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指三高彰显A股强势格局

2014年11月06日 07:08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微博 收藏本文     

  始于7月下旬以来的本轮A股强势上攻行情,至今已运行超过三个半月时间,其中上证综指更在上周五,再度攻克2400点整数关口。在股指期货市场上,尽管进入四季度以来市场对股指的“恐高”情绪一度有所增强,但沪深300期指放量增仓上涨,以及隔月、隔季合约高升水运行态势却丝毫未见改变。在近几个交易日,期指主力合约更进一步显示出逼空上涨运行特征。分析人士表示,当前股指期货展现出持续高升水、放量增仓及多头力量高涨的“三高”特征,这或许意味着A股有望保持中期强势格局。

  高升水显市场强势

  自7月下旬A股市场经过长期盘整走出中期底部以来,股指期货市场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升水特征。同沪深300指数当日收盘时的现货价格相比,股指期货主力合约、隔月合约、隔季合约的收盘价位,在过去三个多月的多数时间内均高于现货收盘指数。即便10月以来沪深股市高位震荡有所加剧,但隔月合约整体仍普遍呈升水特征。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5日收盘,以隔月期指合约收盘点位计算,在10月以来的21个交易日里,隔月合约有多达17个交易日出现升水。如果就明年3月到期的隔季合约IF1503来看,自10月以来升水幅度长期保持在30个指数点左右的高水平。从今年12月19日到期的IF1412合约来看,10月以来该合约所有时间内均呈升水特征,升水幅度在多数时间内均保持在15个指数点的较高水平。

  国泰君安期指研究员胡江来表示,按照4%的无风险利率计算,目前1年后远期期指合理升水幅度大约在12个指数点左右,对应IF1412合约和IF1503合约资金时间成本的正常升水,应当在1.5和5个点左右。截至11月5日收盘IF1412和IF1503合约分别达16点和33.6点的升水,不仅包含期指时间成本和多头资金建仓冲击成本,还体现强烈看多后市的市场情绪。从期指前瞻指引性来说,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彰显市场中期强势仍在持续。

  针对近期商品市场跌跌不休可能对股指期货的负面影响,有期指资管交易员表示,虽然近期商品期货市场整体空头气氛浓重,但股指期货市场当前仍有极大独立性。

  空头离场迹象明显

  在近段时间股指期货市场整体保持强势震荡盘升的同时,期指放量增仓上涨特征极为明显。数据显示,自A股启动本轮涨势以来,期指总持仓已由前期的16万手左右,上升至目前的19万手附近。

  在成交量能方面,目前期指总成交量由三个多月前的50万手左右,大幅爬升至当前的90万手附近。随着市场持续上涨,期指持仓进一步显示出越来越强的“逼空”特征。

  从中金所[微博]每日公布的期指每日结算会员成交持仓数据看,在近两年期指前二十大主力空头席位合计持有空单长期高于前二十大主力多头席位合计持有多单的情况下,目前期指净空持仓比已由前几个星期的0.17左右,下降到目前的0.06附近。仅从近几个交易日主力合约IF1411的持仓席位情况看,自上周五至本周三,主力多头席位持有多单总量小幅增加1065手;主力空头席位持有空单总量由102582手下滑至98340手,合计减仓4242手,空头离场特征十分突出。

  从长期被视为“空头大本营”的中信期货、海通期货[微博]两个最大空头席位看,前期两席位在IF1411合约所持空单总量一度高达4万手左右,11月5日两席位合计持有空单量则仅余26672手。两大空头席位近期出现较明显的空头砍仓特征。

  综合股指期货近阶段持续高升水、放量增仓及逼空格局不断延续,分析人士表示,在股指期货市场不断保持强势、多头主力始终把握主动的背景下,A股市场尽管在2400点上方震荡有所加剧,但在充分盘整后,后期仍有望重启升势。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文章关键词: A股空头股指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周永康案将向社会公布 现仍在调查
  • 体育欧冠-梅西平纪录巴萨2-0出线 9人曼城1-2
  • 娱乐台媒称黄奕欲报案 告前夫诽谤染毒淫乱
  • 财经国企高管薪酬参照公务员标准 将双轨并行
  • 科技拉卡拉:将社区电商做成大生意
  • 博客杨澜声明:加入美国国籍等消息不实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清华学神考前开班辅导同学 曾是高考状元
  • 徐斌:全面降准降息可能性急剧增大
  • 叶檀: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成功之路
  • 马跃成:中国楼市恐怕就是下一个股市
  • 朱大鸣:楼市最大风险不是美国收水
  • 冉学东:中国马歇尔计划与四万亿外储
  • 沈建光:资源品市场化改革恰逢其时
  • 连平:影子银行野蛮生长抑或应运而生
  • 钮文新:不要给“一路一带”添堵
  • 齐俊杰:中国需要马歇尔计划
  • 余丰慧:银行存款减少原因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