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引领股市发展方向

2013年11月09日 01:20  证券时报网 

  过去20年的历史表明,三中全会往往是启动重要经济体制改革的踏板,而重要的经济体制改革又是决定资本市场命运的关键。从这个意义来说,本次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亦有望引领A股市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证券时报记者 汤亚平

  展示中央新一届领导人改革决心和路线图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今天正式召开,投资者对开启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改革提速的新“三驾马车”时代充满期待。在历史上,三中全会往往是启动重要经济体制改革的踏板,而重要的经济体制改革又是决定资本市场命运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三中全会引领着股市的发展方向。

  三大关键词

  目前市场对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预期集中在“全面改革、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三大关键词上,事实上,这也是经济增长的新“三驾马车”。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说的:增长的动力从哪里来?只能从改革中来,从调整中来,从创新中来。他表示,要在改革中展示“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早在今年3月份便强调,改革是中国最大红利,水再深也得蹚。今年10月,他在经济形势报告会上又重申,要继续深化改革。

  李克强还提出“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概念,这意味着中国未来将拥有更强的创新实力、更优化的经济结构、更公平高效的市场环境,更高的收入及充分的就业、更优美的自然环境、更稳定的民生保障。

  两大共识

  目前,中央高层已经形成共识:一是简政放权。减少政府在具体经济活动中的参与。政府将不再通过掌握行政审批权严格控制商业项目。二是打破垄断。在一些战略产业中打破国有垄断,并将它们开放,允许私营机构参与竞争。与此同时,将对国有企业进行认真改革。

  中国经济必须重回市场的轨道。市场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础机制,然而经济发展作为一个动态过程需要经历结构的调整,包括产业升级、多元化及配套的软硬件设施的改进。除了有效的市场机制,政府应该在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李克强强调,市场是看不见的手,政府是看得见的手,我们不能让看得见的手成为“闲不住的手”。该政府管就管好,不该政府管的就坚决放手交给市场管。一个相当有为的、有能的政府来推动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基础——这就是“中国共识”。

  四大关注点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无疑将提振市场人气,但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及后续政策对股市的深远影响。从股市投资的角度看,有四大关注点值得重视。

  关注点一:三中全会助推A股顶层设计,促使资本市场重新定位。日前,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回应关于证监会正酝酿“新国九条”的市场传闻时表示,正抓紧落实国务院各种关于资本市场的工作安排,开展各种具有长远性、战略性问题的调查研究,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发展方向。

  新股发行改革是市场焦点。“383”改革方案称:深化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重点从发行环节实质审核转向信息披露。监管重点从行政性审批和保护金融机构,转向防控风险为本和保护金融消费者。“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提法颇具新意。保护金融消费者,就是保护金融机构自身,就是维护金融稳定,保护金融安全与经济安全。如果这种改革的顶层设计落到实处,就有望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重金融机构而轻金融消费者”的现象。

  关注点二:经济转型这驾马车拉动了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性行业的崛起,股市运行呈现出经济转型下的结构性特征。自2013年以来,A股行情的结构性特征越来越明显。成长性行业景气周期与股市行情关系所构成的行业特点是:今后几年成长性行业的增长速度仍将快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

  股市出现以行业景气为导向的结构特征有其必然性。随着上市公司的行业结构趋向合理,以行业价值为基础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配置方法逐步被市场所接受和认同。在此背景之下,股价将越来越反映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中国股票市场也将真正发挥宏观经济“晴雨表”的作用,行业投资也成为了价值投资的代名词。

  毫无疑问,经济转型、结构调整有利于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性板块。实际上,市场转型往往提前于经济转型,换言之,短期看股价已经充分反映了转型预期甚至出现泡沫。但长远来看,像科技、媒体和通信(TMT)产业、互联网金融这类成长性品种依然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在金融脱媒和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互联网的发展加快了这一转型步伐。第三方支付、余额宝、阿里金融等互联网金融成为脱媒和混业的重要助推因素,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会带来商业模式的演进。此外,繁荣行业的扩张、萧条行业的并购,都会贯穿整个经济转型期。

  关注点三:全面改革的更深层含义是惠及全体人民和全体企业,改革红利释放是长期过程。所谓“全面改革”,不只是包含“三位一体改革思路、八个重点改革领域、三个关联性改革组合”即“383”方案所勾画的详尽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全面改革的更深层含义在于,改革要惠及全体人民和全体企业。金改、土改、电改、油改、医改、国资国企改革等利好沪深主板市场,利好反映国计民生的传统支柱产业。比如优先股推动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整体上涨,能源放开推动油气板块领涨,电改试点推动电力板块走强。

  我们注意到“改革”二字前面不仅加了“全面”,还加了“深化”,所谓“深化改革”,就是要打破体制性障碍,破除垄断行业垄断,使改革进入深水区。从长远的眼光看,现阶段的改革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十分有利。

  关注点四:以中小板为代表的中小企业受益产业升级。现阶段,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赖以发展的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有弱化的趋势,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受到环境的约束,中国想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产业升级势在必行。

  经济转型过渡期的产业升级,一要消化、解决上一轮增长周期消退后遗留下的问题,如产能过剩、自然资源短板严重等;二要培育和等待新一轮增长周期的支柱产业形成。而中小板就是后者。例如,新和成是国内最大维生素A和维生素E生产商,伟星股份是世界最大的纽扣生产企业之一,华邦制药是国内皮肤病领域龙头企业,华兰生物是国内血液制品行业龙头企业,大族激光是亚洲最大激光加工设备生产商,软控股份是国内轮胎橡胶行业软件龙头企业,中材科技是国内特种纤维复合材料行业龙头企业等等。统计显示,701家中小板公司中制造业上市公司家数占比在七成左右,几乎汇集了细分行业所有龙头企业。

  2013年的三中全会,与股市成立后的历届三中全会相比,既没有像十四届三中全会那样面临严重通胀,也没有像十五届三中全会那样面临严重通缩;既没有十六届三中全会后超级大盘股的上市压力,也没有十七届三中全会时的救市压力,在新三驾马车拉动下,十八届三中全会势必为新一轮长牛市夯实基础——起点就是1849点。

  链接

  近20年的五年规划

  对经济转型的提法

  1、“九五”规划(1996年—2000年):明确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十五”规划(2001年—2005年):把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升级规定为五年经济发展的“主线”。

  3、“十一五”规划(2006年—2010年):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这一时期的战略重点。

  4、“十二五”规划(2011年—2015年):经济发展方式由资源依赖型、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发展方式转变。(汤亚平)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山西省委附近爆炸案告破嫌犯被抓
  • 体育MVP榜:詹姆斯榜首 CBA广东53分胜四川
  • 娱乐张学友否认恋女助理:纯粹是工作情谊
  • 财经专家:每年延迟退休数月对个人影响不大
  • 科技Twitter纽交所上市首日涨73%
  • 博客薄瓜瓜最艰难一年是如何度过的(图)
  • 读书机长揭秘:毛主席最后一次神秘飞行
  • 教育土豪妈20万替女儿请家教 新浪教育盛典
  • 谢百三:改革后为何贫富差距这么大
  • 曹凤岐: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方向及路径
  • 洪平凡:欧美央行的堂吉柯德精神
  • 马光远:作秀式调控是房地产紊乱之源
  • 陈永昌:中国养老面临五个独特问题
  • 徐斌:本周末决定中国未来十年命运
  • 端宏斌:一篇文章搞懂中国的房价
  • 张捷:美联储QE政策前景及影响分析
  • 刘杉:促改革将替代稳增长
  • 华生:土地制度改革六大认识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