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走钢丝:舍不得成长 拿不住周期

2013年04月18日 06:2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申鹏

  4月上证指数的走势,恰似杂技中的“走钢丝”,身子向任何一个方向歪一歪,都很快被相反的力量“拽”回平衡点。从市场结构来看,维持平衡的力量,时而来自前途暗淡但却跌无可跌的周期股,时而来自前景向好但又估值偏高的成长股。投资者看待这两类股票的心态也颇为“纠结”:一方面出于较高的安全边际考虑,他们愿意逢低买入周期股,但持有信心不强,但凡有几个点的反弹就思忖获利了结;另一方面,他们又难以舍却估值明显偏高的成长股,只要有个像样的调整就考虑买入并长期持有。在两方面力量的共同作用下,指数长时间上下两难,但“钢丝”不可能永远走下去,况且维持平衡市对多方来讲本就不利,因此未来市场面临三种选择:一是沿着当前的路径缓慢下行;二是长期预期改变,增量资金入场,将指数推上更高的台阶;三是流动性预期转为悲观,整体市场估值大幅收缩。

  弱平衡折射资金“纠结”心态

  4月以来,上证指数一直处于一个较窄的区间内震荡,形成上下两难的格局。虽然外围金融市场在H7N9禽流感、塞浦路斯抛售黄金、美国遭遇恐怖袭击等一个个突发事件的影响下风雨飘摇,A股市场也或多或少受到了负面影响,但多方的频繁抵抗阻止了指数快速下行,甚至出现了短线见底的技术形态,市场重拾升势的希望也隐隐显现。

  4月初至今,在突发事件接连出现的情况下,上证指数的振幅不足4%,若在剩下一周多的时间里仍然维持当前的状态,则月振幅将创下2006年2月以来的最低值,凸显出了当前多空力量高度平衡的特点。

  从市场结构来看,周期股与中小盘成长股是当前市场中具有明显“跷跷板”效应的两大类群体,也是目前投资者策略分歧所在。一方面,在经济弱复苏、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成长性行业及成长性企业无疑具有绝对的吸引力,但经过一季度的大幅上涨,成长股大多估值偏高,典型的股票群体有创业板、医药、环保等;另一方面,周期类品种的长期前景看淡,但当前短期看资金偏好并没有完全离开它们,主要理由来自于4月部分行业的产品价格及库存数据向好,如水泥、重卡等。

  因此从资金配置的角度看,上述两类股票着实是各有长短,投资者取舍之间尽显为难心态,而本月内的市场运行情况将此种“纠结”反映得淋漓尽致。

  4月份,以创业板、医药、环保等为代表的成长股横向震荡整理,而以地产、建材为代表的周期股则相对强势。不过,这种强弱对比并不具有持续性,每当成长股出现单日大幅下跌或累计跌幅较大时,抄底资金就会大量涌入;而周期类品种则通常在短期强势后即遭遇获利回吐。这期间,15日和16日的行情最为典型,医药指数及创业板指数的分时走势在这两个交易日内走出逆转行情,而15日资金介入明显的地产、建材则在次日冲高回落。

  未来市场面临三种选择

  正是这种“舍不得成长,拿不住周期”的心态,让当前市场中这两大类股票均处在上下两难的境地,指数也因此小心翼翼地走起“钢丝”。不过,“钢丝”不可能长期走下去,市场总要做出方向选择。

  市场人士指出,未来市场可能出现三种路径:一是延续当前“平衡市”的状态,但总体方向是缓慢向下;二是有新增力量介入,市场重拾升势;三是流动性预期转为悲观,市场估值大幅下行。

  出现路径一的条件比较简单,可能性也较大,即无论经济基本面还是政策面,都不会出现方向性的改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经济弱复苏几乎是当前市场的共识,而货币政策从去年四季度以及今年一季度较宽松状态回归到中性状态,也基本在预期之内。在这两个预期不变的情况下,当前的平衡市将延续。

  值得注意的是,平衡市的大方向是向下的,其原因在于,在存量资金主导的投机市场中,股价天然是向下的,多方表面上维持平衡市,实际上资金在不断消耗。投资者若没有长期乐观预期,则任何一次抄底都将转化为做空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没有大资金主动抛售,股价也会缓慢下滑。

  出现路径二的条件是新增资金进入,而这必须有较乐观的长期预期。不过,在当前的时点,长期乐观预期不易形成,原因在于我国正处于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转型压力较大的时期。同时,地方融资平台风险上升,公有制企业负债率偏高,使得货币政策调控空间较小。从一季度的宏观数据,15%的M2增速对应7.7%的GDP增速,这本身就说明货币对于经济的刺激效果已经弱化,即便未来央行不主动回收流动性,经济重回高增长也并非易事。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增量资金进入股市的动力不足。

  最后,投资者也需要跟踪关注整体市场估值大幅收缩的可能性,这主要取决于央行在管理“影子银行”以及防范地方融资平台风险时采取的方式和力度。若此路径成立,高估值股票的杀伤力将远大于低估值股票。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复旦大学否认投毒案系误杀情杀等说法
  • 体育英超-切尔西3-0 范佩西越位扳平曼联2-2
  • 娱乐王学兵前妻孙宁怀孕 与小5岁男友同居
  • 财经油价下周迎新机制后首调 每吨下调400元
  • 科技兰亭集势拟纽交所IPO 赴美上市破冰之旅
  • 博客新疆特大沙尘暴(图) 中毒女生朱令近况
  • 读书前苏联劳改营历史全揭秘:古拉格
  • 教育留学生母亲:从未想过恐怖袭击会那么近
  • 育儿奶奶给孙子喷敌敌畏驱虫致其中毒(图)
  • 姚树洁:撒切尔夫人鲜为人知的一面
  • 徐斌:滞胀是全球经济逃不掉的命运
  • 叶檀:黄金下跌预示着新一轮经济危机?
  • 张明:躲不开的实际汇率升值
  • 陶冬:去年的经济政策基本失败
  • 李罗力:国五条错在哪里
  • 孙立坚:中国为何要关注资产的安全性
  • 洪平凡: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经济展望
  • 水皮:黄金的黄金时代两年前已结束
  • 马光远:他们为什么看空中国经济