而游资从哪里来?曹凤岐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从不景气的房地产行业撤离的资金,再加上经过降息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之后从货币市场撤离的资金。

  11月21日,央行[微博]降息,决定自22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

  这一观点也得到部分业内人士的认可。

  12月7日,在一个机构投资者占多数的微信群中,中信证券策略分析师刘杰描述了他近期对市场的感受,“自年中以来,以地产资金、产业资本为主的避险资金提前进入A股追求流动和安全性。”

  其中,以融资方式入市资金最引人注目,这种投资者向券商借钱买股的方式渐成市场主力。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2月17日收盘,沪深两市融资余额达9768亿元。12月以来,在沪深两市每日成交都在七八千亿元规模时,每日以融资方式买入股票的资金都在千亿规模以上。

  巧合的是,12月初以来融资买入最多的股票为中信证券(600030.SH),而券商股正是本轮牛市的领头羊。在这些券商提供的融资帮助下,牛市的热度被放大,第一次让投资者们感受到了资金杠杆的刺激。

  瑞银证券预计,未来3个月将有1.34万亿新增资金入市,占自由流通市值的10.7%;而高盛高华的观点亦十分乐观,2015年房地产投机性需求占比将从2014年的12%下降至3%,假设结余的钱60%投入股市,将为A股带来4000亿的新增资金。

  股民戏称,这就是“有钱”就可以“任性”的A股。

  新常态焦点:IPO注册制最快明年下半年推出

  中信证券策略分析师刘杰认为,本轮牛市的繁荣含有资本市场支持经济转型升级的意味。“A股市场的有效发展也是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重要抓手。这都使得A股市场可能成为推动企业转型和社会改革的重要力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新繁荣’。”

  新常态下的改革预期也在不断升温。从年初至今,从国务院层面的红头文件,至证监会[微博]领导的频繁表态,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进一步明确。

  2012年,时任证监会主席的郭树清曾发问:“IPO不审行不行?”如今,这一愿望终于得到高层明确首肯。

  2014年11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主持会议的李克强总理年内第二次提到新股发行注册制,与今年3月25日首次提及时不同,他首次用到“抓紧出台改革方案”的措辞。业内人士解读为注册制改革步伐将加快。对于注册制改革的方向,李克强进一步明确表示,“取消股票发行的持续盈利条件,降低小微和创新型企业上市门槛。”

  12月3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透露,备受关注的股票注册制改革方案11月底已上报国务院,2015年要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更有业内人士推测,结合李克强总理的表态来看,在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降低上市门槛的新IPO节奏,未来或将从互联网等新兴企业向更多小微和创新型企业递延。

  中国证券业协会副会长王旻透露,全国人大也把《证券法》修改列入了立法规划第一类项目,即“条件比较成熟,本届人大需要完成的项目”。因此乐观估计,如果新证券法在明年6月颁布,IPO注册制最快可在2015年下半年推出。

  12月11日,证监会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证监会主席肖钢在会上的讲话似乎显示,资本市场新改革蓝图已浮现框架:比如在对于明年监管工作的部署上,“增加新股供给”、“加强股价异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和“发展区域股权市场”三大主题首度亮相,改革信号或已开始释放。

  北京大学教授曹凤岐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从全局上看,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它的好与坏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和国际话语权。当前我国多数实体企业融资难、公司结构不合理、缺乏现代化公司治理的经验和市场竞争力,实体经济的发展问题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前进步伐,制约了市场的创新能力发挥,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的重要瓶颈。

  在外界看来,自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决策层已经意识到该如何找到改革“痛点”释放发展红利,而资本市场作为一个关键动力就应该发挥其重要作用。

  曹凤岐认为,资本市场未来将成为混合所有制发展重要平台,将在中国转型升级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个平台的搭建将更好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对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促进资本形成和股权流转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资本市场这个平台,也将直接决定未来我国经济能否转型升级成功、市场化基础作用能否充分发挥的关键一环。

  “市场的扩容会是比较快的。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能够将更多的好企业、更多的中小微企业推到资本市场。这不仅对企业发展有利,对资本市场结构的改善也是有很大好处的。”储晓明说。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文章关键词: 曹凤岐股市A股市场财经热点改革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薄熙来法国别墅标价695万欧元挂牌销售
  • 体育NBA-詹皇两双骑士胜 科比25分湖人3连败
  • 娱乐《歌手3》首期排名 韩红领先胡彦斌垫底
  • 财经钢企每天一睁眼就新增负债6亿元
  • 科技新浪科技2014年度风云榜评选启动
  • 博客向日本皇宫追讨中国流失的第一国宝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12月四六级真题答案 19岁女生上学照顾妈
  • 梁建章:俄罗斯危机给中国的启示
  • 华生:土地私有问题完全可以正面讨论
  • 董少鹏:不赞同叶檀女士的人造牛市论
  • 易宪容:不动产登记对楼市影响深远
  • 高善文:警惕A股短期交易风险
  • 如松:警惕全球爆发大规模贸易战
  • 郭施亮:18只股票上新闻联播的背后
  • 许一力:证监会调查18家上市公司深意
  • 陶冬:美国利率上升周期进入倒计时
  • 余丰慧:靠货币政策难挽救俄罗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