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机构普遍看多A股 可能重演超级牛市

2014年12月05日 01:49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微博 收藏本文     

  □本报记者 杨博

  外资行近期集中发布了2015年资本市场策略展望,普遍看好A股市场表现。分析人士认为改革预期和新增流动性将为A股市场带来支撑。高盛和花旗此前对2015年底沪深300指数的预期均为3000点。截至本周四收盘,沪深300指数已达3104.35点。

  A股可能重演超级牛市

  高盛分析师预计,明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至7%,但在改革和新增流动性的支撑下,大部分中国相关股指有望实现10%左右的上涨。高盛预计,基于合理的收入和利润率假设,2015年H股和A股的每股盈利增速将分别达到8%和13%,改革将推动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估值温和上升至9.5倍。高盛对恒生国企指数、恒生指数和沪深300指数2015年底的目标预期分别为12300点、26500点和3000点。

  摩根士丹利在日前发布的2015年亚洲及全球新兴市场12大投资主题中提到,A股可能恢复长期牛市,2015年有可能进入类似2005-2007年的超级牛市阶段。如果中国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则“旧经济”板块可能出现策略性反弹,但较短暂。如果中国成功去杠杆并转型为消费驱动的增长模式,则对“新经济”板块构成战略性利好。

  摩根士丹利亚洲及新兴市场策略主管加纳表示,近期的高成交量行情应得到重视,在最近大涨之后,中国股市的估值仍然较低。对于A股超级牛市的情景预期基于房地产等替代投资回报低、中国经济“软着陆”以及增长模式向内需和服务转型等因素。建议关注医疗保健及科技等“新经济”行业和金融类股。

  花旗中国首席策略师孙贤兵在4日的简报中表示,近期反弹后,A股市场可能陷入波动,投资者将回归到对企业盈利增长等基本面因素的关注。花旗维持对A股市场中长期的积极看法,预期MSCI中国指数到2015年底将升至77点,沪深300指数达到3000点。

  流动性有望继续改善

  高盛首席中国策略师刘劲津预计,明年初A股的表现相对H股可能会更好。这一方面受到季节性因素影响,另一方面,改革进展、沪港通等互通机制的改善以及投资者资产重新配置等因素将支撑股市流动性环境。历史统计显示,过去10年里,A股第一季度的平均回报率为3.9%,同期H股回报率仅为0.1%。

  流动性方面,高盛认为内地居民和海外资金的资产配置需求将为A股带来新增流动性。刘劲津表示,目前在中国居民的金融资产负债表中,房地产占比接近70%,与日本上世纪九十年代房地产泡沫高峰期相当,相比之下股票资产配置比例仅为7%。预计2015年中国居民资产配置将更多从房地产市场转向股票投资。按高盛模型,2015年房地产投机性需求占比将从2014年的12%下降至3%,假设其中60%的资金投入股市,预计将为市场带来4000亿元人民币的增量资金。

  此外,随着沪港通顺利运行以及预期明年开通“深港通”,更多海外资金将配置A股市场。刘劲津预计,明年上半年“深港通”可能开通,从而为海外投资者增加1580家公司的可投资标的,新增部分主要集中在IT、非必需消费品和医疗保健等行业。不过,“深港通”开通可能令深圳上市的市盈率较高的股票面临估值下行风险。目前深交所[微博]中小盘平均估值达到50-60倍,较海外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和全球上市公司存在较高的估值溢价。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文章关键词: 高盛花旗A股市场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中将:朝鲜若崩溃中国救不了不必为朝打仗
  • 体育CBA-京疆战争议判罚北京正式上诉篮协
  • 娱乐房祖名牢狱生活首公开 林凤娇泪喊:爱你
  • 财经电改着力破电网独买独卖垄断 或分步实施
  • 科技中移动预计明年4G用户1.5亿 后年再翻番
  • 博客许一力:让股市疯狂的力量从何而来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金砖国及新兴经济体大学排名:北大夺冠
  • 余丰慧:股市成交近万亿 央行知道吗
  • 牛刀:谁都知道会救房地产有用吗
  • 徐斌:新政治周期能让A股涨多少倍
  • 许一力:还有何超级巨量资金入股市
  • 叶檀:股市苹果还没烂 中国发疯救
  • 孔浩:A股暴涨到散户眼巴巴心慌慌
  • 水皮:每个人心中都有头会飞的猪
  • 徽湖:政府为何1000%会救楼市
  • 郎咸平:“新土改”为何可能荒腔走板
  • 徐斌:未来中国经济没通缩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